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全程检测十三: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

2014-5-11 0:25:25 下载本试卷

高考政治全程检测十三: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分小题3分,共60分)

  1.为了使我国的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道路。这种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做法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

  2.我国经济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后,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到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为此,党中央适时提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并把它作为“十五”计划的主线。中央的这一决策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②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

  ③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要善于抓重点

  A.①②③④B.①③

  C.②④D.①②④

  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段话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对内因,要给以充分的重视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对外因,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4.北京申奥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离不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离不开北京出色的申奥工作和北京申奥代表团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国际奥委会的信任和支持,这说明()

  A.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5.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必须从序幕开始,但序幕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他语重心长地告诫会党同志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一段话主要坚持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C.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则

  D.发展的观点

  6.目前,我国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发挥其在市场中的优势,这一做法蕴涵的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C.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7.江泽民同志在《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开发式扶贫的真谛所在。”这一科学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办事情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④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8.“9.11”恐怖事件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反对恐怖主义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国际社会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联合国安理会于2001年9月28日一致通过谴责恐怖主义的1373号决议,并于10月4 日成立反恐怖主义委员会。反对恐怖主义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可见()

  A.事物的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量变实现的

  C.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D.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会充满矛盾

  9.在2002年,“稳粮、扩经、活畜、兴特”的结构调整思路,让宁夏中卫县农民年收入增长了近40%。由此可见()

  ①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

  ②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质变

  ③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缺一不可

  ④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①③

  10.扶贫工作中有“造血”与“输血”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中有“苦练内功”与“改善外部环境”的关系,个人进步中有“自我努力”与“成长环境”的关系,能够直接用来说明这种关系的原理有()

  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②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③矛盾特殊原理

  ④对立统一原理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共同反映如下哲理()

  A.新事物必然要代替旧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下岗工人要上岗,关键在于自己闯。”北京市某工人下岗之后,不怨、不等、不靠,积极寻找就业空间。他看准了北京市自行车数量大、着点少的空间,联合几名工人创立“自行车看护公司”。一年多来,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据此回答12—13题

  12.这一事例反映出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变化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

  B.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13.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再就业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B.国家应重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工作

  C.自谋职业应成为下岗再就业的惟一途径

  D.下岗工人应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再就业

  14.在外部经济环境十分严峻,出口面临困难,以及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我国决定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这是有效的举措。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办事情必须把握问题的主流

  B.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15.某厂在原有生产规模基础上,对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结果扭亏为盈。这一事实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而引起了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们终于告别了长期困扰人们的短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但同时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产品销售困难、积压严重等因素的制约。这说明()

  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齐国将军田忌同齐王赛马。马分三等,田忌每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马差一些,所以屡屡失败。后来田忌请来孙膑出主意,依序用下马、上马、中马对齐王的上马、中马、下马,最后田忌以2:1获胜。据此回答17—18题:

  17.故事体现的哲理是()

  A.数量的增减引起事物性质的改变

  B.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C.内因不同,事物的性质也不同

  D.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不同能引起质变

  18.下列选项中与田忌赛马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科学管理与决策也是生产力

  ②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

  ③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④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9.2003年初爆发的SARS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主要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D.事物都处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之中

  20.战胜SARS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表明()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C.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事物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问答题(共40分)

  21.材料一: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经过近些年的改组、改造,我国的国有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也涌现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但是,效益不高、机制不灵活、产品单一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国有企业必须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

  材料二: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政府要转变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加强立法工作,维护市场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1)上述两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2分)

  

  (2)运用这一原理对两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作简要分析。(8分 )

  

  22.材料一:2002年1月6日至7日,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会议指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材料二:北方某县是个农业大县,该地土质肥沃、松软,光照、气候条件也较适宜,生产的土豆品质上佳。但长期以来,他们只是将土豆作为人的口粮和家畜的饲料,当地经济也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后来,当地有关领导到外地参观后得知,该县的土豆很受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于是他们一方面扩大土豆的种植面积,搞好外销;另一方面引进了有关的设备,搞起了土豆深加工项目。因原料品质好,成本低,他们生产的精制淀粉和其它土豆制品深受市场的欢迎,该县的经济也有了明显的改观。

  以上材料在哲学上给我们哪些重要启示?(15分)

  23.材料一: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材料二:近日来,台独势力再度抬头,为了赢得选举胜利,陈水扁一方面过境美国,寻求外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公布所谓“立宪时间表”,搞“公投制宪”。对此,我中央政府严正指出,这是台独分子公然挑战“和平统一祖国”的底线,是危险的玩火行为。对于威胁国家主权和根本利益的行为,中央政府决不会坐视不管。

  以上事例主要表明了辩证法的什么道理?(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