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4-5-20 5:59:41 下载本试卷

杭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2001.5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管(jǐn)    腾(zhē)    锐不可(dānɡ)

B.像(xiāo)   期(jià)    如法制(páo)

C.装(zhēnɡ)  粗(cào)    自自足(jǐ)

D.时(zàn)    投(bèn)    退避三(sh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企求   人才辈出     妥帖     骄生惯养

B.标识   常备不懈     翻覆     受益匪浅

C.熔合   旁证博引     抉择     余勇可贾

D.钦羡   不计其数     竣工     试目以待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们请来了一些有经验的中学老师担任顾问,就有关中考方面的问题_________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②退居二线,摆脱了繁杂的事务,没过了几天___________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③面对大量涌来的西方文化,我们要主动选择自己要的,____________那些不要的,这样才能构建好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A.提供  清静  驱除        B.提供  清净  摒除

C.进行  清静  摒除        D.进行  清净  驱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

B.由于动脉严重硬化,他两只手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这对他来说真是痛苦的事。

C.她故意让皮鞋踩出卡卡的响声,这响声中充满了旁若无人的优越感。

D.这次研讨会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才使大家的发言积极起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0年,我国以“江南水乡古镇”的统一命题,把浙北的南浔镇、乌镇、西塘镇这三座古镇与江苏的周庄、同里、鱒直三镇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B.由于完全不看汉字只读拼音,因而老外学起汉语来,就常闹出令人捧腹的笑话。

C.近年来,一些唱片公司急于追求眼前利益,喜欢以流水线的方式对新歌手进行快速包装,造成了流行乐坛表面繁荣,内里空虚。

D.经过几年的治理,太湖的水质虽未进一步恶化,但在整体上讲,其水质并没有明显的好转,污染依然十分严峻。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清晨,湖上弥漫着薄薄的白雾。小船在雾中行,如在梦中游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几组台榭楼阁倚在湖畔,幢幢的影子,隐隐的轮廓,全都显着无限的醉意

②纷披的柳条中,不时转出一两点灯光,淡淡的,晕晕的

③一带山峦树木横在远处,朦朦胧胧,如一围灰色的梦的城墙

④沿岸伞一样撑着的一株株茂密的柳树,望去参差差,毛绒绒的

A.④②①③    B.④①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著作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和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以写山水田园诗见长的则是王维和孟郊。

C.《雷雨》《日出》《白毛女》《茶馆》《王昭君》都是话剧,其中前三部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前。

D.《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得赛》,是古希腊著名的史诗,被誉为欧洲史诗的典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8.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总说春天山中有许多美事胜景,而这“多胜事”正是诗人“夜忘归”的原因。

B.颔联用一个“掬”字和一个“弄”字,传神地表现出诗人玩月赏花的情态和乐趣。

C.颈联是写诗人在玩月弄花之后,兴致勃发,想去观赏、亲近更远处的花草。

D.尾联写诗人翘首南望所见:远处寺院楼台正隐现在月下一片青翠的山色深处。

9.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抒写的是春天游山之乐,开头两句起到了提纲挈领、统率全诗的作用。

B.三、四句在表现上颇具匠心,诗人巧妙地借人的动作写出景之美,又从中透出了美景中人之情,以此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统一。

C.七、八句中诗人借钟声引出月下的寺院,写的虽是远景,却增添了春山月下的无穷乐趣。

D.这首诗在写作上先总后分,层次清晰,写景精雕细刻,注重色彩的描绘,堪称咏景抒情之佳作。

10.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三原色

    车前子

 我,在白纸上        是三原色

白纸——什么也没有     三条直线

用三支蜡笔        象征三条道路

一支画一条         ——我听不懂

画了三条线         (讲些什么啊?)

没有尺子          又照着自己的喜欢

线歪歪扭扭的        画了三只圆圈

大人说(他很大了):    我要画得最圆最圆

红黄蓝

A.诗中的“白纸”有着双重含义,既实指画画用的纸,又象征了“我”的纯洁无瑕的童心。

B.诗中强调“我”画线时“没有尺子”,意在强调“我”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来自大人的思想束缚。

C.三条“歪歪扭扭”的直线,在“很大了”的大人眼中,“象征三条道路”,这说明“我”是个具有艺术天赋的孩子。

D.诗中写“我”听不懂大人讲些什么,而只想“照着自己的喜欢”,要画出“最圆最圆”的圆圈,旨在启示人们:在孩子心底,自有属于他们的最美的彩色世界。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付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敬亮       雅:素来

B.琬为东曹掾      辟:征召

B.当与吾共王业者也  赞:辅佐

D.是戏之也       快:高兴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文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加抚军将军            B.臣若不幸

C.神守举止             D.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戏慢上,不亦甚乎

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B. 为政以安民为本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有无,可乎

C. 先主雅敬亮,不加罪

度我至军中,公

D. 后事宜付琬

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蒋琬这个人,是个治国的人才,可不是百里之内挑得出的人才啊!

B.或欲构戏于琬——有人想要在蒋琬前陷害杨戏。

C.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表面上服从,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所引以为戒的啊!

D.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他(蒋琬)爱憎好恶合乎情理,都像这一类的事情。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属诸葛亮对蒋琬评价的一组是

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②其为政以安民为本。

③愿主公重加察之。

④公琰托志忠雅。

⑤后事宜以付琬。

⑥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琬是蜀国继诸葛亮之后的重臣之一。诸葛亮非常了解他,器重他。诸葛亮几次外出征战,蒋琬总是保障供给,所以诸葛亮称他是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的人。

B.刘备看到蒋琬不理事务,并常常酩酊大醉,就大发雷霆,要惩办他。幸亏诸葛亮劝谏刘备认识蒋琬的为官之道,蒋琬才没有被治罪。

C.蒋琬与同僚相比,才能出众。诸葛亮逝世以后,大小官员忧心忡忡,而蒋琬处世不惊,镇定如常。所以,渐渐地在大家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威信。

D.从蒋琬对待杨戏一事,可见蒋琬具有宽厚待人的气度和不听谗言、明辨事理、正直无私的品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每小题3分)

人类生命的信息是怎样传递的呢?对它的研究关系到生命本质、疾病的发生及防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生命的维系和生命的活动正常进行的根本条件,是细胞间以各种方式进行的通讯。细胞间的通讯要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来完成,即由信息细胞释放第一信使,经细胞外液去影响和作用于其他信息接收细胞。第一信使并不直接参与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而是将信息传递给第二信使,转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

第一信使是指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等胞外小分子信息物质,起着传递生命信息指令的作用。

第二信使是指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为生命信息的转换机构,把第一信使的信号由细胞膜进一步传向细胞内,起到接收和放大的作用。

第一信使首先作用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并与其结合,再经G蛋白等信号转换机构的作用,将外来的化学信号转换成细胞内的调节信号,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功能。

G蛋白家族起着将受体的信息传递给效应物的作用,直接参与对离子道的调节。离子道是镶嵌在膜上的跨膜蛋白质,为细胞代谢和生命活动之门。跨膜传递激发的酶促反应引起膜电位的改变,导致离子道的开放或关闭,从而影响离子物质的通过。

当第一信使配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诱发受体分子构象改变,G蛋白把受体和环化酶偶联在一起,并控制该酶活性,进而影响第二信使的生成。第二信使作为细胞新的信号,激活相应的蛋白激酶,再通过蛋白质磷酸化等一系列酶促反应,调控细胞的活动。

第二信使系统不仅执行了传递激素等信息的使命,而且构成了这种信息的二级放大系统,使被处理的信息成万倍地扩大,以致几个分子的第一信使小分子物质就可以使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

17.下列有关“第一信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信使由信息细胞释放出来,将信息传递给第二信使。

B.第一信使作为配体,经细胞外液对其他信息接收细胞产生作用。

C.第一信使不参与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

D.第一信使是指一些细胞外小分子信息物质。

18.下列对“第二信使”的传输机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信使作为生命信息的转换机构,将接收到的第一信使,由细胞膜传向细胞内。

B.第二信使作为生命信息的转换机构,将外来的信号转换成细胞内的调节信号,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C.第二信使作为细胞新的信号,转变成相应的蛋白激酶,促使蛋白质磷酸化,进而调控细胞的活动。

D.第二信使在接收激素等信息以后,又进而将该信息改变并放大,使被改变的信息成万倍地扩大。

19.根据上下文,对文中画线句子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A.G蛋白家族就是指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即第二信使。

B.G蛋白家族是一种信号转换机构,它把第一信使的相应受体和环化酶偶联在一起,诱发受体分子构象改变,将信息传递给效应物。

C.离子道处在细胞膜上,是一种跨膜蛋白质,它是把第一信使信号传递给第二信使的信息通道。

D.G蛋白家族不直接参与跨膜蛋白质传递激发的酶促反应,只参与调节离子道的开放或关闭。

2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维系生命和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关键。

B.第一段中提到的“其他信息接收细胞”和第四段中提到的“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是同一概念。

C.G蛋白家族起着将受体的信息传递给效应物的作用,因而它属于第二信使系统。

D.第二信使只有在第一信使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再经G蛋白等信号转换机构的作用,才能生成。

第Ⅱ卷 (共90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8分)

牡丹的拒绝

洛阳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来的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冷风嗖嗖。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王城公园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惊愕伴随着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王国,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花开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开得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你也许在梦中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象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年,满城人人皆若狂”的盛况。

其实你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洒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委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窥探了牡丹的个性。

天南地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花儿也是有灵性的。同人一样,花儿也有品位的高低。品位即美之魂——洛阳不虚此行。

21.第三段中说,牡丹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根据上下文,简要说明这“荣誉和赞颂”具体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认为牡丹不应作为“富贵”膜拜,而应作为“高贵”来颂扬,其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分点概括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散文,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牡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四、五段,写的都是“想象”,这样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抓住牡丹因气候阴冷拒绝开花这一自然现象,赋予牡丹人格精神,其目的是颂扬“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格。

B.文章叙写“黯淡萧瑟灰绿”的牡丹王国,呼应了上文“春天的阴冷”,敢为下文写牡丹怒放作了铺垫。

C.文章极写牡丹花落时绚丽、悲壮的情景,给人以惊心动魄的体味,这样写使得牡丹的高贵形象显得更加完美。

D.文中写看花人依然涌入洛阳城,不因为牡丹拒绝而拒绝它的美,道出了牡丹花开花落时的撼人力量。

五、(12分)

25.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毛病,请一一改正。(4分)

熟肉制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亚硝酸盐和酸价过高,这是企业生产配方把关不严造成的。另外,企业为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肥肉比例擅自提高也是原因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个字)。(4分)

曾经孕育北京城深厚历史文化的什刹海,将重现昔日荷花飘香、“舻舳蔽水”的场面。目前北京市已投入力量整治这一地区的环境,以期在不久的将来,把什刹海建设成为以湖光山色为基调、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区。

什刹海位于北京古城的核心位置,元大都的兴建,就是在这个天然湖泊的东侧划出一条纵贯南北的建筑轴线并与其相切而进行营造的,其切点就是去年年底修缮如初的后门桥。

北京市还计划逐步实现什刹海东侧景观的恢复和开放;完成古代商业街——烟袋斜街的整治;建成“银锭观山”等一批标志性雕塑;恢复荷花市场,内建一座仿古戏台;使对外开放的恭王府、醇亲王府成为传统艺术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按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两句,使之与前后文字组成一段完整的话。(4分)

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物总是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希望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

六、作文(6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什么是尊严?词典上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

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精神。

尊严就是自尊。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

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文章所写的内容,只要与“尊严”有关就行。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