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4

2014-5-11 0:08:13 下载本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4

一、选择题(12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处方    处置   处变不惊    安常处顺

B、变色   色子    色彩斑斓   花色品种

C、觊觎   觇视   面面相觑   循规蹈矩

D、荟萃   杂烩   脍炙人口   市侩嘴脸

2、下列各组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袒护  闲瑕  旁证博引  逸闻旧事

B、自诩  寥落  鳞次栉比   嬉笑怒骂

C、罪蘖  嗔视  黯然销魂  芸芸众生

D、落漠  喋血  藕断丝连  忧患倍尝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B、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等顶住疼痛的部位。

D、“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古往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能力。

(2) 姜还是老的辣,这个人那么难缠,__叫你给说服了。

(3)真的诗情和哲理,__僵死的、被线索组织起来的材料,__散文中自由的、动态的有机成分。__说整篇散文是一泓清泉,__诗情和哲理应该是清泉中活泼的游鱼。

A、鉴别  到底  不是  而是  如果  那么

B、鉴别  毕竟  不是  就是  至于  因此

C、鉴赏  到底  不是  而是  至于  因此

D、鉴赏  毕竟  不是  就是  如果  那么

二、阅读下面一段现代文,完成5~8题。(12分  每小题3分)

中国的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五,不少江河上已经建造了大型水坝。传统上,修建大坝的原因是变水为宝,不让水白白流掉。修建大坝的地方往往风景很美,而人民很穷。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中,怒江上将修建13级大型水坝;大渡河主流和支流加在一起,将修建大小水坝356座。

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流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三门峡水利枢纽,就是因为改变了河道的流态,导致坝址上游泥沙淤积。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也可能破坏山坡的平衡而引起滑坡。水坝常常选择在峡谷区,它的谷坡一般说来是不稳定的。例如金沙江虎跳峡,两岸山顶高出江面2500—3000米,江面宽度30—60米,这对于筑坝是有利的一面,但崖高坡陡,容易发生滑坡,虎跳峡就曾因山坡崩坍而引起断流。如果坝址的岩层疏松易坍,施工过程中就必须改变坝的位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一旦洪水袭来,还易酿成垮坝灾难。1975年,中国河南驻马店地区在一次猝不及防的特大暴雨中就曾出现严重垮坝事件。

修建大坝还会人为诱发地震。至今为止,全世界共有一百多座水库诱发过地震。川西、怒江、金沙江虎跳峡地区本就是地震活动性很高、地质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这些都是加剧诱发水库地震的高概率因素。

近年来中国的天灾人祸,特别是渭河连年不断的水灾,使得五十年代中国三门峡水库的积极倡导者们终于在2003年10月开始承认:三门峡水患。针对2004年洪水并不是太大,泥石流、滑坡、地震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的状况,国家防总指挥部明确提出:给洪水以出路。这就是一方面要保证河道的畅通,让洪水能够比较顺利地下泻;同时要保证可以调蓄洪水的湖泊、洼地,尽量避免因我们的经济发展去侵占它。这种思路与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想法和做法是一致的。

5、下列不属于对于修建峡谷大坝意义的传统认识的一项是

A、不让江河之水白白流掉,充分利用水资源发电。

B、开发水资源丰富地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C、就着峡谷地形建造大坝,可以节省建坝投资。

D、保证湖泊、洼地可以调蓄洪水,而不去侵占。

6、对本文所说修建大坝的危害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影响了河水的天然流向,使河流的流态发生变化,改变水文特征。

B、建坝过程会导致峡谷山坡崩坍,建成后会使上游泥沙淤积,影响生态。

C、由于岩层土石疏松,大坝建成后可能移位,加剧岩石崩坍。

D、诱发地震,洪水之时可能垮坝,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7、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修建大型水坝不是仅仅为了利用水流发电,还应从其他方面认识修建大坝的意义。

B、国际上防治洪水的观点和做法,就是要让洪水能够顺利下泻,并有地方调蓄。

C、大坝和水库诱发地震要以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很高、地质构造运动活跃为前提。

D、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三门峡水库的积极倡导者们率先认识到水库大坝的危害。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认识到大坝的危害,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修建大坝的工程或计划将会停止。

B、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教训,表明三峡工程要高度重视防止坝址上游泥沙淤积的问题。

C、建立大坝的地方,如果加强地震监测,及时作出预报,就有可能减轻灾害。

D、水利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原先地理条件,尽量避免因经济发展而改造水流、湖泊和洼地。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曹彬,字国华,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及长,气质淳厚。周太祖贵妃张氏,彬从母也。周祖受禅,召彬归京师。彬执礼益恭,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仁镐谓从事曰:“老夫自谓夙夜匪懈,及见监军矜严,始觉己之散率也。”

显德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世宗强还之,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出为晋州兵马都监。一日,与主帅暨宾从环坐于野,会邻道守将走价①驰书来诣,使者素不识彬,潜问人曰:“孰为曹监军?”有指彬以示之,使人以为绐己,笑曰:“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审视之,方信。

二年冬,卒平蜀乱。时诸将多取子女玉帛,彬橐中唯图书、衣衾而已。七年,将伐江南。李煜危急,遣其臣徐铉奉表诣阙,乞缓师,上不之省。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十一月,彬又使人谕之曰:“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

初,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未几,拜枢密使, 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

彬性仁敬和厚,在朝廷未尝忤旨,亦未尝言人过失。伐二国,秋毫无所取。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遇士夫于途,必引车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见。居官奉入给宗族,无余积。平蜀回,太祖从容问官吏善否,对曰:“军政之外,非臣所闻也。”固问之,唯荐随军转运使沈伦廉谨可任。知徐州日,有吏犯罪,既具案,逾年而后杖之,人莫知其故。彬曰:“吾闻此人新娶妇,若杖之,其舅姑必以妇为不利,而朝夕笞詈之,使不能自存。吾故缓其事,然法亦未尝屈焉。”

注释:①价:jiè 传送书信物件或传达事情的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府燕集,端简终日   燕:燕子,名词作状语

B、受而籍之以归    籍:登记

C、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  衣:穿

D、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  愈:痊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军政之外,非臣所闻也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C、乃能成事,吾何功哉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     而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曹彬“仁敬和厚”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①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 ②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③在朝廷未尝忤旨,亦未尝言人过失 ④遇士夫于途,必引车避之。⑤伐二国,秋毫无所取   ⑥有吏犯罪,既具案,逾年而后杖之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在“抓周”仪式时就表现不同一般。他虽与周太祖有亲戚关系,长大后仍然严格遵守礼节法度,就连自认为表现很不错的仁镐也自愧不如,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

  B、第二自然段写了两件事情,刻划曹彬廉洁的性格特点:一是出使吴越期间,拒绝接受礼物,这是侧面描写;二是外任晋州兵马都监时,由于他穿着朴素,邻道守将派来的信使都不敢相信国戚重臣竟然如此俭朴,这是正面描写。

  C、平定蜀乱时曹彬不贪婪。讨伐江南李煜时曹彬以慈悲为怀,“称病不管事”是典型的细节描写。“做宰相”一事,刻划了他谦敬、豁达的性格特点。

  D、最后一段文字,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也概述了好几件事情,拓展了文章的内容,进一步突出了曹彬“仁敬和厚”的性格特点。

第Ⅱ卷 (共114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第Ⅱ卷答卷纸上,不能直接写在试卷上。

四、(1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审视之,方信(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遣其臣徐铉奉表诣阙,乞缓师,上不之省(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见(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

洞 庭 湖 远 眺

林非

几十年来常常在梦幻中张望着岳阳楼华美而又雄壮的轮廓,这是因为范仲淹那两句激昂慷慨和满怀豪情的话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能让我浮起如此缥缈与朦胧的图景。

终于来到了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瞧这茫无边际的水波,在不住地晃荡和起伏着,暗绿色的滚滚浪涛,轻轻拍击着绵延到天空尽头的朵朵白云。这溅起的丝丝浪花,也叩打着高耸的堤岸,叩打着我滚烫的胸膛,像是郑重地提醒着我,人们应该怎样走向宽广和辽阔,怎样通往远方的世界?从蔚蓝色的天空顶端,千万道金碧辉煌的大阳光纷纷地抛掷下来,像燃烧的炭火,像闪烁的星辰,在微微荡漾的湖面上粼粼地放光;随着悄悄颠簸的水纹,这璀璨的金光不住地颤抖着,蹦跳着,快速地扩散开来,反射出一圈圈耀眼的线索来,像要把整个天空都镶成一片鲜艳透明的玻璃墙壁。

在随意的遐想中缓缓地回过头去,仔细地凝望着苦苦思念了半生的岳阳楼。这让我一见倾心的洞庭湖,已经浩瀚晶莹得使自己无限神往,而这小巧玲珑的岳阳楼又使自己生发出异常兴奋的情怀。我的眼光紧紧盯住了岳阳楼,瞧着这上下三层金黄色的琉璃瓦,整整齐齐地翘起尖尖的檐角,像是都张开了熠熠放光的翅膀,想要飞往蓝天和白云里去。覆盖在顶层的这座屋檐钩成了盔甲的模样,在中央还竖着一株用玻璃球串起的立柱,使这金光璀璨的盔甲显得威武而又俊秀。我轻轻抚摸着厅堂外面几根漆得鲜红的木柱,猜测这清代末年重修的雕梁画栋,为什么要在如此秀美和纤细的小楼顶部,戴上一顶戎装的盔甲?是不是胸怀着忧虑的设计者,用它来象征提防和抵御列强侵凌的不屈意志?

听说从东汉以来,就在这湖泊的附近建造了楼阁,将近两千年的沧桑变迁,经历过多少次水患、火灾和兵燹的侵袭,已经先后倾圮和崩溃过三十余回。一种不屈不挠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催促着大家不断地建造自己所设计的岳阳楼。范仲淹撰写题记的那幢宋代建筑,会比眼前的这一座庞大和恢宏得多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伟大和高旷的声音,总是在我的耳旁震响,就使得那座早已消失的楼阁,似乎还影影绰绰地升腾在明朗的天际。

瞧着这一阵阵飞溅的浪花,被金碧辉煌的阳光闪烁出星星点点耀眼的火花,我禁不住念起《岳阳楼记》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名句来。当范仲淹想象着洞庭湖滔滔汩汩地流淌时,想象着这儿晴空万里或阴雨霏霏的景色时,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深深地感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竟十分潇洒地无视着自己掌握在君王手中浮沉的命运,在大自然的洗礼中倏地超越了向专制王朝磕头跪拜的礼节。像范仲淹这样提出了激励着整个民族的伦理规范,率先为天下的苍生而忧虑,这只有充满抱负的志士仁人才能够做到,无知无识抑或醉生梦死的人们当然无从想到要承担这样的重任;然而“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许是更难于做到,把自己生活的享受降低到整个国家里最贫困的水准,坚持着终生都这样去刻苦地砥砺,如果不具备“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卓绝品性,哪里能够这样办到呢?范仲淹标出的这种道德理想实在值得景仰,可是我想他作为当时朝廷的大臣,肯定很难像孟子所说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去完成“天将降”下的“大任”。人应该怎样生存于这茫茫的世界?当然要尽量替大家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如果人人都力争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整个人寰肯定会变得非凡的美丽。然后再将此种纯真的意志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趋向范仲淹所提出的伟大目标。

我始终张望着洞庭湖中央这一阵阵飞溅的浪花,张望着蓝天白云里喷射出火光的一团红日,深深地相信人类总会逐渐抛弃卑俗与丑陋,不断地走向壮丽和崇高的境界。

16、(1)第二段描写了洞庭湖的什么景象,请从两方面加以概述。(2)联系下文来看,这些描写有哪些作用?(4分)

17、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所眺望的岳阳楼并不是范仲淹撰写题记的那幢宋代建筑?(4分)

18、第五段中,作者赞颂了范仲淹的哪些精神?(6分)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开始时写梦幻中的岳阳楼既“华美而又雄壮”,又“如此缥缈与朦胧”,从景物的形与神两个方面表现了岳阳楼的特点。

B.文章描写岳阳楼时,着重指出“覆盖在顶层的这座屋檐构成了盔甲的模样”,借“猜测”巧妙地把楼的设计与“先忧”精神联系起来,行文巧妙自如。

C.作者认为“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但只要从力求替大家作出一份贡献起步,就有可能逐步趋向范仲淹所提出的伟大目标,显示了实事求是的态度。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既注重展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和小巧玲珑的岳阳楼的景象,又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E.最后一段写作者始终张望着洞庭湖美景,与首段遥相呼应,将梦境与现实加以对比,表现了对人类不断走向壮丽和崇高境界的坚定信念。

 六、(8分)

20、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子中横线处的成语、俗语或歇后语均可。(2分)

风格也是这样,只要说得上是风格,也是各有各的优点,比高下很难,似乎也没有必要。重要的是见花能采,终于酿成蜜——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办法只能是契而不舍,期待功到自然成。不成,不能强求,以免邯郸学步,              。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简洁得体的语言为自来水厂的公告牌拟一则告示。(3分)

城市的郊区有一座水库,每年夏天当地都有大批游泳爱好者前去游泳。而水库是城市自来水工厂的取水源。为了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自来水厂在库区竖了许多“禁止游泳”的牌子,但效果并不理想,人们照游不误。后来自来水厂更换了所有的禁止类的标语,新公告牌上写着:                     。结果,库区中的游泳者就鲜见了。

22、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语意连贯的三个短句。(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3分)

我是通过由到过杭州的前辈带到乡间来的上面印着一幅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的题目叫“人间天堂”游览图的一把劣质折扇初识西湖的。

答: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错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是一种“错位”;让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这也是一种“错位”。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和见闻吗?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呢? 

请以“错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900字。⑥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答案

一、1、C(C、依次读为jì chān qù guī A、全都读chǔ,B、除“色子”读为shǎi外都读sè  D、前两个都读huì,后两个都读kuài)

2、B(A、“瑕”应为“暇”、 “证”应为“征”C、“蘖”应为“孽”、“嗔”应为“瞋”、D、“漠”应为“寞”、“倍”应为“备”)

3、C(A、第一个句号改为冒号,两个分号都改为逗号B、前面问号的改为逗号,后面的改为句号D、句号应放在括号后面、括号内的文字应有书名号)

4、A(①“鉴别”和“鉴赏”都有“观察、审视”的意思。“鉴别”重在辨别真伪优劣,“鉴赏”重在欣赏和评价,往往与艺术品搭配;从语境可以说明读者没有最基本的识别能力,所以应用“鉴别”②“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③前一句是转折关系的复句,所以应该用“不是…而是…”,后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所以应该用“如果…那么…”)

二、5、D(这是与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想法和做法一致的思路,不属于传统认识)

6、C(该项误解了“施工过程中就必须改变坝的位置”一句,施工过程中改变位置不等于大坝建成后移位)

7、B(本文意在指出一味修建水坝的弊端,提出应更换思路,全方位考虑水利建设,而不是说建大坝的意义,故A项错误;修建大坝会人为诱发地震,不以原地质构造为前提,“地震活动性很高、地质构造运动活跃”是加剧诱发水库地震的因素,故C项错误;从“终于……开始承认”来看,“五十年代三门峡水库的积极倡导者们”很迟才认识到水库大坝的危害,故D项错误)

8、A(推断绝对化。认识到大坝的危害并不意味着只能停止修建,也可以采取其他改进措施避免危害)

三、9、 A (燕:通“宴”,宴会,以酒食待客。)

10、B(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或判断;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A、代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地方、人)”等。C、副词,表条件,才、这才。D、表示反问语气,作“吗”“呢”讲。)

11、 C ( ③④⑥ 都是表现曹彬的“仁敬和厚”的性格特点。①是表现曹彬的廉洁的特点;②是表现曹彬没有得到相位后的诙谐或解嘲。⑤是表现曹彬的廉洁。)

12、B (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交换位置即可。)

四、13.[文言翻译](8分)

(1)细看了后才相信。(评分标准:“审视”“方”各1分)

(2)煜危急,派遣他的大臣徐铉拿着国书跑到宋朝,请求宋朝暂缓攻打,皇上(宋太祖赵匡胤)不看李煜的国书。(评分标准:“诣阙”“省”和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

(3)没有名气的小官,每每汇报事情,他必定要穿戴整齐后才召见。(评分标准:“名”“白”“冠”各1分)

14、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2分)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4分)

15、(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16、(1)茫无边际,浪涛拍岸;金光闪烁,湖波粼粼。(2)表现对洞庭湖的一见倾心;引出下文,为写岳阳楼之景作铺垫。(本题4分,每问各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表现世世代代的人们不屈不挠地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使人想像范氏撰写题记的那幢宋代建筑的“庞大和恢宏”;并突出范仲淹的崇高精神永世长存。(本题4分,共3个要点,答对两个要点得3分,答对三个要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8、超越了向封建专制王朝磕头跪拜的礼节;率先为天下苍生而忧虑的仁人志士抱负;标出“后乐”的道德理想。(本题6分,答对1个要点得2分)

19、B、C(A项误在把“缥缈与朦胧”视为“寄寓的思想”。D项误在“表现作者的道德情操”;E项错误,因为首尾两段不存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关系。严格说来,最后一段也并不照应首段)(本题4分,答对1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满分,答案超过两项不得分)

六、20、参考答案:事与愿违、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狗(本题2分,答对1项各得1分)

21、参考答案:您家的饮用水来自这里,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保持清洁。( 本题3分,①突出“水库水”与“饮用水”的关系 ,得2分;②有劝阻的意思,用语要亲切。得3分。③使用“禁止”类的表述不得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2、① 我是通过一把劣质折扇初识西湖的。 ② 这把折扇是由到过杭州的前辈带到乡间来的,上面印着—幅题目叫“人间天堂”的游览图。③ 这幅游览图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本题3分,必须将长定语加以处理。短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句子不通顺扣1分。)

七、见“200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70分)

附文言参考译文:

曹彬,字国华,周岁时,父母把许多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他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等到长大,气质淳厚。周太祖贵妃张氏,是曹彬的从母(堂房伯母或婶婶)。周祖登基,召曹彬回京城。曹彬遵守礼节更加恭谨,公府宴会,整日端直严谨,眼睛从不斜视。仁镐对他的手下说:“老夫我自认为日夜辛劳不曾懈怠,等到见了曹监军庄重严肃,才觉得自己的散慢。”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到使命完成就立即还朝。私见(觌:dí)的礼物,一无所受。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礼给他,三番五次,最终还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世宗强行退还给他,他才恭敬地接受了,全部把它分赠给亲戚朋友而不留给自己一文钱。外任晋州兵马都监。一日,与主帅和宾客从人环坐野外,正好邻近的道的守将派人跑着送信来要见曹彬,使者向来不认识他,暗中问他人说:“谁是曹监军?”有人指着曹彬给他看,使者以为人家欺骗他,笑说:“哪里有国戚重臣,而穿着普通、坐卧用具都没有装饰的呢?”仔细看了后才相信。

二年(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冬,终于平定蜀乱。当时多数将领掳掠了女子和财物,曹彬袋子中只有图书、衣物而已。七年(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将讨伐江南。李煜危急,派遣他的大臣徐铉拿着国书跑到宋朝,请求宋朝暂缓攻打,皇上(赵匡胤)不看李煜的国书。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十一月,曹彬又派人告诉他说:“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可怜的是全城百姓,如果能归降,这才是上策。”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管事,诸将领都来探视病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众将领应承,一起焚香发誓。第二日,病情逐渐好转。再下一天日,城池被攻破。

起初,宋太祖对曹彬说:“等到打败李煜,应当让做宰相。”副帅潘美预先祝贺他。曹彬说:“不会这样,这次征讨,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取得胜利,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潘美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曹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尔:句末表示肯定语气)。”等到得胜回朝,献上俘虏。皇上对曹彬说:“本来应授予你宰相职位,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打败,姑且等一下吧。”顶到这句话后,潘美暗地里看着曹彬笑。皇上发现了,立即问什么原因,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据实回答。皇上也大笑,于是赐给曹彬二十万钱。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一定要做宰相,好官也不过是多得几个钱罢了。”不久,担任枢密使,太宗即位,他又加同平章事(做宰相)。

曹彬性格仁义谦敬和气厚道,在朝廷上未曾违背圣旨,也未曾说人家的过错。讨伐蜀国和李煜,没有拿什么东西据为己有。将、相兼于一身,不因官场上不同等级的不同威严而自认为有什么特别之处。在路上遇到其他官员,必定领着车子避让。没有名气的小官,每每汇报事情,他必定要穿戴整齐后才召见。任职期间的俸禄供给宗族,没有剩余的积蓄。平定蜀乱回朝,太祖不紧不慢地问官吏中哪些可以,哪些不行,他回答说:“军政之外的事情,不是我所知道的。” 太祖执意追问,也只推荐随军转运使沈伦,认为他廉洁谨慎可任要职。主管徐州工作时,有一官员犯罪,都已经结案了,过了一年而后才实施杖刑,人们都不知其中的缘故。曹彬说:“我听说这个人刚娶了妻子,如果给他实施杖刑,她的公婆必定会认为新媳妇不吉利,而经常打骂她,使她难以生存。所以我把这件事缓了一步,但是法律也没有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