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2014-5-11 0:26:12 下载本试卷

第二单元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能力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已经进入WTO,WTO框架下国内统一市场建设迫在眉睫。但我国国内市场的分割状态是人所共知的,省际间、地区间的贸易、投资壁垒比比皆是,“诸侯经济”至今未能铲除,并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呈现出越演越烈之势。这种“诸侯经济”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B 原因和结果的统一

C 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2、内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内昆铁路的建成对改善沿线交通状况,完善西南路网布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

⑴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⑵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⑶局部对整体有重大影响       ⑷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A  ⑶⑷     B ⑴⑵    C ⑴⑷     D ⑵⑶

3、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都是同样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以前产量不高或效益不佳,但经过劳动力的优化组合,资源合理配置,就会产生新的巨大效益,发挥出比部分总和还大的功能。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一事实说明(  )

A 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的

B 整体和部分有着严格的界限

C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D 各部分形成整体时的结构不同,整体的功能也就不同

4、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维护和增强团结。他号召全党同志要坚持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切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工作。“要维护和增强团结”蕴涵的哲理是(   )

A 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B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C 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5、依据上题材料,之所以要坚持“讲大局”,是因为(   )

A 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

B 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

C 局部的变化有时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D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6、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树立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以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改革和发展,以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和科技创新,促进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之所以要树立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是因为(   )

A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7、依据上题材料,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是(  )

A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C 人们在客观事物的联系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 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的、多种多样的

8、江泽民同志在重庆主持召开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强调,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式,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机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出一条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这一要求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B 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 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的

D 整体总是大于部分

9、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研制出的运载工具缩短了地球的空间距离;生产出的空调设备改变了盛夏的室温;发明的可视电话使千里之遥的通话成为面对面的谈心。面对这些事实,我们可以说(   )

A.尽管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类可以改造它

B.尽管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它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客观规律的决定作用削弱了

D.科学技术的进步标志着新的规律不断地被人们创造出来

10.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战略,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

B.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的性能,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整体与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

11、2002年6月,陕西佛坪县遭遇50年罕见的暴雨洪灾,由于人们过渡在沿河造房、造田,当地城乡均遭受严重的洪水冲击。与此相反,国宝大熊猫野生动物都安然无恙。原来,佛坪县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覆盖率高达80%,给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提供了非常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植被使洪水到来时并没有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⑴ 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⑵ 必须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增加植被覆盖率

⑶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助于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⑷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 ⑴⑵⑶    B⑴⑶⑷    C ⑵⑶⑷   D ⑴⑵⑷

12、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A 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 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 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 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13.上述材料中“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A 正确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B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C 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 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4、当前,我国对国有小型企业采取放活的政策,对许多小型企业进行兼并,但兼并后有的只是进行简单的组合,结果,并没有改变状况,甚至亏损额更大了;而有的进行资产重组,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扭亏为盈,焕发生机。这就说明(    )

A.在特定情况下,集体主义并非是一种先进的价值观

B.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性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方向转化

D.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15、十几年来,远程医疗在世界各地兴起。患者可以不去医院,而在家里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与医生交流这个事实表明(    )

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不具有客观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16、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这说明 (   )

A、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有条件的  B、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C、运动就是发展            D、静止是部存在的

17、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要求符合下列哲理()

A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客观规律不可抗拒       D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18、2002年第十一期《求是》发表文章指出:“革命精神是人生支柱和动力,但光有良好的愿望和精神状态,没有科学态度,往往导致盲目蛮干,结果事与愿违。”这一观点充分说(  )

A 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B 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D 人在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19、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和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一同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对于加速我国气象现代化,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增强海洋资源监测、调查和开发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事实说明(   )

A、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条件的       

D、只要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人类就可以随心所欲

2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只要肯动脑筋,肯下功夫,农村中长期沉淀下来的“老大难”问题并非不能消解,关键在于能否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时、因地、因人全面考虑,想方设法琢磨出既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又能很好地达到教育、规范、引导效果的有效载体。这表明(  )

A、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

C、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D、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规律办事

2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离不开事物的联系,主要因为(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B. 联系就是运动、变化和发展

C. 发展也是联系,是事物的历史联系、前进的联系

D. 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的相互影响、互制约才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2、我们要大步追赶经济,更在新的科技革命挑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紧紧咬住一个“新字,要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更新上下功夫,真正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来。这是因为   (    )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3、江泽民同志在重庆主持召开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结合,既勇于开拓,又善于按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我们之所以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结合,是因为(  )

⑴二者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也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也就是解放思想 ⑵这是按规律办事的必然要求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⑷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A ⑴⑵⑶      B ⑴⑵⑷     C ⑴⑶⑷    D ⑵⑶⑷

24、依据上题材料,我们之所以要善于按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是因为(  )

⑴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⑵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⑶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⑷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A⑴⑵⑶     B⑴⑵⑷    C ⑴⑶⑷      D ⑵⑶⑷

二、 不定项选择题

25、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把改革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上述要求符合下列哲理(   )

A、办事情必须具有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

B、看问题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正视客观条件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6、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原因和对水土资源无序开发利用,导致塔里木河河道断流、湖泊干枯、林木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严重制约了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威胁到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上述事实说明(  )

A、 事物处于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永恒的,因而是无条件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7、《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就业岗位的增加有赖于经济发展,反过来,扩大就业又会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8、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世界正向着光明和进步的目标迈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和平的力量,正义的力量,进步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战胜的。这说明( )

A、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不可阻挡的规律

C、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

29、有人认为,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主要是打击外地的不法商贩,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当地的经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观点 (   )

A、是重视整体,忽视局部的表现      B、是重视局部,忽视整体的表现

C、认为局部的总和大于整体        D、认为局部可以带动整体发展

30、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下世纪必须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定 (    )

A、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重视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D、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1、近五年来,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努力控制污染物排放,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了10%。这一事实说明(  )

A、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  

B、人们能够改造规律,使其为人类谋福利

C、人们能够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D、人的意识决定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

32、下列选项中符合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是(  )

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B、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C、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3、《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创新不是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不是照猫画虎、按图索骥,更不是一厢情愿的凭空想象。”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达到预期目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办事情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本出发点 

D、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三、简答题

34、朱鎔基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决不能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请用这一观点,说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必要性。

35、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辨析题

36.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只要解放思想,就能实事求是。

3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根本对立的,他们的分歧就是哲学中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五、论述题

38、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当人类社会跨进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⑴创新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39、材料一: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劳动者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又提出“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根据所学的有关理论,结合上述的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再到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体现了哪些哲理?‘

⑵上述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入是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六、综合能力题

40、 材料一1999年9月21日,台湾省花莲西南发生7.6级地震。中央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台湾同胞表示慰问。中国红十字总会表示向台湾地震灾区同胞提供10万美元的救灾款及50万元人民币的救灾物资。用于灾区的紧急援助。

材料二针对中国红十字总会对台湾灾区的救灾援助。某外国报纸称,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在内的二十几个国家在地震当天就发出慰问,并表示提供国际援助。

(1)台湾近百年来共发生6次重大地震。其中,1999年9月21日发生的地震是历次地震中最大的一次。对地震的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自然与社会相联系,由李登辉的政治反动造成的 

B、地球应力引起地质构造发生变化而发生地震

C、台湾环海,由深海挤压使地震频繁发生     

D、地震无规律,人们不能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2)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那种认为中国“提供国际援助”的说法  (   )

A、是正确的,因为台湾和中国大陆只能隔海相望

B、是不正确的,因为台湾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独立地区

C、是正确的,因为台湾当局至今也不与大陆发生官方联系

D、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从哲学常识的角度分析,上题的应选题肢符合体现   (    )

①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③ 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 唯物论应以辩证法为基础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② ④

(4)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第2题应选题肢所表述的这种关系 ,最终确立的朝代是 (   )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中国红十字总会向台湾地震灾区提供的援助   (   )

① 属于我国的财政拨款  ② 不属于我国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③ 属于我国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④ 是我国的劳动者创造的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② ③ ④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C  5.B 6.D 7.A  8.B 9.B 10.B  11.B  12.C 13.B

14.B  15.C 16.B 17.D 18.B 19.B  20.B  21.D  22.B  23.D

24.A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AC  26.AC  27.AB 28.ABD 29.BCD  30.ABD  31.AC  32.BCD

33.BC

三、简答题

34、答:⑴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⑵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人口,但人口的过快增长,反而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资源浪费、环境的破坏,必然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长远发展。因此,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5、答:⑴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前,推进党的建设,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⑵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政协等多方面的监督作用。

四、 辨析题

36、答:(1)认为只要解放思想,就能实事求是是错误的。(2)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寻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按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破除旧观念的束缚,使思想符合实际,按规律办事。(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一致的,就是思想符合实际,按规律办事。按规律办事,就要实事求是,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使思想符合实际,就要解放思想。因此,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4)以“解放思想”为名,脱离实际,胡思乱想,必然犯错误。所以简单地说,只要解放思想,就能实事求是是错误的。

37、答: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这是辩证法的观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则是孤立地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他们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三个方面: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他们的根本分歧是物质与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源,而不是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五、论述题

38、答:⑴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也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断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也就是要不断的创新。

⑵第一,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胆创新,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第二,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式逼人,不进则退。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努力创新,才能避免受制于人,取得在激烈竞争中的主动权。第三,知识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为人类文明和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知识的创新。第四,我们青年学生要及早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9、答:⑴第一,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第二,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三,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第四,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六、综合能力题

40.(1)B (2)D (3)C (4)D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