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政 治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凡是物品和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B.商品不一定是物品和劳动产品
C.物品不一定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D.用于交换是物品、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共同本质
2.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
A.农民自己种的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 B.同学毕业时互相赠送的钢笔
C.水果店里腐烂变质的水果 D.农贸市场上新鲜蔬菜
3.商品经济是指 ( )
A.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商品和劳动产品的总和 D.物品和商品的总和
4.人们都重视商品的质量,那么什么是商品的质量?商品质量又称商品的品质,从实质上看是指 ( )
A.商品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 B.各种受所有人欢迎的商品
C.名、特、优产品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5.顾客把“物美价廉”作为购物标准实际上反映了 ( )
A.商品的首要属性是满足人们的需要 B.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C.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商品具有价值的属性
6.冬天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西红柿价格要比夏天露天生产的西红柿价格高。这是因为塑料大
棚内生产西红柿 ( )
A.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B.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
C.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多 D.耗费的剩余劳动时间多
7.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所生产的商品也越多,而同一劳动在同一
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总量 (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8.货币的本质是 ( )
A.价值尺度 B.商品交换的媒介
C.一般等价物 D.金银贵金属
9.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是 ( )
①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②货币是特殊商品
③二者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④二者都是人们劳动创造的
A.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B.等价物的出现就意味着货币的产生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D.货币比一般等价物出现要早一些
11.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2500克苹果 B.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2500克苹果
C.顾客用10元钱预购2500克苹果 D.顾客购买2500克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钱
12.王某在银行取出工资,购买所需商品,这一过程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
A.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3.纸币之所以能购买到各种商品,是因为 ( )
A.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纸币具有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C.纸币是一种交换价值 D.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14.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__________,与货币流通速度成________。
A.正比 反比 B.正比 正比 C.反比 正比 D.反比 反比
15.假定今年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由去年的2000亿元上升为3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由去年的一年4次上升为今年的5次,那么今年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应有这样的变化
( )
A.需要发行纸币4000亿元 B.需要增发纸币1000亿元
C.纸币发行量不变 D.需要增发纸币100亿元
16.关于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A.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B.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C.通货膨胀未必引起物价上涨 D.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无关
17.对等价交换的正确理解是 ( )
A.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B.大多数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C.从趋势上看商品交换趋向于等价交换 D.交换双方价格相等
18.在实际生活中,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有时比价值高,有时比价值低,这种价格与价值的不相符主要是由 ( )
A.商品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商品的供求不平衡引起的
C.纸币的发行量引起的 D.等价交换原则引起的
19.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
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B.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又影响价值
C.价格决定价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格 D.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格
20.下列事例中体现价值规律作用的是 ( )
①某钢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成本核算,经济效益上台阶②某企业宣告破产③某纺纱厂兼并了毛巾厂和麻纺厂组建成企业集团④国家对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实行最高限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双层经营体制是 ( )
A.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相结合 B.生产资料公有和私有相结合
C.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 D.乡镇经营和村级经营结合
2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多层次性 B.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C.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24.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是否接受国家的管理和领导 B.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关系
C.是否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D.是否私人占有生产资料
25.在我国,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是 ( )
A.全社会 B.公有制经济
C.多种所有制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26.下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 ( )
①私人企业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 ②债券股票交易收入 ③出租土地和房屋的收
入 ④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⑤债权人的利息或股息收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
2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广义的市场是指 ( )
A.商品交换的场所 B.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C.没有固定场所的市场 D.有固定场所的市场
2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其弱点和缺陷是 ( )
①自发性 ②开放性 ③盲目性 ④竞争性 ⑤滞后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
29.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增加税收 ③稳定物价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⑤增加就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是 ( )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③都有共同的生产目的 ④都是社会化的商品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以下两题中选做一题)(共15分)。
31.背景: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它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为自己服务。
问题:(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分)
(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9分)
32.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问题:(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6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9分)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A 7、C 8、C 9、D 10、A
11、A 12、A 13、D 14、A 15、D 16、A 17、C 18、B 19、D 20、A
21、B 22、C 23、A 24、B 25、B 26、D 27、B 28、C 29、C 30、C
3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32、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33、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社会主义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