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模拟试题2

2014-5-11 0:25:21 下载本试卷

命题:杨长林

 
高考政治模拟试卷

政 治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填写在第Ⅱ卷卷头处。

3.本卷共25小题,共50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假设1只羊与6把斧子交换成功。现在羊和斧子的生产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①羊劳动生产率不变,斧子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②羊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斧子劳动生产率不变

 ③羊与斧子劳动生产率都提高1倍

    A.1:3  1:6  1:12           B.1:6  1:12  1:3

    C.1:12  1:6  1:3            D.1:12  1:3  1:6

2、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既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是                            

A.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特点      B.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D.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

3、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0.8%,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快资源价格的市场改革进程,用价格机制来促使人们节约资源。这里的“价格机制”是指                           

                                   A.供求与价格的双向互动        B.提高资源价格

C.政府统一规定资源价格              D.通过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政府定价成本监审实施细则》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定、调价都须先进行成本监审(注:定调价监审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或调整商品和服务价格前实施的成本监审),监审结果逐步向社会公开。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定调价成本监审体现了                      

①国家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调节的经济职能  ②国家促进商品和服务价格决策的科学化

③国家促进经营管理者转变粗放的经营模式  ④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中国工商银行A股和H股2006年10月27日上午分别在上海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工行此次在全球发行353.9亿股H股,每股发行价为3.07港元。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上市,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利于   

①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②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③增强工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防范金融风险 ④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A. 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而言,提高资源利用率意味着                

A.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总值提高         

B.生产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

C.生产总值下降,利润提高            

D.生产总值提高,经济效益提高

7、下面漫画反映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

A.重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B.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C.严禁对农村进行土地开发     

D.依法保护耕地,保障农民的土地经营权

8、我国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决定从2006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以上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①、社会救济 ②、社会保险  ③、社会优抚 ④、社会福利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上述材料表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

10、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人们高兴的时候,仿佛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跟着点头;悲伤的时候,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

A.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印象

B.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主张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脑总是不能客观地如实反映外界事物

11、由于中央气象台及各地气象台对8月9日登陆的台风“桑美”生成及发展动向作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使台风造成的损害大大降低。有些地方还利用台风带来的丰沛降水,进行发电、灌溉,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持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否定一切现成的东西 ④坚持发展的观点,坚决不走弯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欣赏漫画《整齐划一》,回答问题。该漫画中的主人公

A.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没有坚持适度原则

C.从整体上把握了事物的联系

D.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2006年5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此回答13—14题:

13、《通知》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中部的“自动”,东部的“拉动”,更要有国家的“启动”。这说明中部地区的发展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

 B.要善于抓住机遇,不断提高捕捉中部地区发展机遇的能力

 C.要重视外因的作用,强调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的帮助和支持

 D.要做到内外因相结合,构建中部与东部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14、《通知》认为,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中部地区的崛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这要求我们                                 

A.重视量的积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部崛起

B.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中部崛起充满信心

C.重视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准备解决一切矛盾

D.进行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5、“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和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服从权威

16、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之所以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因为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

B.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

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17、2006年8月29日的《人民日报》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农民林秀贞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林秀贞三十年如一日,赡养6位孤寡老人,资助12名贫困农民的孩子上学,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好事、实事,最终成了时代的楷模,她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②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③要加强人生观价值的学习和改造,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④精神贡献是虚幻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18、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独立决议及独立宣言,宣告黑山在其边界内成为一个拥有完全国际法主体地位的主权国家。这表明                 

A.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B.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C.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19、2006年9月10日,温家宝在芬兰举行的第六届首脑会议上发表《加强亚欧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讲话。他提出,亚欧会议应扩大对话与合作,提升亚欧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影响力;增进政治互信,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坚持平等互利,积极推进实质性的经济合作;着眼长远,适时建立有利于开展合作的双边机制;加强对外沟通,保持亚欧会议的开放性。这是国家在履行                          

    A.政治职能      B.交往职能      C.文化职能      D.经济职能

20、我国社会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22、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这既是一条经济线,又是一条政治线。之所以说它是政治线,是因为                          

①它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它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③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了积极扶持的政策

④它有利于优化西藏的产业结构,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23、2006年8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要求全党同志充分认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潜心研读原著,把握精神实质,真正学懂弄通,使全党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这体现了党的

 A.政治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

                                                                                                                             24、胡锦涛指出,应该积极推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维护经济安全。全球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A.威胁世界和平隐患依然存在          

B.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低

                     C.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任务艰巨

D.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条件恶化

25、2006年10月14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表决后发言指出,10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此举不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坚决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这说明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打破      

B. 促进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D.国际局势由缓和趋向紧张

第二卷(非选择题 5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

26、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就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近25年来,中共中央全会首次专门研究社会事务问题。《决定》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财富,因此,必须要提高中低收入、限制高收入者收入。”这一观点?(9分)

2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6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着重研究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会议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二)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三)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四)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五)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六)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运用经济职能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努力实现新农村和谐发展的。(8分)

28、材料一、2006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中高新技术出口的比重占到30%,但因为知识产权的缺失,无论是专有技术、商标还是品牌,大都不在中国企业的手中,所获利润微薄。如中国生产的DVD有80%以上出口,每台要交的各种专利费就已达到20美元,而其出口价格每台仅为35美元,制造商每台DVD的利润只有1美元。

材料二、从国务院新闻办2006年12月22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获悉,国资委将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鼓励企业继续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建立健全技术开发体系,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据悉,国资委将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继续组织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材料二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6分)

(2)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说明企业自主创新的辩证唯物论依据?(10分)

29、材料一、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在实践中积极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在实践中将“和谐”理念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从和谐中国到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国内政外交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50年,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06年11月4-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非领导人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审议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二〇〇七年至二〇〇九年)》,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材料三、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逐步扩大对非洲国家援助规模,提高对非援助水平,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设立中非发展基金(逐步达到50亿美元),按照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引导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促进中非企业合作,扩大中非贸易规模。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说明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政治意义。(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分析说明怎样全面提高中非合作水平?(8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及与价值总量的关系的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低。1只羊之所以能够与6把斧子相交换,关键是二者的价值量相等。①当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意味着生产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变,当斧子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时,意味着生产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原来降低一倍,单位商品价值量也就降低一半,用现在一只羊当然能够换12把斧子。②③分析同上,故选D项。

2、D  本题考查对市场经济特征的理解。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它是中性的,与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有不同的具体特征。在当代社会,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都非常注重市场的作用,但也不忽视国家的宏观调空,所以选D,排除B、C。A项: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与社会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故不选。

3、A 本题考查对价格机制的理解,选对本题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快资源价格的市场改革进程,用价格机制来促使人们节约资源,这句话说明了价格对供求的影响,价格与供求是一种双向制约的关系。B项只是价格机制的一方面,C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4、B  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空的作用,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①项是政治学的内容,故排除。选B。

5、D  本题考查股份制的作用。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就材料的内容而言,有利于①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②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③增强工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防范金融风险 ④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故选D。

6、B  本题考查资源利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企业来讲,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而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当然会提高。A项说法片面,C项说法错误,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D项说法片面。

7、D  本题考查耕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作用,土地对于农民增收有决定作用。对于本题,要读懂漫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权益,漫画中的开发商为了修建商品房而“抢劫”农民的土地。这样不仅不会让农民富起来,反而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A项不符合题意,B、C项说法错误。

8、A  本题考查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对于本题,要分别了解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的内容,在本题中,没有提到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保险的对象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社会优抚的对象是军烈属、复退伍军人等。故排除②③。

9、D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这是“十一五”规划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党的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

10、A  本题考查意识的定义。“人们高兴的时候,仿佛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跟着点头;悲伤的时候,雨如泪,风如咽”,体现了意识主观的,物质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项与题意不符,主观唯心主义夸大意识的能动性,否认物质的客观性。本题材料也没有强调意识的反作用,排除C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是以意识能否认识物质为标准的,而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因此排除D项。

11、B  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正是因为中央气象台及各地气象台对8月9日登陆的台风“桑美”生成及发展动向作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使台风造成的损害大大降低。这体现了①②。③④说法错误。

12、A  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漫画中的这个人左手拿着剪子,右手拿着尺子,把所有 树苗都剪成一致,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选D,排除A、B、C。

13、D  本题考查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加快中部发展,一要中部“自动”,一要东部“拉动”, 一要国家的“启动”。这体现了发展是事物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排除A、B、C项。

14、A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中部地区的崛起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注重量的积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部崛起。B、D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故选A。

15、B  本题考查真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时间、空间是客观的,是客观物质的存在形式。而真理是主观的,主观的认识只有在客观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故选B,A、D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16、A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故选A。B项不符合题意,C、D项说法错误。

17、C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观的知识。林秀贞三十年如一日,赡养6位孤寡老人,资助12名贫困农民的孩子上学,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好事、实事,最终成了时代的楷模。她的事迹体现了①③,②④说法错误。故选C。

18、B  本题考查主权的重要性。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组成。在一个国家的构成要素中,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灵魂,黑山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独立决议及独立宣言,宣告黑山在其边界内成为一个拥有完全国际法主体地位的主权国家,体现了这一点。A、C项讲的是国家的产生,D项不符合题意。

19、B  本题考查国家的职能。选对本题要了解国家的这几项职能,材料中涉及的是我国的对外职能,国家的对外职能包括保卫与交往职能,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涉及的国家的对 外交往职能。A、C、D是国家的对内职能。

20、A  本题考查我国的社会制度。B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项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D项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故选A项。

21、D  本题考查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及党的组织与活动原则。①混淆党的领导与国家的职能。④说法错误,党的领导有政治、思想、组织领导三方面。

22、C  本题考查青藏铁路对民族关系的作用。青藏铁路的修建,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和国家政权的巩固。C项不是原因,它是发展民族经济的措施,D项是“经济线”的原因或意义,不是“政治线”的原因或意义。

23、B  本题考查党的建设的知识。要求全党同志充分认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潜心研读原著,把握精神实质,真正学懂弄通,使全党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这体现了党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故选B,排除其它选项。

24、C  本题考查发展的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上的发展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即南北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当滞后,这是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故选C。A、B、D项与题干无关。

25、B  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对待朝鲜核问题,各国反映不同,但各国都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中国坚决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是从我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的,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即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此举不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坚决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这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A、D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 ,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非选择题

26、[解题思路]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审清楚题意。本题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可以从社会主义本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等方面组织答案。回答本题,考生应运用教材语言回答原理,用材料语言加以分析说明,用时政语言加以补充。

[参考答案]①社会主义本质是共同富裕。(1分)从经济上,构建和谐社会,国家必须兼顾公平,采取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宏观调控,调节过高收入,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因此,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3分)

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1分)国家要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原则,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激发社会活力,创造社会财富,要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因此,这一观点有其不合理的一面。(3分)

③构建和谐社会还要做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只注意对收入高低的调节是不全面的。 (1分)

[试题评析]这是一道材料型简答题,以当前普遍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背景,并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现实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考查收入的和谐,体现了高考不回避热点问题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27、[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的提问的方向,限定用经济职能进行分析。因此,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经济职能?它包括那些内容?经济职能的是国家的重要职能,经济职能包括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次,要结合材料的内容,看材料中的那些内容体现了经济职能的那些方面。

[参考答案]①国家经济职能是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分)②政府制定了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2分)③政府加强对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的监管,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使农村市场健康有序地进行。(2分)④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实现新农村和谐发展。(2分

[试题评析]由“三农”问题上升到现在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是一个长效热点问题,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本题从国家的经济职能方面设问,一方面体现了国家职能这个考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突出热点。

28、[解题思路]本题是一组材料题,分别从经济学、哲学的角度进行设问。第(1)问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设问,第一小问只要归纳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就可以了,不必展开分析。第二小问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相关内容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第(2)问是从哲学的角度考查考生自主创新的唯物论依据,考生要清楚学过那些唯物论知识,然后加以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1)材料一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中高新技术出口的比重增加,(1分)但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知名品牌,(1分)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粗放式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1分)

材料二体现的经济学道理: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2分)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实现商品价值,提高产品竞争力。(2分)③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专有技术和产品,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目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体现了从国情出发。(3分)②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创新是灵魂和动力,只有创新,才可能突破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了正确的意识的促进作用。(3分)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创新是人们以规律为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2分)④创新体现了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统一。(2分)

[试题评析]此试题难度不大,对于第一问,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对于第二问,如果考生不熟悉哲学唯物论的范畴,会因组织答案不全面而失分。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来答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9、[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时政综合题,分别从政治学、哲学的角度进行设问。第(1)问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设问,要求回答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政治意义,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是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全面提高中非合作水平的措施。可以从唯物论、辨证法的角度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①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中国和非洲各国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增强综合国力;(2分) ②是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构建和谐世界;(2分)③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基本目标、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的基本立足点的体现,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战略利益,展现负责任的大国风范。(2分)

(2)①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政府扩大对非洲国家援助规模,提高对非援助水平,促进中非企业合作,扩大中非贸易规模,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2分) ②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中国政府扩大对非洲国家援助规模,提高对非援助水平,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2分)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中国政府将根据自身发展水平,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按照市场运作,逐步提高对非援助水平。(2分)④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中国与非洲的社会制度不同,但二者存在共同的利益,全面推动中非交往利大于弊。(2分。)

[试题评析]本题注重考查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并重新整合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第二问,要求考生先回答哲学原理,然后与结合材料加以分析,本题有很强的现实性与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