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一模政治部分试卷
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讲话。回答24---25题。
24.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为此,中国共产党要
A.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B.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为根本目标
C.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搞好社会管理
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5.广大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是因为
①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 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③ 内因决定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公平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实现城乡的教育公平是国家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之一。回答26----28题。
26.民间用传统拆字方式对和谐社会进行诠释:“禾”+“口”可意会为“人人有饭吃”;“言”+“皆”可意会成“个个能说话”;因此,要使“人人有饭吃,个个能说话”,国家
① 应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 要坚持依法治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 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④ 应始终把经济发展速度放在首位,增加就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2006年,国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今年,这一政策将惠及约1.6亿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的80%。2006年至2010年,不含教职工工资,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这说明
A.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创造必要条件,能促进事物发展
C.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28.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说明
①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配置资源
② 市场调节不能自发实现社会公平
③ 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教育公平
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既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就业者自身的努力。回答29---31题。
29.为了促进就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将国家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制度化和具体化。这说明
① 国家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促进就业
③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国家提供优惠政策,保证劳动者人人就业
A. 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0三名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创办了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尝试着进行一些可再生资源的深加工与再利用,进一步向环保行业方向发展。这表明该公司发展的关键是
A.树立良好信誉形象 B.扩大规模
C.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D.重视科技
31.这些创业的大学生把“做行业先锋,树回收典范”作为理想,希望通过努力和奋斗,在这个行业里闯出一片新天地。这说明了
① 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 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A. 认识具有片面性
B. 看问题没有分清主流与支流
C .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 没有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负着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回答33---35题。
33.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内涵才能永葆生机。因此文化创新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综合国力的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不断丰富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B.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人民群众的灵感和智慧
34.文化作品的文化意义与经济效益相悖的情况历来存在,一些优秀的文化作品常常“叫好不叫座”。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国家的扶持引导
B.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立的
C.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叫座”是关键
D.文化产品的生产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35.“文化低保”将是未来数年间考量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词”。“文化低保”是指通过政府投入,保障和实现低收入居民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和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措施。关注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①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② 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 体现了国家落实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④ 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应有之义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8.(33分)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居民个人消费对GDP的贡献已经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58%下降到现在的52%。2001年后,尽管整体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但劳动者的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却越来越低,同时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材料二:中共中央专门就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召开会议,强调收入分配改革方针,“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简称为“提低、扩中、调高”。当前,政府在调整工资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征收个人所得税等理顺分配关系方面,强调首先要“提低”。
材料三: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工资水平的提高,预期2007年消费增长将创新高,进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1)请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在下列横线上作答。(10分)
政府解决材料一揭示的问题应采取的行政手段具体有:
为缩小收入差距,国家在税收方面,采取 。
在材料二中,党和政府理顺分配关系的方针是“提低、扩中、调高”,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 。
材料三体现的经济学的道理主要是 。
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其目标是 , ,
, 。
(2)结合材料二,用联系的观点谈谈我国是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12分)
(3)请谈谈材料二中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政治学依据。(11分)
39、为促进社会和谐,北京市重点解决交通和医疗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随着北京经济发展,200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1.5%。今年,北京预计安排财政补贴40亿元,对使用公交IC卡乘客给予打折优惠;同时,实施医保新举措: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负担;将肝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纳入报销范围,以解决危重症患者的医疗负担。
(2)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6分)
40、“现代制造业都是通过航运大进大出,港口“口”的大小是关键,决定了一个区域物流量的多少。没有大的港口,产业发展不起来;没有产业作基础,城市群也就发展不起来,区域经济也发展不起来。渤海、黄海岸边,几大城市群都在角力国际航运,以青岛港为龙头的山东沿海港口群,也力争在东北亚港口竞争中先声夺人。
(3)分析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谈谈几大城市群角力国际航运的意义。(7分)
(4)分析材料中蕴涵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A C B A B D C C C A B
38. 本题共33分。
(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或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1分)
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或不纳税 (2分)
实现共同富裕(1分)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2分)
促进经济增长 , 增加就业,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分)
(2)答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政府从工资、社会保障、税收等不同方面理顺分配关系。(4分)
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提出“提低、扩中、调高”这一方针,协调收入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4分)
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提低对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和谐起重要作用。因此,在理顺分配关系方面,强调首先要“提低”。(4分)
(原理2分,结合材料2分)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2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2分)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党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1分)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2分)。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政府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1分)
收入分配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1分)
39、(2)经济增长是财政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北京经济的发展使政府有能力加强对交通、医疗问题的财政补贴(2分)。财政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2分)医保的新举措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2分)
40、(3)航运属于第三产业,几大城市群角力国际航运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就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水平,推进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7分)。
(4)港口、产业、城市群、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联系构成发展。(3分)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上述客观联系中,港口的大小是关键,对产业、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3分)
(原理2分,结合材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