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3

2014-5-11 0:26:15 下载本试卷

第八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一)最佳选择题

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应该树立科技意识。这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

③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④实践的主体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

A.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 ④

[破译思路]

此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题干与题肢之间存在着很清晰的因果关系,题干内容是“果”,题肢是此“果”的多个原因,即青年学生树立科学意识的原因。“科教”为什么能够“兴国”?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而必须通过人和物才能表现出来,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就是智力和体力的统一体。所以选项① ②④都是正确的,③项与题干讲的“科教兴国”树立科技意识的必要性意思不相符,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解题反思]

该题是一道因果关系的组合式的选择题。当年抽样统计结果:难度为0.5。漏选② “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或④ “实验的主体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体”的考生分别占20.9%和18.4%。可见,理解②和④是正确选择此题的关键。题干设计的背景材料联系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内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应树立科技意识,问题是要考生反过来理解“青年学生树立科技意识”究竟是因为什么。这就要求考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是通过实践的主体即智力和体力的统一体——人,才能发挥出来。它启示我们教学中必须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善于把知识扩展。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怎样决定认识?认识又通过什么,怎样对实践起反作用?所有这些都必须全面把握。如果只知表面,不深入扩展,就会造成知识的缺陷,难以适应当今高考的要求。

⒉ 我国有“小儿辩日”的 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辩论给了我们的启示是

A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 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第一 准确理解题干所设计的情景。两小儿辩日都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第二注意比较选项与题干是否一致。A项本身错误可以首先排除,因为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B 项是正确选项,因为它强调了感性认识,并指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理性认识,符合题干要求。C项观点正确,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范围,而题干的设置的情景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范围,不符合题意, 故不选。D项中提到的“认识”应当既有感性认识还包括理性认识,所以与题干讲的感性认识不完全相符,故也不能选, 该题正确的选项是B。

[解题反思]

该题抽样统计结果表明:有一定的难度,也有较高的区分度。难度为0.35。该题有两个特点,其一,题干没有严格的“限制”,“两小儿辩论给我们的启示”,这里的“启示”是指我们感到的。在题肢中的选择范围较大。其二,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所给的大多数选项观点本身都是正确的,又都与题干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关系。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该题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答题时必须经过反复思考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干意思,千万不要草率了事。第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双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无论试题如何千变万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都能准确地把握它。关于认识的过程发展问题要注意。人类的每个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首先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在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经过思考,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即理性认识。同时,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并不是认识的结束,应当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向深度,向广度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⒊近年来,看相算命、巫医、巫术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封建迷信

A.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片面的

B.是主观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C.与科学的认识是对立的

D.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破译思路]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科学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封建迷信思想是对事物歪曲的反映,是一种与科学认识对立的错误认识,它对实践以错导的作用,对社会具有危害性。所以我们必须反对,故应选C项。A、B、D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解题反思]

根据试卷抽样统计结果表明:有四分之一的考生选择是错误的。反映出这部分考生在哲学的学习中存在着一是基础知识薄弱,二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准确全面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理解能力。在提高分析能力方面,注意加强训练。善于捕捉社会最新信息。把材料带进课堂,通过直观形象的形式去提高分析能力,切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

⒋“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懂得,我们学习的认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是因为真理也要发展,人的认识是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今天占有的真理将来也可能变成不是真理。因此,我们就要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因此,C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入选,A、B、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

 

[解题反思]

高考政治试题重视学生能力的考查,并非意味着削弱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要求。恰恰相反,学生只有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另外,高考命题时,还特别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哲学常识包含唯物论、辨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四大部分,这四部分并非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特别是前三部分联系更紧密。我们讲唯物是辨证的唯物,我们的辨证法是唯物的辨证法,我们讲认识论是辨证唯物的认识论。因此,我们在理解和分析问题时,必须从三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全盘考虑,学习时融会贯通。

⒌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讽刺。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道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目就苏东坡对“秋菊落英”的认识,要求学生指出他错在哪里。四个选项都对题干的意思有所体现,但要求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秋菊到底落英不落英,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也一样。所以B项是最佳选项。A项的干扰性很强,苏东坡下结论的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只是局部的,自己看到的事实。C项没有反映题干要求,D项的说法是片面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解题反思]

此题立意新颖,选项设计巧妙,难度较大。许多考生选了A项。究其原因是没有审清题意。把苏东坡的错误简单化。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必须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认识论的各个知识点研究的对象,说明什么问题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全面的把握。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认识的发展和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等知识要通盘把握。切忌蜻蜓点水,只知其一。第二,这个知识点高考试题已经考过多次,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不定项选择题

⒈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来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了市场的需求,但后来发现其它地区的优质苹果却以高价畅销。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A 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B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破译思路]

该题A项本身并没有错,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题干材料并没有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比较内容,故不应选。B项本身错误。因为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不选。D项要认真思考,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认识”的说法就不正确。认识正确与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证明,而不是在实践之前。“成功的实践”还是“失败的实践”,一般取决于指导思想是否正确。C项反映了某地农民认识苹果市场需求上能具体的分析实际情况,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  C。A、B、D项都不该选。

[解题反思]

此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待知识与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伪,要认真领会,不能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的观点就一定肯定他们是相同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唯一标准”与“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表看来相似或相同,但真正的含义是不同的。另外,此题十分巧妙第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突出考查考生的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的能力。

⒉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破译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对钟山“钟声”产生的原因问题。苏轼认为大夫和水师渔工都没有正确认识。因为士大夫没有亲自实地考察, 仅凭主观猜测, 不可能产生正确认识, 这里包含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道理。渔工水师虽然身临其境, 有不少感性认识, 但由于他们知识的肤浅。因此, B项和D项为正确选项。A项和C项与题目无关, 不能入选。

[解题反思]

此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据抽样统计有40%以上的考生选了A项, 70%以上的考生选择了C项, 究其原因, 第一, 没有看懂原文, 影响正确选择;第二, 对选项涉及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末能全面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出现张冠李戴。由此可见, 要适应当今高考的要求, 必须要全面打好文字基础, 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另外, 对基础知识要过关。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唯一标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人类对每一具体事物的认识,只有达到理性认识,才算完成。

(三)简答题

⒈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结合上述文字,从哲学上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

[破译思路]

解题正确思路应当是:第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过程;而实践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物质活动,即是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的活动。而认识是有正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向前发展。第二,科学的理论是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实践的行动指南。第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所以,必须用这一理论来指导人民,武装人民的头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由精神变物质这一更具重大意义的飞跃。该题回答的重点是:“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就是重点说明科学理论的作用。在表述上必须要层次分明,层层深入,逻辑鲜明。

[答案要点]

人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正确的认识则能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按内在逻辑组成一定体系的真理性认识。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才能提高人的自觉性, 使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

[解题反思]

本题满分为10分, 抽样统计结果, 难度为0.49, 区分度为0.497, 平均分4.89分。考生回答总体上不理想, 主要失误有:(一). 考生没有准确把握题干“紧扣题意”的要求, 要么就是理论知识没有联系实际;要么就事论事, 不会运用理论去进行分析;要么有理论也有实际, 但两者是两张皮, 不能有机结合。(二).是回答不全面, 掉三漏四, 层次混乱, 不能紧扣材料, 层层推进。

该题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 注意理论的完整性。该题要求我们回答:第一层次是实践的能动性及正误认识的不同作用。第二层次是回答科学理论的含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三层次是回答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指导作用。遵循“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实践”的认识规律。第二, 在答题技巧上,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将教材知识具体地应用于材料, 在材料的引导下, 将科学理论的作用具体化, 鲜活化。所以, 在平时的教学中, 必须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同时注意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⒉ 据医学史料记载, 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 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 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 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 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 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破译思路]

从材料分析中, 我们可以归纳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从发现输血可以救人,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 从输羊血到输人血救人的实践过程, 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 从输羊血和输人血, 直至发现血型系统, 使输血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说明实践是检硷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四, 无论对输羊血、输人血,还是对人血系统的发现, 都是为了解决输血问题, 解决救人问题,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要点]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 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 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和大量受血者的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 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 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 直至发现人血系统, 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解题反思]

此题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解题方法及技巧。第一, 要紧紧围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基本理论进行思考。第二, 认真概括材料的内容, 并把材料内容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基本理论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比较, 寻找二者有机结合点。第三, 组织答案时注意紧扣题目中“怎样体现”的要求, 用材料和知识构成答案内容, 切忌只答材料或只答知识, 做到材料和知识有机统一。在平时教学中, 注意培养理解和综合能力, 学会归纳和演绎思维方法。还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如本题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含哪几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等。

(四)辨析题

⒈ 读有字的书 ,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破译思路]

题中重视“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是正确的。因为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不仅能获得新知识, 还能丰富和发展原来的知识。另一方面, 题目中的观点忽视“读有字的书”则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参加实践, 也没必要事事亲自实践, 而书本知识是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因此, 必须重祝书本知识的学习。

[答案要点]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强调“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丈书”,积极投身于实践, 既能直接获得新的知识, 又能扩展和深化己有知识, 这是正确的。

(2).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自实践去获取知识, “读有字的书”, 认真学习书本知识, 能尽快掌握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轻视“读有字的书”是错误的。

注:如考生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答题, 也可酌情给分。

[解题反思]

本题主要特点是是非混杂型辨析题, 解题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正确理解题意;二是用准原理。从阅卷反映绝大多数考生能对题意所包含的正确方面和不正确方面作出判断。并且能用实践与书本知识关系原理去作答。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有的考生乱套原理,有的考生套联系的观点,有的考生套矛盾特殊性原理,有的考生套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甚至有少数考生套读书是公民的义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有个别考生离开实践与书本知识关系乱扯一通。其二,对题目理解有偏差,不少考生认为本题应用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结果一味强调认识对物质、实践的反作用,偏离题目的要求和参考答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看问题、办事情必须要用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