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50分)
1、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强调,要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青年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
A.正确的意识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力量
D.只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多大的必要。这种观点错在( )
A.没有认识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会自发形成
B.没有认识到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C.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D.没有认识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都不开实践
3、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是国际科技合作的成功典范。但草图的完成,仅仅标志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阶段的圆满成功,而在人类的全部染色体中,有种叫异染色体的化学物质,以现有的科学技术,还无法破译。这一事实说明( )
①世界上有能够被认识的事物,也有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被人们所认识的事物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总是有局限的
④认识无止境,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在21世纪,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将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技领域,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洁净高效的能源、航空航天、环境保护领域将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将继续拓展对宇宙空间、海洋、地球深部的研究探索,将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这说明( )
①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②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应随之不断发展和深化
③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④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自20世纪80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100纳米这样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纳米科技。它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和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产品。这说明( )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②规律是客观的
③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从根本上说,人们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有效程度和大小取决于( )
A.人们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
B.人们对客观规律掌握的程度
C.人们的决心、干劲的大小
D.人们道德品质的好坏
7、“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态度,从哲学上讲是( )
①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
②只承认客观条件决定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强调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④强调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8、明确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逻辑思维的过程,需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 )
A.思维规律的特点
B.事物的客观性质
C.综合与分析的要求
D.认识的根本任务
9、自17世纪以后,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不断发展,在相当广阔的领域内用来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成功,证实了它的正确性。20世纪初以来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事实,而经典力学却无法解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这一事实说明( )
①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总是有限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要不断地扩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历史事实说明,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并不总是即时即刻就能全面把握它的,规律性的东西往往通过现象的不断往复才能更明确地被人们认识,这告诉我们( )
A.认识了事物的诸多现象就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B.人们的认识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由现象到本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C.现象是不断变化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D.经过现象的多次反复就能认识本质
11、《光明日报》载文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倡导和弘扬集体主义,在承认并尊重个性和个人利益的同时,确认社会整体和群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正当的个人利益应该得到维护和尊重
B.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总是存在着矛盾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存在矛盾
D.必须维护和尊重人们的个人利益
12、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
A.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B.个人利益和朋友利益的关系
C.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
D.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
1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孤立、静止的,还是运动、变化、发展、联系的
D.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14、2000年1月11日,徐州大黄山煤矿发生突水事故,63名矿工被困井下。在生死关头,被困矿工勇敢自救,大家互相传递盛水的胶靴,你一口,我一口,谁也没有为水而争。这一事例说明( )
A.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B.人总要受自然规律制约
C.人具有自然属性
D.自然性与社会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15、依据上题,被困矿工“没有为水而争”说明( )
A.人的自然性制约着人的社会性
B.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C.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同等重要
D.人的社会性总是渗透在人的自然性中
16、“海空卫士”王伟为了捍卫祖国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他的人生历程说明( )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由个人的思想觉悟水平决定的
B.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C.要实现个人的价值就必须勇于奉献自己的生命
D.个人价值的大小只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关
17、一位哲学家说,生存是一种伟大的使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而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说( )
A.经过奋斗,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在自己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
D.实现人生价值要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18、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段话说明( )
A.理想的实现离不开阶级斗争
B.理想像花朵一样美好但并不现实
C.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去追求
D.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19、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贺词中指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突破一个又一个必然王国而不断地向着自由王国飞跃”。这段讲话主要反映了实践的______特征。( )
A.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
B.认识的局限性和无限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历史性
20、上题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
A.不可能达到最终目的
B.必然要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C.是一个不断扩展、深化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D.目的在于进入自由王国
21、“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在全国已开展三年多,这一活动已经产生“文明促繁荣、繁荣出效益”的成果。它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蓬勃发展,带动全国上千个城市,上百万个商店。从哲学角度看,这一活动说明( )
A.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2、《人民日报》报道,山东淄博市某村有一大块耕地多年荒芜,无人耕种,因为村民相信,那是“风水地”,种了就坏了风水,会给村里带来祸患。为了教育群众,不信邪的村干部率先承包“风水地”。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村里人踊跃开荒。现在,那曾满是蒿草的土地上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上述材料表明的哲理是( )
A.只有事事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必须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23、“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指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可见( )
A.邓小平理论只能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产生
B.邓小平理论必须随着中国改革、建设的发展而丰富发展
C.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D.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改革、建设唯一正确的理论
24、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出现疯牛病的主要原因一是英国羊痒病严重,二是越来越多的羊及其屠宰加工的副产品和病羊的内脏被作为反刍动物蛋白源加工成饲料、肉骨粉,成为携带疯牛病致病因子的载体。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A.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在实践中,人们对疯牛病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D.认识的目的是实践
25、中国的“法轮功”和国外的“奥姆真理教”、“人民圣殿教”等世界上的一切邪教,有许多共同点:“自诩自己是神的化身”、“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控制世界的命运”、“灵魂超度”等等。邪教的思想本质是反科学的唯心主义。上述观点说明( )
A.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B.人们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去伪存真”,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D.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四小题,共50分)
26、有经验的造纸工人用手一摸就知纸的准确厚度。老猎人凭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断定走过野兽的种类、数量、大小、雌雄。茶叶工人可以凭嗅觉判断茶叶的质量。
①(4分)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②(5分)问题(1)的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回答:
①(4分)一个民族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②(6分)根据问题(1)说明青年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创新能力?
28、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蒋民华在给上海中学生的信中写道:“要想在科学的海洋中邀游,干成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而意志则是磨炼出来的,‘心想事成’不过是美好的祝愿。真正干一番事业,要成才,需千锤百炼,在攀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这与科学研究一样,要经过许多曲折,克服许多困难。”
①(4分)为什么说“心想事成”不过是美好的祝愿?
②(12分)上述材料对做到“有志者,事竟成”的分析体现了深刻的哲理。请指出这些哲理,并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哲理的。
29、材料一 传统的教育是“教师讲答案,学生背答案,考试考答案”的应试教育,它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育的本义被扭曲、异化。在沉痛的教训面前,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们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的素质。于是,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价值观产生了。
材料二 《光明日报》报道:浙江省新昌中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他们所实施的教育是一种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型教育。1986年以来,该校学生凭着青年人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创造发明构思提案5万多个,创造发明作品3500余项。根据所学知识,联系上述材料回答:
①(4分)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②(6分)你对材料二是如何认识的?
③(5分)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