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客观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哲学的根本任务是( )
A、研究现世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C、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使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
2、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D、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3、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5、“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主观主义 D、可知论
6、这种观点属于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很大损失。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8、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来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据此完成9~11题。
9、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 )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0、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
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1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 )的观点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2、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是因为( )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作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也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3、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 )
A、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
14、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 )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1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理论创新
17、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人脑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课本知识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③
18、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1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话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因果关系
2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
21、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水无情”,或者“细水润田”。2004-2009年是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的第三期工程阶段,第一第二期工程已完成的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顶高185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它对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极为有利的。这说明( )
A、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就可以改变水流动的规律,变害为利
B、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和规律,就可以限制水流的破坏作用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创造有利条件,为人类服务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共18分)
22、下列关于生活与哲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B、任何哲学都能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
C、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它产生的条件有( )
A、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B、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其产生的阶级基础
C、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是其阶级基础
D、自然科学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条件
2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与时俱进
2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 )
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26、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7、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A、昼夜更替、四季循环 B、万有引力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高二政治答案卷
第Ⅰ卷(客观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
|
|
|
|
|
|
|
|
|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答案 |
|
|
|
|
|
|
|
|
|
|
|
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答案 |
|
|
|
|
|
|
第Ⅱ卷(主观题 共40分)
三、简答题
28、什么是物质?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9、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请简述: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四、辨析题
30、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五、论述题
31、中国共产党走过84年的光辉历程。这84年是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84年。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1)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三大理论成果?
(2)为什么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