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4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骠(piào)骑 庇(pì)护 惩(chéng)罚 讷(nà)言敏行
B、供给 (jǐ) 层累(lěi) 作坊(zuò) 半身不遂(suí)
C、白桦(huà) 伛偻(lǚ) 靡(mí)费 嘁嘁喳(zhā)喳
D、昏厥(jué) 瓜蔓(wàn) 血脂(zhī) 横(héng)行霸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流言蜚语 迷天大罪 仰天而吁 名副其实
B、消声匿迹 强词夺理 秘而不宣 励精图治
C、矫揉造作 声名狼籍 略见一斑 各行其是
D、至高无尚 尾大不悼 卑躬屈膝 明火执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 着学术界,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2)学术上的问题应当由学者们自由地讨论解决,领导不要 。
(3) 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侵袭 干预 由于 B、侵蚀 干预 鉴于
C、侵袭 干涉 鉴于 D、侵蚀 干涉 由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祝中韩友谊源远流长”的美好祝愿中,盐城师范学院韩歌会降下了帏幕。
B、有些中学生的作文喜欢穿鞋戴帽,给人的感觉是无病呻吟,面目可憎。
C、经过西方现代、后现代美学思潮熏陶的新生代作家,文学观念已和他们的前辈南辕北辙。
D、西部地区虽说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要艰苦一些,但那里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定能大有可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推动读好书,《中国青年报》文化生活部、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中华千字歌》征文活动。
B、这两个业余文艺演出队利用农闲时间在全乡范围内互相巡回演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C、共和党不会因在克林顿弹劾案上的失利而罢休,而将会调整战略,继续与民主党较量。
D、体育专业的师生积极锻炼,努力培养一批高材生,在完成体育比赛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向高校输送合格新生。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D、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电子设备、电力系统到通讯自动化控制,无处不用到磁效应和磁性材料。而随着磁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更扩展到生物科学、农林科学乃至新兴的环境科学等领域中。
众所周知,煤在工农业生产所用燃料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煤炭中大都含有在大量的碳化物成分,在燃烧时将产生对生物有害、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气体,倘若有一种方法能把煤中的硫化物成分分离出来,就可免除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毒害。现在,利用磁分离技术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将磨碎的煤粉经过高梯度磁分离器,由于硫化物和煤(碳)的磁化率不同,在高梯度磁场中所受的磁力也就不相同,从而起到分离的效果。通过试验证明,一次处理可以去除煤中40%—60%的硫化物,多次处理就可以达到去除的目的。
并且,这种磁分离脱硫方法在效率和经济成本上经过试验都证明是实际可用的,因此在未来可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环保方面另外一个技术难题,就是如何缩短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中的停留曝气时间,以提高污水处理速度。解决方法之一是寻找活性污泥中更合适的微生物;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在污泥中加入一种酶,以加快反应速度;酶在生化反应中起到相当于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本身不会减少。但从生物制品、污泥中回收酶却是一个难题。磁分离技术在此又可派上用场;利用酶和污泥的磁化率的差异,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可将之分离。另外,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对一些微生物起到促进生长和繁殖的作用,从而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增大反应速度,加快污水的处理。
另外还有一种磁分离方法,就是在水中加入强碱性磁粉(例如四氧化三铁细粉,称为磁性种子),利用磁粉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通过磁分离器将它们吸住后清除。为了提高吸附效率,还可以加入氢氧化铝等絮凝剂。利用这种分离方法,可以分离出污水尤其是工业废水中的细菌、病毒、合成洗涤剂及重金属(如水银、铅、铬等)等有害物质。尤其是对生物危害最大又极难去除的重金属,用生物法无法处理,而且对微生物还有毒害作用;用化学方法又极难去除干净(极微量的重金属对生物就具有较大的危害,如大家熟知的甲基汞、铅及砒霜等均是剧毒)。而磁分离方法却利用物理作用将之去除。倘若解决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项技术日后可望发展成为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
7、对“磁分离技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磁分离技术就是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磁技术,都要用到高梯度磁分离器。
B、能把煤中的硫化物成分分离出来或能缩短污水处理时间的技术,叫做磁分离技术。
C、“磁分离技术”与“磁分离方法”是一样的,都能把有害物质分离出来。
D、磁分离技术是利用两种物质的磁化率的不同,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将其分离的技术。
8、下列说明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一项是( )
A、缩短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中的停留曝气时间,以提高污水处理速度。
B、促进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微生物增大反应速度,加快污水的处理。
C、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将磁化率不同的酶和污泥分开,从而回收污泥中的酶。
D、寻找活性污泥中更合适的微生物或在污泥中加一种酶,以加快污水反应速度。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用磁分离技术把煤中的硫化成分分离出来,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将煤块磨碎成煤粉。
B、本文着重介绍磁技术在生物科学、农林科学乃至新兴的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C、强磁性磁粉可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加入氢氧化铝能提高吸附率。
D、用生物法无法处理工业废水中对生物危害最大的重金属。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磁分离脱硫方法是介于物理法和化学法之间的一种实用的方法。
B、污水在生化反应池中停留曝气的时间越长,对空气的污染就越大。
C、在污泥中加入一种酶,以加快反应速度,但从污泥中回收酶却是一个难题。
D、目前磁分离技术还不够完善,随着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它会很有发展前景。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如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曜德侯。”
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臣光曰:孔子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是以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有德故也。光武即位之初,权略诡辩之士,方见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享祚久长。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四十》)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亏)
B、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前往)
C、茂辟左右问之曰 (屏退)
D、方见重于世 (尊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亭长为从汝求乎 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②汝为敝人矣 ②此乃人道所以相亲
A、两 个“为”字相同,两个“乃”字也相同
B、两 个“为”字相同,两 个“乃”字不同
C、两 个“为”字不同,两 个“乃”字不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 个“乃”字相同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
①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②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⑤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⑥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了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向卓茂道歉。
B、卓茂担任密州县令时,有人告发一位亭长接受他赠受的米肉。卓茂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惧怕亭长而不敢向亭长索要,并非亭长逞威凌弱。
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了律条的规定,亭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自己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D、范晔和司马光都认为,卓茂受重用是因为其性情忠厚仁爱,懂得以礼教化百姓,光武帝相信他有能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四、(20分)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译文:
(2)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译文:
(3)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1)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全诗是如何围绕这个字层层铺开的?
(2)有人说,最后两句应作反笔看,是诗人无可奈何心理的写照,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17、补写出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6分)
(1)令初下,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语出自《 》, 体史书, (年代) (人名)编订整理。
(2) ,大礼不辞小让。
(3)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
五、(1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
山间小路
龙应台
①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一条山中小路。在那条不径上,朱熹、张、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②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③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 会面。他要和张 面对面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被老百姓呼为朱张渡。
④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800年前的中国。
⑤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何等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的命运,郁悒而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再过30年,宋理宗读朱熹的“四书”注释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逆党变大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⑥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垣残壁,鬼影幢幢。决定他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⑦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
⑧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建,是因为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
⑨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雅儒”,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⑩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8、作者写百泉轩和百泉轩院里的泉水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19、文中最后一句中“最深邃的起点”的意思什么? 。
20、第⑧段中提到“不灭的抗争力量”指的是什么?从全文看,这种抗争力量的“不灭”是怎样体现的?
21、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这条小路曾见证了历史上那么多文化名人的精神追索历程,所以作者才对它情有独钟。
B、作者认为800的前的中国政治统治是清明开放的,因为文明得以自由的传播。
C、作者困惑于朱熹的人生际遇,想要弄明白文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D、岳麓书院的兴衰史,昭示出历史上政治霸权与文明之间的压迫与抗衡的历史。
E、文明不屈从于政治霸权的社会才是一个思想发达的社会。
六、(12分)
22、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出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 ②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23、把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4分)
曾把母鸡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的流行的意见。
① ②
③
24、下列请假条在表达和格式方面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四处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请假条
①老师:
②高考即将报名,需要考生的身份证,而我的身份证丢在了家里。③由于不通电话等原因,我得回家一趟。④现特向您请三天假,⑤我想,为了我的前途,您一定会批准的。
⑥12月20日
⑦王军。
序号 | 修改意见 |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中年人买了一套房子,隔壁邻居是个老太太。为了表示友好,他对老太太很客气,每天看见她总要朝她微笑,对她招手,可老太太的神情却总是霜一般的冷冽。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里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那一天中年人回家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老太太微笑着迎了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个冬天都在想,也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什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你刚才绕过那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也知道我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生活真是奇特,一个偶然的细节却架起人们心灵之间的桥梁。这就是生活,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个极平常的眼神,一句看似随意的话语,常常能拉近或扩大人们心灵的距离。对此,你一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体验和思考。请以“细节·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写成记叙文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 案
1、D(A讷nè B作zuō C喳chā)
2、C(A 弥 B嘘 销 D 上 掉 仗)
3、B(“侵袭”意思为“侵入并袭击”。 “侵蚀”意思为“逐渐侵害使变坏”。 “干涉”意思为“强行干预,不该管而硬管,迫使对方服从”。“干预”意思为“过问别人的事”。“鉴于”和“由于”从表原因的角度看,用法基本相同,但“鉴于”有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的用法。“由于”无此用法。)
4、B(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不能用在表示将来时态的句子。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不合句意。大有可为: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不能用来叙述“你”)
5、C(A“推动”的宾语残缺;B“互相”多余;D主语“师生”与谓语“培养”“输送”搭配不当)
6、A(B“辉映”后的逗号改为冒号;C问号改为逗号;D括号应放于“蔬菜”和“作物”后)
7、D(A磁分离技术是磁技术的一种,高梯度磁分离器是磁分离技术的工具;B说法片面;C将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8、C(A、只是提出污水处理中的一个难题;BD均为加快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
9、B(本文着重介绍磁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0、A(磁分离脱硫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11、A(幸:希望)
12、B(A为:是 B乃:①于是 ②是)
13、C
14、D(卓茂被重用是因为“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光武帝树卓茂为世人的榜样醇化世风)
15、(1)大概人 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们有仁爱之心,懂得互相敬重。
(2)遵循这个道理,怎么会埋怨悔恨呢?
(3)亭长平素就是个好官,过年时送些米肉,这是礼节。
16、(1)“幽”。首联写清江绕村而流,点出环境之“幽”;第二联写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点出动物之“幽”;第三联写老妻画纸为棋、稚子敲针为钓钩,点出人事之“幽”;最后两句写诗人心情之“幽”。
(2)同意。诗人后期在穷愁潦倒中度过,他将贫困无聊的生活写得自由恬淡,是他无可奈何心境的流露。不同意,因为全诗围绕“幽”字层层铺开,极写生活的闲适安逸,格调清新,反映了诗人的达观。
17、(1)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战国策》国别体 西汉 刘向
(2)大行不顾细谨
(3)春光融融,风雨凄凄
18、从结构上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段文明的脆弱过渡到文明在政治霸权前的不屈;从内容上说,作者正是以写百泉轩及百泉轩泉水的永恒不息来象征文明的源远流长。
19、给了我们无数启示和教诲的传统文明、古老文化。
20、这种“不灭的抗争力量”指的是对抗政治霸权的历史文明和文化。
政治霸权的高压和玩弄下,为真理、正义而执著的人,如朱熹、刘珙、永远受到人们的纪念,他们的理论和人格震古烁今;书院,这个文明的象征,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起来,说明文明的传承并不因政治霸权的更迭而中断
21、B、C
22、一、①家家气象新 ②九州桃李荣 二、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23、①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
②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的一个流行的意见。
③这个意见是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
24、①在“老师”前冠以姓氏 ④应注明具体的起止时间 ⑤可改为“请批准” ⑥应写明年份 ⑦下款应在时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