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十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学习提示]
第一,在认识上,要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明确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二,在方法论上,要懂得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原因、思路和过程。
[知识网络]
[问题探究]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为什么要进行政治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
要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原因是:
1.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是个整体,如果说人类乘坐的是一列文明之车,那么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它的巨轮;如果说人类文明是一座灯塔,那么这三者就是这上面的三盏明灯。可以说政治文明不仅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纽带和桥梁,更是上述两个文明的制度性保证。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创新,要求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因为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法制来形成和维持的。具体表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则、政府行为等方面都应以法律的形式来全面规范,而不能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来巩固和发展。这两个方面都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是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入WTO,不仅是对我国企业的严峻挑战,更是对我国政府及其立法、行政和司法体制的严峻挑战,我们对于加入WTO的承诺,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承诺。进一步清理现行与国际贸易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而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民主是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根本手段。这三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道路和质量。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党组织要在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切实担负起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的责任。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1)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坚持与时俱进,是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党执政的生命力;坚持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具体要求: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①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党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党千锤百炼更加强大的重要原因。
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措施:
第一,必须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党的先进性。
第二,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第三,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四,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
第五,牢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上的不正之风。
(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健全民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民主监督。
(三)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手段
1.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
[经济学角度]
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可见,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必须实行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哲学角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实质上就是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契约化、法治化的过程。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熟悉国际法,熟悉并运用WTO规则就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同时,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世界潮流,搞人治还是搞法治,是现代社会文明与否的一个重要分界线。提出依法治国方略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潮流的把握与认同,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可见,实行以法治国,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社会发展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政治学角度]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实行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主体,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建议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历史学角度]
中国古代并非法治社会,但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却是由来已久。《左传·昭公六年》记载:“郑人铸《刑书》”。中国历史上作为明定条文而公布的“法”就是由2500多年前的郑国子产制定的。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指出:“法者……存亡治乱之所以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秦国改革家商鞅认为:“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韩非说:“一民之轨莫如法”,“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韩非的同学李斯,则把严刑峻法直接用于实践。汉代王符说:“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三国时诸葛亮治蜀,就主张“严法”。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说:“国以法理,军以法胜”。《元史·李冶列传》也说:“为政之道,不过立法度,正纪纲而已”。至于明清两代,也都不乏法治思想与实践。
经验证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只有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才能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保证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真正属于广大人民。
2.怎样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严格依法办事。
首先,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其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再次,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要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同时,要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四、尊重和保障人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我国有十二亿多人口,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努力,必须从这个环节人手,否则其他一切权利都无从谈起。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把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统一起来加以推进。
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人权高于主权”和“国家主权有限”等新干涉主义是错误的。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不是人权高于主权,而是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我们反对借口人权干涉一个国家的内政,也反对把人权作为实现对别国的某种政治企图的工具。国际社会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共同推进世界人权事业。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力地推动了人权事业的发展。今天中国所焕发出的蓬勃活力,是我国人民拥有广泛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生动写照。
[精题导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对此,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加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让广大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请对这个观点进行评析。
解析:这道题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过程是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就是要”、“加速推进”,找准辨点。
答案: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仅就是实现人民民主。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依法治国是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顺利实施的根本手段。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能盲目追求快速度,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超越具体国情、超越历史阶段的民主,无利于政治局面的稳定,还会妨碍社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2003年7月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政治保障。据此回答1—3题。
1.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
①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坚持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3.有人认为“民主程度越高,民主就越优越”这种观点
A.认为民主的本质决定民主的形式
B.没有看到民主本质与民主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
C.认为民主形式决定民主的本质
D.只看到民主的本质和民主发展程度的区别。
4.2003年8月4日,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由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泄漏的气体造成我方
43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积极行动,医救受伤人员。日本政府
开始闪烁其辞,在我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日本派出代表团到实地,经考察后承认该事
件系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所为,并和我国进行外交磋商。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的做
法体现了 A.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依法治国的原则 D.独立自主的原则
5.2003年10月11—14日,备受关注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届全会的议程
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
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列为全会的第一项议程
①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现实需要
②是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保证正确行使权力,使决策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
③是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
④是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和监督落到实处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由中央委员会选出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体现了
①二者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 ②二者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民主集中制根本原则在党的制度中的具体应用 ④二者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中国共产党吸收民营企业家入党
①是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②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和宗旨
④有利于扩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 ,
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最重要的标志。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
B.立党为公、执政为党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9.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
A.中国共产党就修改宪法征求各民主党派的意见
B.三峡工程的议案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
C.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D.其它国家机关都由权力机关产生,对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
10.2003年5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关于新疆的白皮书。以大量史实和最新的数字与事实,介绍新疆的历史以及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在过去50多年所取得的历史性辉煌成就。这表明我国政府的 政策和 原则在新疆得到了真正贯彻。
A.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 各民族政治平等
二、非选择题
11. 2003年上半年,针对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发生的非典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全国上下紧急动员起来,同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灾害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央还及时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坚持一手抓防治工作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的号召。经过不懈努力,现在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广大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经受考验,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群防群控,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地方和军队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奋不顾身、顽强拼搏,组成了战胜非典的强大突击队。国际社会也对我国的防治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要继续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毫不松懈地抓好经常性防治措施的落实,坚持防范疫情再次发生。
(1)材料怎样体现党的领导?
(2)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非、防非工作?
(3)这次抗击非典的实践对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2.2003年1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切为了司法公正》一文。文中强调:司法公正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要求,法院要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审判权力,坚守职业道德,严格执法,秉公办案。而权力机关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尤其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的重大违法案件作为监督对象,通过依法实施强有力的监督,坚决清除司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坚决遏制司法腐败现象,从而真正促进司法公正。
(1)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确保司法公正?怎样才能确保司法公正?
(2)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为什么还需要权力机关的监督?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A 7.D 8. B 9. A 10. B
11. (1)①“针对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发生的非典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②“全国上下紧急动员起来”、“中央还及时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坚持一手抓防治工作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的号召。”体现了党的思想领导。 ③“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广大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经受考验,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体现了党的组织领导。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作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决定了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一切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③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做好抗非防非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①重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②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要依靠、团结人民群众。 ④要依靠科学。
12. (1)①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的国家机构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工具,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各级人民法院作为我国的国家机关,只有公正司法才能实现对人民负责,维护人民利益。
②人民法院要确保司法公正,就必须在执法过程中,维护法律尊严,忠于人民利益,忠于事实真相。要坚决纠正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等现象,坚决查处法院的司法腐败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即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的权力,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但仍然需要权力机关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于最高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建立其他国家机关,并监督这些机关工作,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机关负责。
从实践上看,权力机关通过依法实施强有力的监督,坚决清除司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坚决遏制司法腐败现象,从而真正促进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