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67

2014-5-11 0:08:11 下载本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67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亢   骗   瀣一气   引高歌

B.计   萃   炙人口   声绘色

  C.吾   荸   济一堂   挤眉弄眼

  D.徊   红  风一时   流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技俩  真知灼见   远见卓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返聘  形迹可疑   行踪诡秘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C.理睬  震耳发聩   振耳欲聋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赔尝  鹊巢鸠占   欢呼雀跃  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3.依次填写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韩剧成功在哪里?首先是题材贴近生活,     观众的收视心理。

②近年来,我先后收到小读者来信8000余封,从中对他们的文的阅读

      多少有些了解。

③对于不少参加考试的人来说,考试已经      为过关的“敲门砖”,因此不惜代价,唯考是举,考了就丢,缺乏学习兴趣和高尚动力。

A.契合  诉求   异化      B.契合  诉求   变化

C.符合  要求   变化      D.符合  要求   异化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日本《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都以很小的篇幅予以“关注”,不约而同地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

B.如果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

C.就个人愿望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名诗人;然而他考取的却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

D.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委袁蕾嗟叹:几乎所有的影评人都在夸奖《天下无贼》,而实际上该剧“一环强扣一环”的戏剧结构,只是跟着好莱坞大片邯郸学步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加固长江堤防后,今年我省试行新的防洪标准,节省防洪劳力32.6万人次,节省防汛支出652万元。

B.受非典疫情影响,使原定于6月举行的第二届“光博会”延期。

C.在昨日下午举行的旅游产品说明会上,省旅游局向英国BBC、英国天空电视台等欧美主流媒体的代表重点介绍了长江三峡、两坝一峡、武汉等我省旅游产品的新形象。

D.夜深人静,想起今天发生的一连串事情 ,我怎么也睡不着。

6.将下面三组短语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还是那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  ,想是  ,故而徘徊不去。把一双钢翅   

A.①不忍离去,也不肯离去  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  ③张了又合了,合了又张

B.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  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  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C.①不忍离去,也不肯离去  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   ③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D.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  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   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指甲速度”何以引发9级地震

2004年12月6日一场9级大地震激起冲天海啸,扑向东南亚、南亚、非洲12国,波及印度洋东、北、西侧海岸,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大劫难。人们不禁要问, 这一近40年不定期最强烈的地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南岸外的地震震中恰好处在欧亚板块的南缘,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于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其下潜速度稍快,约为6厘米/年,照理不会惹是生非。其实,地球上海沟俯冲带的性质并非千篇一律,有的海沟俯冲带,如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在此比较顺利地下插至西面的菲律宾海板之下,这里就很少发生强烈地震;而苏门答腊西南缘海沟俯带的“脾气”却大不一样。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斜插下去,它与上覆的欧亚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巨型断层带。如果二板块沿这条断层自由地缓缓滑动,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不幸的是,在深5~50公里的一段断层带,上下两侧板块紧紧地耦合在一起;尽管印度洋板块缓慢下潜,但这一段被称为发震带的断层却被死死卡住了。断层上方的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在北移的印度洋板块挤压下,年复一年,积聚起越来越大的应变能,以至于上覆板块前缘受力向下牵引而弯曲拱起。当应变能积累、岩石弯曲程度增大到岩石无法承受时,这段被锁住的断层终于突然断开,发生错动,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就意味着一场可怕地震的降临。

有学者提出,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南缘的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0米。若以6厘米/年的板块俯冲速率计算,这一段发震断层已闭锁了300多年,而在强震的刹那间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在地震瞬间释放出来,难怪它会使整个地球颤抖起来,甚至使地球自转稍稍变快,使地轴有所倾斜。而最可怕的是,这一断层的突然断裂,导致上千公里长的海底发生强烈的错动,就像一支巨手在浴缸底部猛烈地搅动,终使印度洋掀起滔天巨浪,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尽管人们对苏门答腊西南缘这类俯冲逆断层型地震的发生过程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及各种大地测量手段又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但迄今为止,对于发震断层处弹性应变能积累到何时才突然释放(即发生地震),依然是难以预测的。

在北美板块西缘、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地区,太平洋东北部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向东俯冲于北美板块之下。上世纪90年代,通过大地测量业已发现这里的地面正处于弯曲拱起、积累应变状态,地震学家早在数年前已警告说,在温哥华、西雅图附近地区,一场大地震正日益迫近。但研究者尚无法提出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推得越晚,积蓄的能量就越大,不但地震发生的几率增加了,而且所发生地震的强烈程度也将更大(最近已有学者再度发生警告)。

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新一轮大洋钻探计划已经作出战略部署,将选择一列板块俯冲带,从海底打一口深钻井,直抵发震断层带,同时在钻井内设置传感器,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这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地震如何发生,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节选《文汇报。科技文摘》第547期  作者  金性春)

7.下列对造成印度洋大地震直接原因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印度洋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到印尼苏门答腊、爪屿之下。

B.太平洋板块沿马里亚纳海沟插至菲律宾海板块之下。

C.沿着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断层带,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自由、缓慢地滑行到欧亚板块之下。

D.印度洋板块在下潜中与欧亚板块紧相耦合并被死死卡住,弯曲拱起。

8.下列对引发印度洋大海啸直接原因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强震的刹那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

B.地球稍稍加快了自转速度,地轴有所倾斜。

C.海底断层的断裂,错动,使苏门答腊西南缘地板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D.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刹那间释放了出来。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沟俯冲带的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马里亚纳海沟,就很少发生震。

B.此次地震发生前,人们对地震的发生过程是有一定的认识且对板块的移动作出过定量的监测的。

C.从大地测量的结果可知,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地区,发生强震的在增大。

D.如果从海底打一口直抵断层带的深钻井,并在井内设置传感器,可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断层带两侧板块的耦合,卡住,将使应变能的积聚越来越导致地震。

B.一旦全球定位系统更加完善,各种大地测量手段能对板块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将是可以预测的。

C.如果印度洋板块在缓慢下潜时,没有在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被卡住,就不会发生地震。

D.发震带动态的长期监测,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和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将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王景,字仲通,乐浪冉邯人也。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辟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吴用景堰流法,水乃不复为害。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宣改修堤防,以安百姓。”书奏,光武即为发卒。方营河功,而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且新被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光武得此遂止。后汴渠动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水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明年夏,渠成。景由是知名。建安八年,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带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庐江传其文词。卒于官。

注:瓠子:黄河一段堤岸名,在河南滑县境内。绩:应作“碛”,砥碛:指河中的沙滩、石头。芍陂:蓄水池名,在今安徽寿县安丰塘以东。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平帝时,河汴坏裂  决:同“缺”,残破

B.济渠所数十许县    漂:淹没

C.劳怨既多,民不命   堪:经得起,忍受

D.遂发数十万       卒:民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宜改修堤防,安百姓。

樊哙侧其盾撞。

B

 
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

机发吐丸,蟾蜍衔之。

C

 
景陈利害。

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D

 
毕著乡亭。

师不必贤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虽未修理,其患犹可。

B.宜须平静,更议其事。

C.景陈其早害,应对敏给。

D.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

14.以下各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王景有治理水患的才能的一组是(  )

①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②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③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④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⑤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⑤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景年少学《易》,后又博览群书,并喜好天文术数一类的知识。王景性格沉稳,多才多艺。被征召到司空府任职。

B.阳武县令张汜上书认为,应拿来出必要的花费和工夫改筑和修理堤防。而浚仪县令乐俊则认为目前修筑堤防不合时宜,光武最终采用了乐俊的建议。

C.明帝对王景的陈述大为赞赏,于是这年夏天,征发民工数十万,派王景与王吴负责从荥阳以东到千乘海口一千多里的修渠筑堤的工程。

D.王景任庐江太守时,郡内有从前楚相孙叔敖所开辟的芍陂稻田,王景便率领官吏百姓,重新修整农田,教民用犁耕种。从此,庐江境内富饶充足。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译:                             

⑵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译:                             

17.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调(之二)

李 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赏 牡 

刘禹锡

庭前芍约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⑴针对李诗中的“枉”与“借问”二词、刘诗中的“真国色”的三字,比较一下二者用字炼意的佳妙。

答:                              

⑵刘诗在标题首列一个“赏”字,有什么作用?李诗开头从“色”“香”两个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妙在哪里?

答:                               

18.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个题)(4分)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⑵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       ,            ,信者效其忠。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王勃《滕王阁序》)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斯梅塔那与《伏尔塔瓦河》

顾 艳

斯梅塔那是《伏尔塔瓦河》的作者,他用音乐家描绘的河流,很早在我心里溅起浪花。我知道那条河是捷克人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世世代代波希米亚的儿女,也哺育了斯梅塔那和德沃夏克这样伟大的音乐家。第一次听《伏尔塔瓦河》的时候,我被它波涛滚滚、气势浩大的旋律震撼了。那是一条多么博大的河流啊!它仿佛让我感到斯梅塔那,用生命拥抱了这条河流。那么深又那么激情。

《伏尔塔瓦河》,是斯梅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一章。斯梅塔那写《我的祖国》是1874年,那年他正好50岁是他生命旅途中灾难性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耳朵因病失聪,失去了宝贵的听力。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没有了声音,世界成了一个死寂沉默的世界。没有了声音,世界也成了万籁俱寂、万念俱灰的沉寂。他像晚年失聪的贝多芬一样,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开始了新的创造。

我无法想象,一个聋人要以何等到的毅力和煎熬,才能让声音化为形象在他心旌飞扬摇荡。这一定是音乐在他心中的魔力。音乐是可爱的艺术。艺术就像仁慈和善良的女神。对于漫长和寂寞的黑夜,它给予了斯梅塔那白昼与光明的响亮声音。我想起肖贝尔谈音乐时说:“……你安慰了我生命中的痛苦,使我心中充满了温暖和爱情,把我带进美好的世界中 ……每当受苦的人把琴弦拨动……使我幸福得好像进入天堂。可爱的艺术,我衷心感谢你!可爱的艺术,我感谢你!”

是的,音乐家是不朽的。一切都会匆匆消逝,唯有音乐能够常在。音乐是内在的海洋是深邃的灵魂,更是一切善良孤独和智慧的心灵金窑和避风港。斯塔那在这个金窑和避风港里,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才最后完成《我的祖国》。在《我的祖国》中,最动人的乐章就是《伏尔塔瓦河》。它像斯梅塔那所说的那样:“……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猎号的回音;它穿过田野,饱览丰收的景象。在它两岸,传出乡村婚礼的欢声,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在浪尖上嬉闹。在河畔荒凉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的光荣和功勋的那些城堡废墟,谛听着它的波浪喧哗。顺着圣约翰峡谷,它奔泻而下,冲击着危岩峭壁,发出轰然巨响。然后 ,河水更庄严。伏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汇合并消失在远方……”

我闭上眼睛倾听斯梅塔那的《伏尔塔瓦河》,眼角有晶莹的泪光。那种经历了大悲大喜之后的宁静,是斯梅塔那真正的宁静。 我听懂了他在沉寂中倾吐的爱和激情,更听懂了他从血液里流淌出来的声音。我被久久地感动着、震撼着……

19.在《伏尔塔瓦河》中,斯梅塔那用音乐描绘的河流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加以概括。(概括出三条即可)(6分)

答:

20.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听懂了他在沉寂中倾吐的爱和激情”,你认为这“爱和激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答。(4分)

  答:

21.对于失去听力的斯梅塔那,音乐具有哪些作用?(4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写到贝多芬,意在表明在音乐创作方面,斯梅塔那与贝多芬有着相似的经历,一样的激情,同样的成就。

B.作者引用了肖贝尔谈音乐的一段话,足以证明“艺术就像仁慈爱和善良的女神”,“音乐是可爱的艺术”。

C.“我闭上眼睛倾听斯梅塔那的《伏尔塔瓦河》,眼角有晶莹的泪光”。这句话既照应了开头,又表现了《伏尔塔瓦河》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作者认为《伏尔塔瓦河》是从斯梅塔那血液里流出来的声音,是用生命与真情谱写出的动人乐章。

E.这篇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结合在一起,叙事角度新颖独到,议论抒情饱含着真势的情感。

六、(12分)

23.下面一段话有重复不当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地方有哪三处?把要删除的部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3分)

  动物在寒冷季节来临时要“维持”①恒温的特点,从能量代谢的观点来看,是高耗能的,需要有很好的优质③食物的供应。但在自然界中,冬季的低温往往总是⑤与食物资源的减少同时⑥出现。因此⑦,不少动物在冬季不吃食,⑧不活动,以致⑨进入睡眠状态。

删除部分:           

24.将下面文字的划线部分改写成排比句。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帆,辽阔无边的于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答:                                

                                 

                                 

                                  

25.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语,使前后文连贯,衔接合理,符合人物心理与性格。

清代某私塾先生有四个学生。一天,当地来了戏班,四个学生都想去看戏。先生见此情景便说:“我提一个问题,如果谁答得妙,我就允许谁去看戏。”我的问题是:“读书好还是看戏好?”?

学生甲不多想便说:“             ”。

先生生气的说:“你就知道玩!”

学生乙回答:“              。”

先生笑着说:“此老生常谈也,谁都会说。”

学生丙采用了圆滑的说法:“             。”

先生不以为然的说:“此调停两可之说,恰似汝之为人。”

学生丁灵机一动答道:“               。”

先生十分满意:“好,好,此言得之矣。”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指挥大赛中根据评委会交给他的一张乐谱指挥演奏。在演奏中,他发现了不和谐的地方。他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没问题,是小泽征尔的错觉。小泽征尔十分难堪,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站起来热烈鼓掌,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在权威面前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判断。

敢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特别是在权威面前敢不敢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这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十分重要。当然,这样做的基础应该是自己的主张要有科学的基础,而不是胡猜瞎想。

请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的内容要符合上述故事提出的话题的要求。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A依次读kàng、kēng、hàng、háng;B依次读kuài、huì、kuài、huì;C依次读chái、qí、jǐ、ji;D依次读pái、fēi、mǐ、féi)

2.       B(A伎俩;C振聋发聩;D赔偿,集腋成裘)

3.       A(“契合”较之于“符合”,更突出两者相合程度之“切”;“诉求”义为诉说理由并提出请求,更符合前句提供的语境;“异化”比较“变化”,带有贬义。)

4.       C(“自怨自艾”用于悔恨自己的错误。)

5.       B(缺主语,删去“使”)

6.       D(符合白鹭的“留恋”)

二、(12分,每小题3分)

7.       D(判断依据见第二段倒数1、2、3、5四句)

8.       B(本项虽为地震的后果,但不会直接引发海啸)

9.       C(A项依据在第二段第二句,原文为“强烈地震”;B项依据在第四段第一句,原文为“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作出过”有误;D项依据在最后一段,原文为“发震断层带”)

10.      A(B项依据在第四段最后一句,原文为“难以预测”;C项依据在第二段最后一句,不会发生强震并非不会发生地震;D项依据在最后一段,“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有误)

11.      A(水把堤防冲开)

12.      A(表承接关系,译为“来”;B.表转折,可是/表承接,然后;C.代词,代治水/代词,其中的;D.介词,在/介词,表比较。)

13.      D(古义:方法/今义:法律、制度。)

14.      C(①为爱好   ④治水的目的  ⑤治水的结果)

15.      D(“芍陂”是蓄水池)

16.      ⑴以致造成土地肥沃而粮食却总是不足(的现状);⑵于是在石上刻写告示,使老百姓知道应该禁止的事情。

17.      ⑴“枉然”与“借问”二词,一抑一扬,顺笔否定神女,赵飞燕都不能与红牡丹媲美,手法极尽变化之妙,跌宕有致之势回旋其中;“真国色”,才能如此“动京城”,反过来也正反映了此花的“真国色”。

⑵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李诗从“色”“香”两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激发起诗人思接千古的浮想。

18.⑴长太息以掩涕兮; ⑵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⑶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9.⑴波涛滚滚,气势浩大;⑵流域广阔瑰丽庄⑶博大深沉,充满激情;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答对一条2分,答对三条满分)

20.是对祖国、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的热爱(2分),⑵是向不幸命运抗争的毅力与精神(2分)。

21.⑴音乐是心灵金窑和避风港(或:音乐抚慰了生命中的痛苦)(2分);⑵音乐是沉寂中倾吐爱和激情的方式(2分)(把以上两点概括为“抚慰痛苦,倾吐情感”也给满分)

22.     E(A项“同样的成就”不对,E项“叙事角度新颖独到”不对)(4分)

23.     好的(或优质) (往往)(或总是)  因此

24.     (答例)山上的小屋,是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的一片风帆;山上的小屋,是一辽阔的天空掠过的一只飞雁;山上的小屋,是单纯底色上的一点灵动的色彩;山上的小屋,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和情调。(意思不可改变,注意使用排比。)

25.     甲:看戏好!  乙:自然是读书好 ! 丙:书也须读,戏也须看  丁: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

26.     (提示:本文材料涉及到内容很广泛,可以说是全开放试题。考生应紧扣其中一个话题,否则难以写透话题。)(作为考前练习,可以根据本材料多练习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