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政治试卷(理科)

2014-5-11 0:26:14 下载本试卷

高二期末政治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马克思说 :“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2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京城掀热潮,观展人数突破5万。从哲学上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之所以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是因为

A.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C.正确的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的意识的反作用

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3.随着我国缺水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也普遍增强。这说明

  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4.“守株待兔”讽刺了                     

A.经验主义  B.本本主义  C.教条主义  D.实用主义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从书本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是能否正确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关键。那种试图抱着昨天的理论不放,在语录中寻找现成答案的做法,实质上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根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从书本出发违背了下列哲理

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6.试图抱着昨天的理论不放,在语录中寻找现成答案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错误的意思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7.如今“上网”、“网站”、“网虫”、“电子邮件”等新名词频频出现在男女老少的口中。这些新名词之所以能够得以迅速“普及”,从哲学上看,归根结底是由于

A.思维方式的变化    B.意识反映的变化

C.人脑作用的变化    D.客观存在的变化

8.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的有

①山雨欲来风满楼    ②瑞雪兆丰年    ③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自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经济过热的势头。 “中央及时捕捉到了这些信息,新一轮宏观调控开始了。” 经济专家张燕生研究员分析说: “对习惯了治理性调控的人来说,预防性调控无疑是一次崭新的命题。在经济尚未全面过热、通货膨胀尚未发生之时予以遏制,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也极大降低了宏观调控成本。”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说,宏观调控必须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据此回答9—10题

8.中央的预防性调控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因果关系原理                         D.发展的观点

9.中央之所以能够及时捕捉到经济过热的信息,是因为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   D.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10.宏观调控必须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这要求我们

A.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B.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D.注重量的积累

《人民日报》报道,前不久,有一个投资过千万元的化工项目因为环保不过关,被山东省安丘市拒之门外。去年以来,已有近20个重污染项目在该市吃了闭门羹。据此回答11—12题。

11.安丘市明确提出,发展经济不能牺牲环境、危害群众健康,招商引资要严防“招商引污”,其他手续可以简化,环保手续不能简化,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在水源地和环境敏感区,不上有污水排放的项目。这种做法

①坚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具体表现③正确处理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④有利于保护环境,但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批有实力、高水平的企业。奥德电子、博莱特等140个高新科技项目先后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该市的经济亮点。这说明

A.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有利于促进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B.运动和发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C.整体和部分是有严格的界限的

D.任何具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

13.我们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

A.看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B.看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C.以事物自身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为依据

D.看事物是否成熟和完善

14.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A.固有的直接的未知的联系       B.潜在的本质的间接的联系

C.直接的偶然的固有的联系       D.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5.时至今日,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助自然的力量增加降雨,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随心所欲呼风唤雨的地步。这说明

①事物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②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③人们认识了规律,就可以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  ④人们认识了规律,就可以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6.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下列说法中,反映矛盾双方转化的是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福祸相倚,难易相成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失败是成功之母

17.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下列成语或俗语符合一分为二观点的是

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③吃一堑,长一智

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⑤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

18.从2004年10月26日开始,所有签发签证的美国使馆都将对申请赴美人员实行采集生物特征——即扫描指纹的措施。赴美签证采集指纹能辨认身份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规律具有客观性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运动是绝对的

19.《人民日报》载文强调,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决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的政策体现在扎扎实实地打开局面上。这一要求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0.“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善于解决特殊矛盾      D.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

《人民日报》载文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运用所学知识,回答21—22题。

21.从哲学上看,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属于

A.主要矛盾             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C.矛盾的次要方面    D.矛盾的主要方面

2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着事物的性质

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23.2004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进入新世纪,世界形势与国际关系都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强烈愿望。但是,国际关系中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有所增加,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上述对国际形势的认识

①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区分开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④体现了共性和各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据此回答24—25题。

24.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A.内因      B.外因     C.决定因素    D.充分条件

25.之所以要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因为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源泉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有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作用

26.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列宁的话告诉我们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对事物进行量的积累

2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辛弃疾在《菩萨蛮》中留下的千古绝唱。这两句词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必然要向前发展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28.上题材料中的这两句词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要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      D.要做新事物的促进派,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

29.形而上学是与唯物辩证法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在于

A.认为意识的内容来源于人脑    B.否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30.“我们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壮丽的事业,同时又是艰苦而复杂的事业,在前进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上述材料表明

A.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B.量变与质变都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二、问答题。(本题共四小题,31题12分,32题10分,33题8分,34题10分,共40分)

31.今年14号台风“云娜”来势汹汹,省气象台发布了台风紧张警报,对“云娜”的移动方向、风力、登陆方位、雨量及时做出了预报,习近平、吕祖善等省领导坐镇指挥全省抗台工作。习近平强调,人是最可宝贵的,人命关天,一定要千方百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阅读材料回答:

省气象台对台风的预报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2.《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难,扎扎实实加以解决,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哲学原理?其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33. “宏观调控年”。此轮宏观调控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整个经济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此轮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不意味着可以松一口气,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

这一结论包含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34.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2002年,辽宁、黑龙江两省分别降到第9位、第18位。

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的方针,体现了什么哲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A

B

A

D

C

A

A

D

A

A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A

A

C

B

B

B

D

B

C

D

D

D

二、问答题:

31.(1)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和本质规律,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见。省气象台对“云娜”台风及时做出预报说明了这点。(4分)

(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发展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省气象台的预报是一种正确的意识,对抗台救灾有积极的指导作用。(4分)

(3)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可以认识台风运动的规律,及时发布台风紧急预报,做好防台抗台工作。(4分)

32.(1)材料体现了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2分)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2分)所以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2分)

(3)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分)所以我们在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2分)

33.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4分)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中,一方面宏观调控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整个经济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但这是经济发展中好的方面,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

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分析也可。

34.(1)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6分)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方法。(2分)

(3)东北地区应自力更生,结合自身能力、基础设施、人才等优势,充分利用相关的政策和国家的扶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