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九科教兴国战略

2014-5-11 0:25:25 下载本试卷

热点专题九  科教兴国战略

[背景介绍]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有关“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中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为新时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方向。

[问题探究]

  一、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了科技工作者大量复杂劳动的技术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而且价值量大。相应地,科技含量高的商品附加值高、利润大。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在交换中获得高额利润。

2.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商品竞争力的关键。商品竞争是价格、质量、服务的竞争。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生产出高质量的新产品,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使商品能够顺利实现交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同时,也只有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商品竞争中获得价格优势。

3.科学技术的应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商品价格的降低。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运用,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价格也随之降低。

4.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科技进步与创新还能促进管理手段的进步,从而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要调整产品结构,就是要减少科技含量较低、质量较差、市场供过于求的产品的生产,增加科技含量高、质量佳、市场销路好的产品的生产。要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都需要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7.改进技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只有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第—要素的作用,才能实观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8.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进一步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只有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如果一味引进,缺乏创新,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没有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就只能吃别人剩下的残羹冷炙,只能替洋人打工,依靠消耗大量的经济资源以换取十分微薄的利润。

(二)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符合当代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竞争的实际和我国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是重视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和主导力量,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

3.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科技进步与创新就是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不会有科学的进步与创新,也就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抓好主要矛盾。在21世纪,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加快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这一战略的实施,关键是加强和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产业,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

5.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源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又随着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又充分说明了这一战略的正确性,说明了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

  (三)从政治学角度分析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国家行使文化职能的具体体现。国家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是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体现。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利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适应当前国际竞争的需要。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增强综合国力,科技是先导,经济是基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四)从历史学角度分析

世界近现代史上三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号称“世界工厂”,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美国和德国由于广泛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国力迅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而英、法等国则由于各自的原因没有注重科技创新与推广,在竞争中逐渐落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于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各国都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联邦德国由于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事业,经济发展较快;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中一方面注重引进先进科技,另一方面又重视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培养人才,国民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西方,至60年代末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经济稳步发展。

纵观数百年世界近代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重视科学和教育事业,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国力就强盛;反之,国力就衰退。可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1.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国家又要科学地进行宏观调控。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不断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国家要创造条件,加强引导,提供服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2.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

3.必须把两个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科技创新主要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体制创新主要是指生产关系的变革,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科技创新必然要求体制创新,体制创新要服从和服务于科技创新;反过来,体制创新又能促进科技创新。

4.要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我国加入WTO后,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较快缩短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要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我们的自主创新。因此,要把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在引进中把重点放在消化、吸收、改造和创新上。

(二)从哲学角度分析

1.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首先要在全民中宣传科教兴国的思想,形成全民尊重科学、重视教育的观念,树立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其次,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群众,指导群众的实践。为此要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坚持联系的观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需要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坚持发展的观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反对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4.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在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要注重适用性,把技术引进与自己的技术改造相结合,把重点放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

5.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创新就是发现新规律,创立新学说。要创新,首先要求解放思想,不迷信权威。其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积累材料和思考方面都要表现得十分勤奋。再次还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6.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科技进步与创新,科学技术的应用,要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为人类谋福利。反对运用科技进行犯罪或其他危害人类的活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倡导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用崇高的人文精神约束科技发明与应用。

(三)从政治学角度分析

1.正确行使国家职能。正确行使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制定和掌握相关政策,搞好统筹规划、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必要服务,加强检查监督。正确行使文化职能,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

2.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加强教育、科技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把科教兴国纳入法治轨道。

3.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落脚点始终放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先进文化发展、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上。

[能力训练]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冲天而起,在太空飞行14圈后,于翌日凌晨6时23分安全着陆在内蒙古草原上,萦绕中华民族心头的千年飞天梦一朝得圆。据此回答1-7题。

1.“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意义在于

①标志着我国已跨入世界航天强国之列

②有利于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令人自豪的是,“神舟”五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自主研制”虽然艰难,却极具份量。虽然通过引进技术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先进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但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仅仅依靠引进,则我们永远无法摆脱“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B.内因是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第一位的原因

C.外因有时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阻碍作用

D.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实现取决于我国科技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3.在“神舟”五号的发射之前,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共进行了4次飞行实验。早在“神舟”三号在发射之前,经过充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已证明可以载人飞行。但科学家们为稳妥起见,并没有立即实施载人,而是进一步进行实验。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神舟”五号还装备了先进的逃逸系统。这主要表明我国科学家

A.坚持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B.坚持了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C.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D.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神舟”系列飞船的每次飞行,都搭载了多项实验装置,进行了多项在地面无法进行的科学实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位老科学家无比欣慰地说:“我们也将拥有自己的太空实验室了!”这主要表明

①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据报道,在太空遨游了一圈又返回地面的蔬菜“太空种子”,在河北某县试种,结出与众不同的硕果。其中西红柿果实每个重量就达1公斤多,个儿大的能达到1.5公斤以上,而且营养是普通西红柿的两倍。可以预见,“太空种子”开发和应用的前景将十分广阔。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不断运用先进技术,努力开发新产品,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B.经营者要注意抓住商机创造名牌产品,充分利用品牌效应

C.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D.利用传统方法开发的新产品将不再具有市场竞争力

6.中国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人类;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这表明

①我国发展航天事业并不为了参与军备竞赛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的重要职能

③空间科学与应用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7. 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充满了艰辛、挫折、甚至牺牲。2003年2月1日晚,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经过16天飞行,在返回地面时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的又一惨案。人类宇航事业作为一项非常有前景的事业,其发展却面临着一次次失败。这说明

A.新事物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B.失败与曲折往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必然命运

C.新事物发展的道路往往是迂回曲折的

D.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A  6A 7C

解析:这组题以“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为背景,从多个角度设题,综合考查了经济、哲学、政治学方面的知识。

第2题,通过对技术引进与科技自主创新的比较分析,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进行了哲学上的思考。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本题答案为B。A项观点不准确,只有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C项不符合题意;D项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第3题,从价值观角度进行考查,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科技以人为本,这是必须牢牢树立的观念。本题答案为C。第4题,对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思考。航天飞船和空间实验站能为科技的进步和认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果没有航天飞船和空间实验站,很多科学实验无法进行,这就限制科学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本题答案为A。题肢③不准确,只有科学理论才对实践发展起促进作用。第5题讲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意义,答案为A。第6题主要从政治角度对我国发展航天事业进行思考。答案为A。第7题,答案为C,其他各项均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