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89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绿林 露骨 光怪陆离 戮力同心
B.熨帖 酝酿 含蓄蕴藉 运斤成风
C.游弋 谥号 以逸待劳 络绎不绝
D.澄澈 呈报 千乘之国 惩前毖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 涸泽而渔 明火执仗 制之死地而后生
B.贸然 顾名思义 面黄肌瘦 众人拾柴火焰高
C.赋予 省吃减用 各行其是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更迭 名门望族 毁家抒难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那些把土耳其队在2003年欧锦赛中的失利完全归咎于哈坎·苏克的观点有失 。
②他的演唱技巧,经过长期的 ,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③近些年来,众多的科技进步都表明:人类的发展 等速度运动, 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
A、公允 磨练 不仅是/而且是 B、公正 磨练 不是/而且
C、公正 锤炼 不仅是/而且是 D、公允 锤炼 不是/而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伟大的民族精神筑起了围歼“禽流感”病毒的铜墙铁壁,华夏大地上,处处盛开夺目的民族精神之花。
B.每逢节假日,一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
C.通过学习,不仅要让他们掌握行之有效的管理技能,还要让他们树立改良社会、兼济天下的远大理想。
D.美国国务卿表示,美国政府已经把朝鲜核问题列为当务之急。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根据改革方案的有关规定,国内航线票价将以现行在境内销售实际执行的票价(平均每客公里0.75元)为基准价,上浮不超过25%。下浮不超过45%。(据《北京晚报》)
B.今天接到学校通知,高中二三年级学生全部去看足球赛,你相信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C.《中学生导报》与深圳桃李科技开发公司联合举办《桃李杯》第一届全国中学生古典诗词大赛。报名时间:6月25日——7月10日,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
D.城市为什么可读呢?当然因为她有个性魅力。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城市和人一样,的确是有个性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江西东乡县、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发生了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采取了捕杀和紧急强制免疫,疫情已得到控制。
B.北京市有关部门指出:招聘洽谈会“谁主办,谁负责”,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C.2004年是美国的大选,为了连任,布什不得不对选民关心的问题给出慎重的答案,其中包括伊拉克问题。
D.一些青少年因沉溺于虚拟的网绍世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的问题,已成为心理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每题3分,共12分)
在如今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不但通信越来越便利了,就连通信的方式也在不断变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己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宠。也许不久的将来,一种非常奇怪的保持联络的方式将走入我们的生活: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将信息放在空气中,也可从空气中读取别人留下的信息。也许,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将是这种通信方式的第一批倡导者。
你可想像一下,当你走向办公室,正想与老总开个小玩笑时,你的手机突然发出轻微声响,然后你会听到一阵温柔的耳语:“今天老总有要事处理,请勿打扰。”多亏有了放在经理办公桌前方空气中那个看不见的留言的帮助,你没有去冒犯老总。
这不仅仅是一个虚伪的故事,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与空气对话也将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通信方式。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发生车祸的汽车司机可以利用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将有关车祸现场的信息放在空气中,警告其他驾驶员改道行驶;食客们可以在饭馆门口的空气中留言,向后来者推荐里面的美食或警告大家不要再像他那样又进去上当受骗;海员们可以在暗礁附近留言,相互提醒不要触上暗礁。
实际上,并不是这些信息真的被藏在空气中,而是它们被储存在某个互联网页中,这个网页的地址不是与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有关,而是与地球表面的各个点一一对应,当你移动时,你的手机或PDA(个人数字助理)中的GPS接收机会不断地进行检测,看看与某个特定点相对应的网页上有没有留下什么信息。如果先前从那里走过的人留下了一小段信息,那么不管是文本形式的还是声音形式的,它都会显示在你的手机的屏幕上或在你的耳机中响起。
感谢GPS接收器系统的快速发展,所有这一切完全有可能现实。GPS接收器系统可以对你在地球表面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它们依靠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网络,这些卫星可以不断地向地球发射无线电信号。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卫星的信号。通过对比这些接收器就可以计算出你的位置。在十几年前,买GPS接收器一般需要花费10万美元,而现在只需要花费1OO美元,而且GPS哪接收器的磁针也越来越小,原来有手提箱那么大,现在小到可以置入手机、手表内。
如今,许多汽车都配备了GPS定位器,但带GPS定位器的手机还是凤毛麟角。不过,情况正在悄然改变。现在,美国制造的手机必须带有某种定位技术,当需要紧急服务时,可以通过手机判定他们的位置。欧洲的手机制造商们也在讨论类似的问题。当每个人身边都带有一个定位器时,我们就可以在空气中留言了。
7.下列不属于“所有这一切”实际所指内容的一项是 ( )
A.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将信息放在空气中,也可以在空气中读取别人留下的信息。
B.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保持联络的方式将成为下一种风靡世界的通信方式。
C.把信息储存在某个互联网页中,这个网页的地区与地球表面的各个点一一对应。当你移动时,你的手机PDA中的GPS接收器不断进行检测,获取信息。
D.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无论是文本形式的还是声音形式的信息,都可接收。
8.下列对“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依据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GPS接收器系统可以对你在地球表面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B. 有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网络定位系统。
C.GPS接收器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D.GPS接收器的磁针越来越小。
9.下列不属于“GPS精确定位”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 )
A.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网络,这些卫星可以不断地向地球发射无线电信号。
B.你身边带有GPS定位器,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卫星的信号。
C.对比这些接收器。
D.计算出位置。
10.依据文章的内容,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目前时尚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通信方式,将被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与空气对话的通信方式取而代之。
B.只有每个人身上都带有GPS定位器手机,我们才可以在空气中留言。
C.全球定位技术,已被美国及欧洲的手机制造商所应用。
D.要在全世界实现与空气“对话”,最大的障碍是定位器(GPS)应用的覆盖面不广。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题3分,共12分)
浣 花 溪 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选自《隐秀轩集》
注:钟惺(1547—1625),字伯敬,号退谷,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明代散文家。浣花溪,在成都西郊,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11.对下列文中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皆浣花溪委也 委:水流所聚
B. 像颇清古,不必求肖 肖:像,似
C. 出城欲雨,顷之霁 霁:雨过天晴
D. 迫暮趣归 趣:兴趣
12.下列各句中"乃"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
A.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浣花溪“清幽秀丽”的一组是
① 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② 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③
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④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⑤ 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⑥ 碑皆不堪读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浣花溪清幽秀丽,在成都城下回旋萦绕,但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主要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
B. 杜工部祠中杜甫像清矍古朴,但不一定就是那个样子,只是人们想象是这个样子罢了。还有一个刻在石碑上的肖像,附有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为杜甫写的传记。
C.杜甫的两处居所,浣花溪显得清远,而东屯显得险奥,各有各的特色。作者借此赞赏了杜甫在穷愁奔走中犹能择胜而居的宽阔胸怀。
D. 文末作者写到朝廷使臣出来游玩,大都由当地官府招待,来来往往都是些做官的人,因此到处热闹哄哄,引发了作者极大的赏玩兴趣,也间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四、(共21分)
15、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①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
② 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
③ 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文后两个小题(6分):
春夕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1、诗歌首联渲染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前人认为,“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在诗中最具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
17、默写(6分,每题1分)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会须一饮三百杯。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其文约, ,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
5、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尽是他乡之客。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7分):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久长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于是,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那山海拔高达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沐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泻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
“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这就是那山的呼唤。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山的呼唤》琼瑶)
[注] 琼瑶(l938---),湖南衡阳人,台湾当代言情小说家,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湾。此文写于1970年,当时作者已阔别故乡21个年头。
18、第二段“长久长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其中“倾诉”“声籁”“呼唤”在文中各指什么?(4分)
19、“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为什么“始终活在我的心中”?(4分)
20、文章多次出现“山的呼唤”,其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21、任选一题:(15分)(1)冰心有一首小诗“满蕴着温柔,微带着乡愁,欲语又停留”,这篇散文的写法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
(2)“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结合全文写一篇赏析文回答这个问题,300字左右。
六、 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个性: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了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征;二是指事物的特征,即矛盾的特殊性。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弘扬个性的年代,应该突出个人的地位,体现个人的价值,对他人的评价可置之不理,对集体的利益也不必过多去考虑,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许多有作为的人不是有个性的人么?也有人认为,个性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领袖来自群众,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不会干枯!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如,音调和谐、颜色和谐、气氛和谐。现在提倡和谐社会。
孔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到底什么是个性?什么是和谐?是要个性还是要和谐?请以“个性与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 勿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
语 文 试 卷(答卷)
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
|
|
|
|
|
|
|
|
|
|
|
|
|
文字题:
15、(9分)① 。
② 。
③ 。
16(6分) ① 。
② 。
17.(6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18.(4分)
。
19.(4分)
。
20.(4分)
。
21.(15分)
22、作文:(60分)
参考答案:
1、A(全读lu)2、B(A制—置,C减—俭,D抒—纾)3.D(“公允”是公平恰当的意思;“公正”是公平正直,没有偏私的意思。①句强调的是“恰当”.所以应选用“公允”。“锤炼”比喻人们经过刻苦钻研,使艺术精湛、纯熟;“磨练”指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砺。②句中有“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提示,所以应选用“锤炼”。③句中“等速运动”两者是不相容的,所以应选用“不是/而是”。)4.B(“拉大旗作虎皮”是指打着某种旗号虚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5、A(B、二、三年级是实数,用顿号,C、应为“桃李杯”,10日后用句号。D、用逗号。)6、D。7.A(依据第四段“实际上,并不是这些信息……”可知。)8、B(仅“24颗卫星组成的网络”不能称为定位系统,它只是发信号,要有GPS接收器才能完成精确定位。)9.D(D属结果。)10.D(A.太肯定;B.“只有……才……”是必要条件;C.“被应用”错,正在“讨论”。) 11、D 趣:通“促”,急,赶快。12、A,才。B,竟然;C,是;D,你的。13、B。14、D 作者极大的赏玩兴趣不是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热闹哄哄引起的, 表达应是愤世嫉俗,鄙视豪贵的感情,而不是对隐居的向往。15、①溪水的东边住了一些人家,因此,溪水常常被挡住看不见,没有挡住的,又显现出来。像这样的地方有好几处。②可以看到一个小沙洲,像梭子一样横斜着插在水面。溪水环绕着它,没有桥就不可以通到洲上去。③穷愁潦倒,为生活而奔走,还能选择景色奇丽的地方居住。胸中宽松不乱,就可以应付世事变故。16、(1)渲染了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春光消逝。表达了作者凄楚的惜春情怀。(2)诗人运用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的家园,由此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梦醒之后,却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此时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在月下哀哀啼唤。诗中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虽没有直接点出思乡之情,而一片思乡之情却荡漾纸上。17、(1)烹羊宰牛且为乐(2)剑阁峥嵘而崔嵬(3)申之以孝悌之义(4)其词微(5)气吞万里如虎(6)萍水相逢答案:18、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山林中种种互相唱和的声浪;希望我一次又一次,继续攀登的声音。19、因为这座山一直以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成为了我攀登、写作、成功的原动力。20、运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这座山的无限眷恋,从而引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引发了作者对故乡浓烈的思念,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1(1)文章起于“那山在呼唤”,反复吟咏,又结于“那山在呼唤”,着笔温柔,意境朦胧而含义隽永。
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了两座山。童年故乡的一座山,因为“堆积着我最初的梦”而“始终活在心中”,这就为下文埋下了思乡的种子和热爱自然的根,接着作者着力用她那枝生花妙笔细腻而有序地描绘了玉山的优美景色,表达出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惊叹和沉迷。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摄取了清晨和夜里两个反差极大的特写镜头。清晨,“太阳……遍撒在整个山头”,“使你不能不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夜里,“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语言委婉含蓄,中间多用排比和反复,显得隽永玲珑。最后,结尾与开头照应,更使文章显得言短意长,余韵无穷。
冰心的这首小诗恰好可以用来概述这篇散文的特点。
(2)文章以《山的呼唤》为标题,通过写两次关于山的经历,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眷恋故土的情怀,结尾“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正表现了这一主旨。
作者从小热爱自然,因此一座故乡布满松树、红泥、松果的小山,竟让人流连、沉迷,以至“活”在心中。就是这样一座山,激励着作者不断写作直至成功;而两年前最终登上的玉山,那瞬息万变、清幽朦胧,让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惊叹”,再度感受到了那份令人喘息,令人沉迷的滋味。可见,山带给你的不仅是自然的美好,更是对故乡的怀念。
山中种种声浪,汇成山的呼唤,在作者心中低喊,“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它能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带给你思念家乡的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