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五课综合测试(二)

2014-5-11 0:26:00 下载本试卷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五课综合测试(二)

第一卷   选择题

一、最佳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选出来.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对财政赤字理解正确的是(  )

A. 财政赤字是指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大于消费

B. 财政赤字是指消费大于生产

C.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

D.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3.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也增加。国家为中西部地区的投资(   )

A.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B.是国家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 C.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和源泉 D.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和活动方向

4.国民收入、税收收入、财政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国民收入是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来源和物质基础

B 国民收入和税收收入共同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

C 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以税收形式上国家,构成国家的全部财政收入

D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共同形成国家的国民收入

   《中国经济时报》载文指出,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配合支持有关部门制定就业发展战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开发就业岗位,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为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据此回答下列5--7题:

5. 财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只能通过(   )

  A.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B.提高税率 C. 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支出 D. 发展经济

6.材料要求财政为就业创造环境条件基于(   )

①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②财政具有巩固国家政权的作用 ③劳动者具有劳动的义务 ④就业是劳动者应有的基本权利

  A.②③④  B.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7.关于财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  ②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方面 ③财政主要是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收入的过程 ④经济是财政的基础,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 

A.②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未来20年是关键 ,而我国目前仍然存在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宽、各地养老保险基金参差不齐等问题。据此回答8—9题。

8、有关专家提出开征社会保险税,取代原来的养老保险费,以减少拖欠养老保险费的现象。这主要是利用税收基本特征中的

①强制性      ②法制性     ③无偿性    ④固定性

A、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9、如果开征社会保险税,仍有企业有意违反税法规定,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 ,这种行为属于:   

 A、偷税       B、漏税      C、欠税      D、抗税

据北京市地税局透露北京市个人所得税共完成191.8亿元,同比增收28.7亿元。个人所得税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势头。据此回答10—11题。

10、在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 

①能够促进生产专业化发展   ②对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③对调节个人收入有重要作用  ④表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对个人所得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    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 

③公民依法纳税意识不断增强 ④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A、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财政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答12—13题。

12.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离不开财政的支持。飞船从研制到发射耗资近10亿元人民币。这说明:

  A.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财政有力地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C.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D.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3.太空技术的运用潜力巨大,政府加大对太空技术的投入,这种投入属于:

  ①积累基金 ②消费基金 ③财政收入 ④财政支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中国农民2006年的“皇粮国税”已进入历史博物馆。据此回答14—15题。

14.上述做法,主要体现了税收是:

  A.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D.调节个人收入的主要方法

15.政府取消农业税是基于以下考虑: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在国民经济中又是最脆弱的产业部门 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要想办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③国家财政大幅度增大,征收农业税完全没有必要 ④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重视“三农”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财政工作时指出,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堵塞各种漏洞,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应有增长。据此回答16—17题:

16.依法加强税收征管(     )

①可以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保障

②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③可以杜绝偷漏税行为的发生

④有助于提高公民的依法纳税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确保财政收入的增长(    )

①可以使国家的宏观控制能力增强

②使企业和公民个人的负担加重

③是财政作用充分发挥的关键

④有利于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老子曰:“民之饥,以其上税之多,是以饥”,这句话说明

A.统治者不应征税

 B.税收是一种分配关系 

C.税收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D.税收是人民贫困的根源

19.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5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是

A.财政决算 B.财政收入 C.财政预算 D.财政支出

20.税务部门坚持把聚财为国、制法为民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税收

A.是以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B.作为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

C.其增长主要依靠社会经济的发展  D.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经济和财政是相辅相成的,财政来自于整个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财政的增加,财政的增加反过来又支持经济建设。

请回答:

(1)   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的关系是怎样的?(4分)

(2)“财政的增加反过来又支持经济建设”。因此,有人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根据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8分)

  22. 为了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免征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可减轻农民负担五百亿元左右,已有约八亿农民收益。同时,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补贴的数额在2004年116亿元的基础上增加10%。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税收和财政政策对“三农”问题的作用。(12分)

23.材料一:

税目

税率(税额)

税目

 税率(税额)

一、 

1.甲类卷烟

  2.乙类卷烟

 

45%

40%

四、护肤护发品

五、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六、鞭炮、焰火

17%

10%

15%

二、 酒与酒精

1. 粮食

2. 啤酒

3. 酒精

 

25%

220%/吨

5%

七、汽油

八、柴油

九、汽车轮胎

十、摩托车

0.2%

0.1%

10%

10%

三、化妆品

30%

十一、小汽车

3%-8%

  材料二:税收收入是国家按税法的规定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我国的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材料三:中央预算草案的汇总情况是:全国财政收入28828亿元,比2004年增加2858亿元,增长11%,与国民经济保持了同步增长。2005年,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及长期建设国债资金,合计达到1754亿元。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应用经济学知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征的是哪一种税?(2分)征收这种税的意义是什么?(4分)

 

 

 

⑵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6分)

 

 

 

⑶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关系是什么?(4分)

第五课综合测试(二)

一、选择题

1.D 2.C 3.D 4.A 5.A 6.B 7.B 8.D 9.A 10.B 11.C              

12.B 13.C 14.B 15.C.16.D 17.C 18.B 19.C 20.D

二、非选择题

21.

22.

23.⑴消费税。征收消费税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调节、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对某些特殊消费品征收消费税,还具有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⑵材料二说明税收是最稳定、最可靠、最基本的财政收入形式。国家必须依法征税,单位和个人应依法纳税。材料三说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反过来财政收入的增长又保证了财政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⑶材料二和三的关系是:①只有依法纳税,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只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