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政治考前指导

2014-5-11 0:25:24 下载本试卷

2007年高考政治考前指导

 

一、高考政治审题要仔细 答题要规范

(一).解所有的题都应遵循的审题思路:

原则:细心、审慎。

过程

1.看设问,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主观题需要把几个问题综合起来考虑)。注意限制性提问:“政治或经济常识”,“民主制度、政党知识、宏观调控”等。

2.抓材料中关键词:审好叙述语,概括主旨,即“主体做了些什么”。如:主语---人大、市委、政协、联合国、东盟;房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企业、人均GDP等叙述语的内容

3.领悟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道理)

4.想二个政治术语即: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准确、完整地想)

5.扣题目的材料想 :引用材料后说明材料体现了哪一原理。

(二).解具体题型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题目----注意把握材料的整体意思,要借助该题组前面的引导材料、该题材料的标点、关键词句、尤其是最后一句怎么设问来筛选、排除。

2、辨析性质的问题----坚持“有是说是、有非说非、不全补充”的原则。缜密思考,挑剔说法,辨证论述,合理表述(分层、扣点、逻辑、有材料的还要结合材料)

注意:一切问题的答案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书上的知识点!

3、哲学观点运用类的问题---注意整体把握、突出最主要的观点。分层次,先观点、后分析。分析不可缺。

4、图表题—--审题:先看标题,弄清楚说什么?说了哪几点?(横向、纵向看全、小注不可丢),结合几个材料整体把握题意观点。看清所问角度范围。表述:尽可能地先打底稿,理清思路、语序,整理合并相关意思。第一问概括注意分寸,切忌过于笼统和过于琐细;后面讲措施一定注意与材料所揭示问题的对应。

5、意义类---在讲重要性的同时不可忘了说其必要性。讲意义时要移点换位,由近及远、有序展开。

6、谈认识类---一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7、讲措施的----给材料的紧扣材料,先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概括转化为学科语言  没有材料的记书,回忆背的观点。

8、分析类问题:指题目中没有任何材料提示,而且教材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让你仅围绕一句话展开分析。解答这种题时还是要回归、依托教材,哪怕仅仅是个概念或简单的几个点,要从阐述基本概念或原理入手,紧扣题目,去整合教材相关知识,形成思路,分层做答。

2007年政治特别要高度注意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C   )

A、翻一番 10%  B、翻两番 20%  C、翻一番 20%  D、翻两番 30%

2、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曾经将一张图片(图片中的女性既似少妇又像老妇)分给两组学生告诉其中一组,画上是位妙龄少妇;告诉另一组,画上是位老妇。20秒过后收回图片,接着再用幻灯片展示给所有学生,让大家描述这位女子。结果,事先看过少妇像的,几乎一致认定这就是那位少妇;而事先看过老妇像的,也都认定这是那位老妇。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D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义乌个体、私营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趋势,个体经济户总量突破8万户。全市个体工商户数为75087户,从业人员有180201人,与200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5.09% ;私营企业共8017家,同比增长25.89% 。全市个体私营企业产销形势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共创工业产值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8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19%和7.17% 。据此回答3-4题:

3、义乌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 (  D  )

 ①个体、私营经济机制新、有活力,适应市场要求②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经济成分③个体、私营经济最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④国家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并为其发展制定一系列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义乌个体、私营经济对义乌经济发展的贡献表明 (  A )

A、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我国经济正逐步走向私有化

C、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将逐渐被削弱

D、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5、“福娃”设计者、美术大师韩美林先生有一句名言:世界艺术的大同之日就是世界艺术的消亡之日。从哲学角度看,这样说是因为 ( D  )

A.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B.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C.有差异才有矛盾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近年来,地震、海啸、飓风、禽流感等给世界诸多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各国纷纷建立预警机制,增强了人类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可见,“灾难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财富”。这说明  ( D  )

①人的认识总是无限的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没有理性认识就没有感性认识   ④.正确把握事物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三、论述题:

7、(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2006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在两会代表委员中产生热列反响,纷纷表示,胡锦涛讲话中提出 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3分)“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3分)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作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3分)“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是属于正确的价值观,对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的选择和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分)

  (3)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人的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3分)只有每个公民树立“八荣八耻”的思想观念,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3分)

  考生如从其它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8、材料一: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和奥运徽章“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都体现出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传达着勤劳自强的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豪情和自信。

材料二:当前,一些中小学生越来越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节日,一些商家也抓住机会大搞洋节促销活动。倒是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被一些中小学生逐渐淡忘。有关专家担忧,这种状况会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削弱我国的综合国力。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对材料二中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1)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和凝聚,是民族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之一。(2分)淡忘传统文化,会消解民族内的凝聚力,不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2分)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看问题。(2分)文化建设要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吸收各国文化的文明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2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对外来文化要做具体分析,对我有用的要吸收,有不利影响的要抵制。(2分)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2分)要立足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实际,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结合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努力吸收和学习有益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2分)

  综合评价:2分。

9、(本大题共20分。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材料中所反映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材料一: 我国工业500强与世界经济500强企业比较

总资产平均值

销售收入平均值

人均利润

人均收入

世界500强

100

100

100

100

中国工业500强

0.88

1.71

2.31

9.51

       材料二:我国关税税率的变动情况(%)

1993年

1996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37

23

12

11

10以下

注:到2005年,工业品关税平均税率降到10%,并逐渐扩大市场准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所作出的承诺。

材料三:近年来,上汽集团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不断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当年上汽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建立上海通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生产的赛欧和别克轿车已经在产量和盈利增长方面在中国汽车业名列前茅。而如今实施“走出去”的战略,2002年10月13日,上汽集团出资5970万美元,收购通用大宇汽车科技公司10%的股份,参与全球汽车工业的重组行动。现在上汽集团在整车出口批量化、零部件出口规模化、海外公司本土化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1)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我国企业为什么在“引进来”的同时,还需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2) 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三,请你就我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1)为了全面提高对外水平,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竞争性特征的客观要求,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5分)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5分)

(2)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强强联合”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改善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调整企业产品结构,采用高新技术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大做强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针对不同国家、地区,采用多种对外投资、合作形式,坚持互惠互利中实现共同发展。(10分)

10、(32分)材料一:2005年4月7月,连战、宋楚瑜、郁慕明分别率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访问大陆,分别展开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民族之旅”。两岸政党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不仅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历史性事件,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两岸政党领导人,以其前所未有的大智慧,促成两岸政党的正式交流,代表了主流民意,开辟了21世纪以来两岸政治对话的新途径。

  (1)两岸政党间的交流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12分)

:(1)促进两岸的和平稳定、增进互信;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调动各方面力量,反对台独势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最终实现祖国统一提供条件。

  材料二:《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哪些意义?(12分)

:(2)实现海峡两岸资源优化配置,节约社会劳动,发挥海峡两岸各自比较优势,把台湾的科技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大陆的制造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结合起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自身)的经济技术合作,是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纽带,可以带动中部(辐射)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促进两岸交流、互信与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思路:自身——周边——全国;由小到大)

  材料三:中国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台湾的主流民意是希望和平、希望安定······再长的隧道也有出口,再长的黑夜也有天明的时候。两岸血脉相连,只要我们有信心和诚意,两岸关系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3)宋楚瑜的谈话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8分)

   :(3)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规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看问题首先要抓住主流和本质,台湾的主流民意是希望和平、希望安定,这决定了两岸关系一定有光明的未来。(4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两岸最终思想和平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台独分裂势力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在通往和平统一的道路上必然存在曲折。(4分)

11.(32分)材料一:我国涉外经济保持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额

出口

进口

外汇储备

外贸依存度

2001年

5098

2662

2436

2122

2005年(上)

6450

3423

3027

7110

约80%

注:随着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2005年以来,伴随着纺织品贸易配额的取消,贸易摩擦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

材料二:中国与世界创新型国家的比较 

科技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

对外技术

依存度

用于引进的资金和对引进技术

消化吸收创新的资金投入比例

创新型国家

70%以上

30%以下

1:8

中  国

30%以下

70%以上

l:0.07

材材料三:我国提出了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但是,我国在引进技术上却存在着这样的怪圈:大量引进关键技术、设备——未在引进基础上有效创新——继续大量引进关键技术、设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怎样正确认识这一经济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1)材料一反映“十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同时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这将使我国的出口增长受到约束。 (4分)

外贸增长迅速有利于增强我国产品的国家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分)但是外贸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外贸依存度过高,会加剧经济风险,贸易摩擦增加。(3分)

(2)面对贸易摩擦增多的新形势,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 (10分)

:(2)①全面履行国家职能。一是履行经济职能。加快外贸增长模式的转变,尽快从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二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大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三是履行对外交往职能。加强对外沟通,创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6分)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加强国际交往,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加强对本国出口产品的保护,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互惠互利。(5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应用所学哲学观点,分析如何才能在对外开放中走出引进技术上怪圈?(12分)

:(3)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主创新是内因,引进技术是外因。(4分)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4分)在对外开放中要坚持技术引进与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要把重点放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最终走出引进技术上的怪圈。(4分)  

12.(32分)投资、消费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和我国投资和消费情况比较表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2003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投资率

20%

30%

39.4%

42.9%

43.9%

消费率

80%

70%

58.2%

55.4%

53.6%

注:目前世界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达72%。2002年以来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但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投资和出口。

材料二:中国入世满后中国对外贸易开创了全球贸易史上前所未闻的跨越式发展,年贸易总量从5000亿美元跃升至2005年的14000亿美元。2005年外贸依存度由入世当年的32%蹿升至接近80%。以贸易大国外贸依存度的平均值17%作对比,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高出近5倍。

材料三:2006年我国将采取多渠道着力刺激消费需求。诸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的投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医疗费用过高、居民就医难的问题;全国将取消农业税和逐步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努力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着力解决教育和医疗乱收费、电信服务价格高等问题;将扩大消费热点、将优化消费环境等。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怎样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11分)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投资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率过低;近年来投资率持续攀升,局部领域投资增长过快;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投资需求的拉动。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依存度过高。(5分)

怎样解决:国家宏观调控:财政税收货币政策引导投资和消费、实现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继续扩大内需,同时积极扩大对外贸易。保持适度投资增长规模,调整投资结构,重点加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防止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调整优化消费结构,转变消费观念,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坚持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6分)

   (2)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在2006年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11分)

:(2)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体现;(4分)(根本原因、国家职能)主要是解决当前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消费不足,导致部分产能过剩的问题(现实原因),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和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目的和结果);(4分)通过刺激消费,可以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变通性表述)。(3分)

   (3)有人认为:“当前投资率和外贸依存度过高,而消费率过低,因此,要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减少投资和出口,千方百计扩大居民消费。”请你用联系的观点简要评析该观点。(10分)

  : (3)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注意把握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必须妥善处理三者关系。要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速度,要参与国际竞争,也必须进一步扩大出口,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4分)②要注意把握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处理三者关系,必须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调整进出口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变贸易不平衡的状况。(4分)③联系具有条件性,怎样恰当保持三者的比例关系,要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3分)

专家支招:网上阅卷 十招可保少出错

如何才能保证考生答题时不因小毛病而失分呢?有关专家为考生列出了十大妙招:
  (一),认真填写本人信息(姓名、考试证号等),字迹要清晰工整。
  (二),粘贴在考生答题卡上的条形码是识别考生信息的主要依据,考生要认真核对条形码上打印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有误,保持条形码的整洁和完整,不要在条形码上面和周围随意涂写。
  (三),作答客观题时,必须用2B铅笔按填涂示例填涂,修改答案时要用橡皮擦拭干净,但注意一定不要使答题卡破损。
  (四),作答作图题时,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以保证扫描后图像的清晰度。
  (五),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钢笔或圆珠笔等。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字体不要写得太大太密,答题行距不宜过密。如答题卡上有暗格,须按暗格书写。
  (六),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作答,题号顺序不能颠倒或错位。否则,可能造成错位的答题内容无效。这是因为考生答卷经扫描、切割后发给相应的评卷教师,评卷教师根据评卷分工只对某一题的答案进行评阅,如不按指定位置书写作答,发给该题的评卷老师评阅的将是另外一题的作答内容,其答卷无效。
  (七),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在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内作答,上下左右均不得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的答题内容将不被计算机显示,也将无法评分。考生答题时往往容易在右边框超出边界,或写到右边框附近字体越写越小,挤在一起,无法辨认,须多加注意。
  (八),修改非客观题答案时,须先将废弃的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接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书写时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并在原题号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九),在作答非客观题时,如在规定区域内书写不完,或答错区域,或超出规定区域答题等,不要惊慌失措,应报告监考教师,在监考教师指导下作出相应处理。
  (十),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