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65

2014-5-11 0:08:11 下载本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65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宫.  嘴  鱼  类植物  一不振 

B.唠  碰  睡  然长逝  阖家欢乐

C.修  舟  编  开门盗  拿归案 

D.觎  见  妆  面面相  航空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扫描仪 关怀备至  贸然  含垢忍辱  B.惶恐  审时度世  发掘  愤世嫉俗

C.起讫  脑羞成怒  狩猎  受宠若惊  D.焕发  以逸代劳  维新  判若鸿沟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   ,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     。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   显得太单薄了。

  A.琢磨  忘怀  未免   B.琢磨  释怀  不免  

  C.捉摸  释怀  不免   D.捉摸  忘怀  未免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

B.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防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

C.这部历史小说围绕着明末的内忧外患展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D.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教育工作者对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国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C.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地研究,后来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D.贺岁剧不仅要有笑料,也要有思想,让观众笑过之后有所收获。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事实上,中国大多数管理者都是半路出家,“摸着石头过河”、“吃一堑长一智”的成长过程耗费了很多管理者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B.萧伯纳曾经被一个记者问到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他很有钱? 是他很努力地工作?还是他很有天分? 萧伯纳的回答是:你能告诉我,你要想让一个车子往前走,它的哪一个轮子最重要吗?

  C.宋新宇博士现在旗帜鲜明地声称:“管理有时比战略更重要”,并且用整整三年时间潜心研究,推出他的最新课程——《有效管理者的八大工具》。

  D.暑假伊始,北京市鲁迅中学的学生就来到中国航空博物馆,开展《成功者夏令营》活动。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7—10题。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人类祖先。而2002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个至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动摇了人们原先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意为“生命的希望”。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
  这块头骨,既带有猿的特征,又带有其后的原始人类的特征。它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的差不多大,但其下半部分较平,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具有突出的颌骨,而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另外,它的上犬齿小,并且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跟原始人类的很像,而全然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较小的下前臼齿。综合这些特征,化石发现者们坚信他们找到的是一个新的人科动物。
  然而,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一个进行同类研究的小组认为“托迈”可能是已经灭绝的类人猿或大猩猩的祖先,理由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其直立行走的骨骼骨——这是作为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特征。而已经目睹过“托迈”风采的人则不予认同。他们表示,从外表特征上判断,“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人与猿分化关键时期的“托迈”证明了人类进化的路线的多分支特性。
  “托迈”的发现地点,对人类学研究也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托迈”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动物化石分别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出土了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裂谷起了地理隔离作用,裂谷东边干旱、开阔的环境迫使古猿走下树,发展成为人;而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西边,猿仍然生活在树上。这种说法被称为“东边的故事”。
  但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于1995年在乍得挖出一个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这为“西边的故事”写下了一个开头。“托迈”的出土,又为这个故事描下了重重的一笔。
7.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托迈”是被科学家们认同的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B.“托迈”是于西非乍得湖畔出土的六七百万年前的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
   C.“托迈”昭示了地球原始生命诞生的希望,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D.“托迈”是虽保留了古猿特征但又具有了原始人类特征的疑为人科动物的头盖骨化石。
8.下列能作为“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的祖先”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与原始人类一样,它的颅腔很小,下半部分较平,具有不突出的颌骨。
   B.它的上犬齿和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程度跟原始人类非常相像。
   C.它生活在人与猿分化的关键时期,具有原始人类的外部特征。
   D.它证明了人类进化路线的多分支特性,西非至少也有一条路线。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万年。
   B.科学家们都认识到,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理隔离因素。
   C.关于“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已经动摇了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
   D.东非大裂谷东支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原始人类化石中,以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为时代最早。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能直立行走,是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因素。
   B.在法国生物学家布鲁内的发现之前,东非曾一直被视为人类起源的摇监。
   C.如果“西边的故事”能够成立,“托迈”将被认为是迄今所知的人类最早的祖先。
   D.“托迈”的出土表明最早的原始人类在整个非洲的分布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广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绐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躬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待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游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其数而封识字。数日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人。疑姁姁愿士②,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①置:同“执着”,拉着。  ②姁姁(xǔxǔ):安乐、温和的样子。愿:老实。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不幸被疾矣  被疾:被疾病折磨  B.其数而封识之 籍:登记

  C.不少见颜面   颜面:指“脸”     D.数日景淳竟死  竟死:竟然死去

12.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躬煮糜炼药     ②疑日刮摩浣涤  ③恐他人得      ④识其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是具体表现李疑“尚义”的一组是(  )

  ①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      ②(疑)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

  ③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      ④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

  ⑤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⑥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为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为我们塑造了李疑这个一心助人、轻财好义、有古道热肠的君子形象。即使今天读来,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B.在吏部做官的范景淳得了病,身边的亲友们对他很冷漠,不肯收留他。李疑则慨然收留了他,表现了李疑于危难时周济他人的高尚品德。

    C.李疑面对范景淳的酬金,分文不取,在拒绝收受范景淳两个儿子礼物的同时,反送人财物。李疑这种救人危难、乐善好施的品德让人饮佩。

    D.作者在文章最后赞扬李疑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人,一个污浊社会中的清士,因其为贪财好利的世风痛心,所以撰文记载李疑事迹来规劝世人。

第II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译文:                                

  (2)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

    译文:                                 

  (3)传其事以劝焉。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邻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 本诗题为“早梅”,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早”?(3分)

                                

(2)诗人通过对凌寒怒放的早梅的刻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杜甫《旅夜书怀》)

 (3)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8.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作品被称为“三部曲”,如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被称为“       ”,巴金的《家》、《春》、《秋》被称为“       ”。

五、(18分)

走出地平线

贾宝泉

   记得少年时节,自己刚刚懂得一些时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a)吗?

   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周遭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唇痕。自己做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骥之辔了。反正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和憨拙的气力,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及至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到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这样不离不弃,如影之与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越是诅恨它,就越要揣摩它。我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的天气里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里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其他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b),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环形山里的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看见。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林立,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边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阅世览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材很魁梧,看到的也仍然只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边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个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目力极限,你又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

   人之所以感到世界环闭,感到人生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他还没有冲破思想的牢笼。

   冲破思想的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胸襟,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我敢断定,在做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见地平线的。

19.文中标有(a)(b)两处的“地平线”一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20.作者为什么说地平线“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4分)

21.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在做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见地平线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6分)

2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年少时有着对地平线美好的记忆,长大后因为对地平线以外世界的憧憬而觉得它成为一种可恨的束缚,于是萌生了走出去的想法。

  B.地平线其实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它有时会让人感觉到目标跟我们是如此地接近,但忽然之间又变得遥不可及,于是“我”开始“诅恨”它。

  C.作者通过对地平线不断地“揣摩”终于认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要想使这个有限的空间得到拓展,就应该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D.作者呼吁我们“把地平线还给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看到美丽的地平线,体验到如我儿时看见地平线时一样的“安全感和庇护感”。

  E.这是一篇富含哲理意义的散文,文章启发我们应该冲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牢笼,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让自己成为一个胸襟广阔的人。

  F.本文在说理时并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作者结合自身的生活感悟,并将感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文章显得含意深刻而生动形象。

六、(10分)

23.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3分)

中国人民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24.根据下面提示语要求造句。(4分)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两条校园宣传标语。(要求:①每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②有文采,并体现人文关怀;③每条不少于10个字)

(1)

(2)

25.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可删去哪三个词语? (3分)

  曾经⑴有人⑵谈过⑶这样⑷的⑸一个⑹事实⑺,在⑻图书馆⑼里⑽找寻⑾资料⑿,同一著作的不同文本排列,最薄的文本总是中文本。

七、(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时常轻视饱经风霜的老人。

一天,父子两同游公园,青年人抬头指着一朵鲜花:“爸爸,我们青年人就象这朵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们老年人,怎么能和青年人相比呢?”

父亲说:“孩子,你们青年人确实象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但如果你是鲜花,那我就是这果实。不过,事实告诉人们:鲜花,喜欢让生命显露在炫目的花瓣上,而果实,却爱把生命凝结在深藏的种子里!”

年轻人还不服气:“要是没有鲜花,哪儿来的果实呢?”

父亲哈哈大笑:“是啊,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却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够成为果实。”

父亲如同果实,把爱藏在心中,读懂爱需要时间和耐心,爱其实亦如一部书,需要慢慢地品读。

请以“读懂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A项“阙”应读“què”,“撅”应读“juē”,“鳜”应读“ɡuì” ,“蕨、蹶”应读“jué”;B项“嗑、磕、瞌”应读“kē”,“溘”应读“kè”,“阖”应读“hé”;C项“葺”应读“qì”,“楫,辑”应读“jí”,“揖”应读“yī”“缉”应读“jī”;D项“觊”应读“jì”,“觐”应读“jìn”,“靓”应读“jìnɡ”,“觑”应读“qù”,“舰”应读“jiàn”。)

2.A (B项“事”应为“势”;C项“脑”应为“恼”;D项“代”应为“待”。)

3.A(“琢磨”是指反思、思索、考虑。“捉摸”是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忘怀”是指忘记。“释怀”是指人内心某种情绪或感情的消解;“未免”表示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

4.C(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5.D(A项语序颠倒。应为“位于……图书馆给中国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项成分残缺,在“成为”前加上“使晋国”。C项语序颠倒,将“艰辛地”放在“研究”的前边。)

6.A(B第一、二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三个问号改为句号;C冒号取消:D书名号改为引号)

二、

7.D(“托迈”东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故A项错;原文为“近乎完整”,而非“完整”,故B项错;原文“生命的希望”,不是指地球原始生命,故C项错。)

8.C(“托迈”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一样,且原文“不具有空出的颌骨”不等于“具有不突出的颌骨”,故排除A项;原文未提及上犬齿的磨损,故排除B项;D项不能作为依据。)

9.C(“托迈”是原始人类的结论还有待证实,故A项错;原文为“有些科学家”而非“都认识到”,故B项错;“颚骨化石”出土于大裂谷西边,故D项错。)

10.D(“托迈”是最早的原始人类还不能证实,“人们预想的”内容文中未提到。)

三、

11.B(A.被疾:遭受疾病  C.颜面:(厌烦的)脸色;D.竟死:终于死了(到底死了))

12.C(①②为介词,意为“给、替”;③意为“被”,表被动;④意为“做”。)

13.D(①是概括介绍,不是具体表现。⑥为作者评价。)

14.B(有的人故意欺骗他,不让他住房子)

四、

15.①人们因此称赞李疑,知名人士和士大夫都喜欢和李疑交往。②这怎么可以凭借外貌来判断人的道德品质呢?③传播他的事迹来勉励(世人)啊。

16.(1) 第一句的“寒”字,乍暖还寒时节,梅花已放,可见其早;最后一句“疑是经冬雪未消”,还以为是冬天的雪没有融化,可见其早。

  (2) 表面上写梅花,却是在写诗人与早梅傲寒独发的高洁品质的精神上的契合。

17.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8.自传体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五、

19.(a):人们视感中天地交界处  

  (b):人们思想意识的局限性  

20.因为大地是球形的,这使得人们都觉得自己站的比别人高,看不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恰好满足了他们居高临下的心态。

21.当一个人完全跳出“自我”的圈子时,他才真正克服了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22.【解析】C项中把“环形的山”理解成了“独立的空间”,其实应当是人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D项对原文中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局限”的存在,因为这是冲破局限的前提。【答案】CD

六、

23.儒学“和为贵”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形成了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从而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注意“通顺”、“语义完全”和“语义的前后联系”)

24.示例:(1)捧出一颗爱心,送去一份温暖!(2)春风化雨润幼苗,阳光普照暖人心!(3)为了失学儿童的未来,为了贫困山区的明天,请伸出一双友爱的手,献上一片真挚的情!

25.⑴⑸⑽(曾经、的、里)

附文言文译文:

 李疑因为(他非常)崇尚仪义(而)在当时(非常)闻名,(也)只有他能周济别人的危急之处。金华的范景淳在吏部做官,得了病,而(他)又没有其它的子侄(来照顾他)。别人欺骗他,不让他住房子。范景淳就拄杖到李疑门前,告诉(李疑)说:“我不幸遭病,人家不让我进屋住。我听说你的义德很高,能借我一张床吗?”李疑(马上)答应了,请(他进屋)就坐,(并)迅速整理(好一间)高朗干燥的房子,(同时)准备(好了)床、被子和炉灶,叫(范景淳)住进去。(为范)求医诊脉,亲自为(范)熬粥熬药。早晚拉着他的手,询问哪里不舒服,待(范)如亲人一般。不久(范)的病更加严重了,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被单,肮脏恶臭不能接近。李疑每天为(范)刮摩洗涤,(竟)没有一点不耐烦的脸色。范景淳(感动得)流泪说:“我拖累你了。我恐怕再也活不下去了,没有什么回报您的厚德,(只是)袋子里面有黄白金子四十余两,在原来旅社房间里,希望你去取来。”李疑:“患难之中互相救助,做人的道理本应该这样,凭什么(说)回报呢?”范景淳说:“您如果不去取来那些(金子),(等)我死了,恐怕被他人得到,那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找了一个邻居和他一块去,带着(那些金子)回来了。当着(范)的面打开袋子,登记金子的数量并做了封记。几天后范景淳到底死了,李疑拿出私人的钱为(范)买了棺材,葬在城南面的聚宝山。拿出(原来)所封存的那个袋子,(把它)寄存在邻居家里,写信叫他的两个儿子来。等到他的两个儿子到了,(李)拿出袋子按(原来)登记的数(把金子)还给(范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拿着大米馈赠(给李),(李)却不接受,反而送给(他们)路费钱,打发(他们)回去。人们因此称赞李疑,知名人士和士大夫都喜欢和李疑交往。

 宋学士说:“吾与李疑往来(多年),(非常)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是个温和老实的人,没有奇特威武的身姿。但他所做的事,却为古人义勇的风范。这怎么可能凭借外貌来判断人的道德品质呢?”俗话说:“全世界混浊,清廉的人才会显现出来。我感伤(当今)世俗的好利的(风气),写下他的事来勉励(世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