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4-5-11 0:26:13 下载本试卷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计50分)

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哲学依据主要是

A.世界是运动的物质世界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运动和静止关系原理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4)人们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应当具有系统的世界观知识

A.(1)(2)(3)(4)  

B.(1)(2)(3) 

C.(2)(3)

D.(1)(2)(4)

3、“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结起来的画面……”恩格斯这段话揭示的哲理是:①宇宙中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的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的联系的事物而存在;②客观事物与人的意识之间是彼此孤立存在的;③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联系,而这些周围的事物又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④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⑤从自然界内部到人类社会的内部、人的意识内部,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到客观世界与人的意识之间,都联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⑥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4、爱因斯坦曾说:哲学可以被认为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是说:

A、研究对象是各门科学 

B、哲学是对各门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D、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5、我国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与2400年回归一次的海尔-波普彗星同时出现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上空,由于天文学家的准确预测,很多人赴漠河目睹了这一世纪性天文奇观。这说明

A.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理智的法则不是理智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的  

D.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6、"国内信息与国际信息接轨,市场营销与新产品开发接轨,产品开发与客户要求接轨;全厂围绕销售转,销售围绕市场转,市场围绕品种转"。这种独特的市场经营机制告诉我们

(1)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

(3)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A.(1)(2)         B.(1)(2)(3)

C.(2)(3)(4)      D.(1)(2)(3)(4)

7、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被列宁高度评价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8、自然科学研究表明,在全球工业化发展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造成全球气温上升、降水量变化,海平面上升、气流变化,并经常出现暴风雨。这再次证明了

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C.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着的

D.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9、《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多少年来,我们急于求成,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我们总想破除或限制商品生产及其价值规律的作用,认为加强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就可以组织好国民经济。"上述做法和认识

A.  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  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把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混为一谈

10、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龙,但人们都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对龙的概念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意识可以凭借人们丰富的想象而产生 

B.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C.人脑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新的形象和概念

D.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出现的反映

11、世界上原本并不存在的东西,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将它创造出来。如:人们通过生物工程创造出一些新的物种。这说明

A.意识在一定条件可以决定物质 

B.意识虽不能决定物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新的物质

C.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使物质的具体形态发生变化

D.人们改造自然物质必须以原有的自然物和他的属性为基础

培根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据此回答12-13题:

12、这句话是说:

A.原因和结果没有严格区别,可以相互转化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D. 先行而后续的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13、"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体现以下唯物论道理

A.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B.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双重性

C.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顺利发展

D.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14、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他说的是(1)形和神都是意识的,都是由物质决定的(2)神灵在先,物质在后,二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3)"形"才是唯一的存在,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4)物质是实体,是精神产生的基础,精神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

A.(1)(2)  B.(1)(3)  C.(3)(4)  D.(2)(3)

1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告诉我们

A.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人不能制造、改造或消灭规律

D.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相互制约的

16、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其中,"客观存在"是

A.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从自然界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根本特性

C.从社会事物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唯一特性

D.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共同的根本特性

17.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那种宗教信仰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

A.神是人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18、李洪志将自己的生日由1952年7月7日篡改为1951年5月13日(5月13日为佛祖诞生日)。声称自己是"释迦牟尼转世",借此欺骗了不少人。从哲学上看,李洪志及被骗者

(1)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2)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3)属于唯心主义者    (4)没有看到唯心主义的危害性

A(1)(2)(3)       B.(2)(3)

C.(1)(4)          D.(1)(2)(3)(4)

19、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这是因为

A.精神的力量有时候具有决定的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D.一切意识都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20、21题

20、大会提出了新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

(1)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2) 是主观想象的结果

(3)是对事物发展的超前反映

(4) 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A(1)(2)(3)    B(2)(3)(4)

C(1)(3)(4)    D(2)(3)(4)

21、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这说明:

A、把意识形态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B、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指导

C、理论创新,忽视社会实践

D、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22、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中国已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定义书》。朱鎔基指出,这显示了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德积极姿态。据此回答22-23题

22.上述材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一种现象的产生是由另一种现象引起的 ③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防止世界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2001年3月,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从哲学上看,美国政府的错误在于

A、不懂得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不懂得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C、只看矛盾的统一性,不看矛盾的对立性

D、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新世纪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主导力量。新的科技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及其产业化,对全球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24、25题

24.上述观点体现出

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世界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变化 ④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有人在办完某事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没有结果?正确的观点是

A、无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

B、有结果,因为相继出现的现象具有因果联系

C、有结果,因为有时办事情确实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D、有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不可分

 

 

工整的书写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第二卷、主观题(共50分)

26、时下一些干部在追求政绩上出现了一种“病态:为急于任期内快出政绩,热衷于大搞“表面风光之事。对修大马路,立大高楼,建大广场“情有独钟,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却漠不关心;对容易看的见得的政绩“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艰苦工作却不愿投入精力;个别干部甚至靠造假“速成政绩,骗取荣誉。”

运用所学的唯物论的观点评析材料中的“一些干部”的做法。(12分)

 

27.材料一、一股寒潮袭来,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冻结,引起天气下雪。一些害虫遇雪不免死亡,农作物不受虫害,水分充足,茁壮成长,从而导致五谷丰登。

材料二、有这样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彩虹。

据以上材料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4分)

 

(2)掌握这一原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6分)

 

28、有人说:“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是说明人都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12分)

 

29、南水北调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这项工程根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从长计议,统筹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方针,有关部门和专家深入开展规划、设计和论证工作,经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工程方案基本成熟。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干旱缺水情况,对北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将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南水北调工程也被称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工程。

回答 :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和实施过程是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1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D  7A 8B 9B

10A 11C 12C  13D 14C 15B  16D 17C 18B  19B 20C

21D 22D 23B  24D 25D

二、主观题

26、(1)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材料中一些领导干部不关心百姓疾苦,大搞形象工程的做法没有从实际出发,主观背离了客观,必然损害人民的利益,后患无穷。(3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不同。材料中一些领导干部不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在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热衷于表面工程,必然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3)规律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材料中一些领导干部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弄虚作假,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不利于党和国家作出正确决策。(3分)

总之,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端正立场,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民情,为人民办实事。(3分)

27、(1)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原理。(2分)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分)

(2)①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3分)

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3分)

28、(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决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4分)

(2)“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说的是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人,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从这一点来说,上述观点是有道理的。(4分)

(3)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三日后”的变化有可能是倒退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就不是发展。从这一点来说,应辨证的看上述观点。(4分)

29、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实施贯彻了以下哲学思想: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的实际出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而制定的战略性决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意义十分重大,将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干旱缺水情况,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4分)

(3)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国家投资兴建“南水北调”工程,这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它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4分)

(4)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南水北调”工程是在看到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实施的。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