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一切从实际出发
(—)最佳选择题
[题例1] “中国的事情要依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B.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 意识依赖于物质
[破译思路]
此题主要通过考查对“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的哲学依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中国的事情要依照中国的情况来办”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哲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但是客观实际是具体变化发展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实际,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实际,中国有中国的实际,别国有别国的实际。因此,要办好事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选B,A .D不符合题干要求;C项说法不科学。
[解题反思]
高考强调考查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考生只有更深层次上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解答这道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但客观实际不是凝固不变的, 千篇一律的, 是变化发展,丰富多彩的, 这又涉及辩证法有关原理。因此, 在学习时必须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 牢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复习时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
[题例2] 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 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发达, 甚至能自行设计出新“智能”电脑。这表明
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 电脑能够模拟人脑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破译思路]
此题难度偏大, 错选率达70%, 主要原因是现行教材没有直接涉及这一知识, 不少考生从意识与人脑的关系角度作答, 错选A项高达46.14%, 错选C项也达22.88%。正确回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 “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 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说的是“电脑能够模拟人脑”, 不是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项。
[解题反思]
随着高考命题的改革,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突出了对考生理解.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此题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 是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切忌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 必须从题目给出的材料出发, 正确理解材料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 注意改善我们的学习方法, 特别要联系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最新科研成果, 善于运用所学知识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适应高考能力的要求。
[题例3] 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 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 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这表明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认识要靠实践来推动
C.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关键是弄懂“认清”和“问题”所表达的哲学意义。毛泽东讲了认清中国国情与认清中国革命问题的关系问题即中国国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中国革命问题)的关系, 当今国情发生变化: 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认识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客观存在)。将题目两个层次给合起来, 不难看出,尽管时代不同,国情也发生了变化,但我们都必须以客观存在为根据, 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统一, 所以正确的选项只能是C。如果审题不认真, 只看表面, 把“认清”和“问题”看成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就会错选A或B, 如果把题目看成只是讲了两个时代的联系, 而没有深入分析两个时代中具体的历史的区别则会错选D项。
[解题反思]
此题的题干以毛泽东的一句话作理论依据, 进而提出“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 必须认清当代中国国情。”要求考生回答题干材料表明什么:文字量并不多, 但必须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 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既有唯物论观点, 又有辩证法观点, 还有认识论的观点, 跨度较大。此题给我们启示: 在学习哲学常识时, 必须弄清楚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部分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 以及三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把知识形成系统化, 在解题时认真审题, 抓住题干的中心, 对题干作出恰当的分析。
[题例4] 近20年来, 约有7000条新名词产生。例如外资企业. 知识经济. 经济特区. 电子邮件. 多媒体. 软件. 信用卡. 再就业等。从哲学上看, 这一事实说明
A.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新名词产生”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的理解。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新名词属于意识现象, 是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产物和反映, 故正确选项是B项。但是题干并没有强调新名词产生后, 对客观现实发生作用, 更没有指出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也没有讲人脑的特有机能, 故不选A. C 项。D. 项说明的是人们认识的发展与题干不符。
[解题反思]
高考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更注重能力的考查, 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此题主要考查对意识这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因此, 平时学习时, 一定要对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作全面的理解, 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 特别要结合当代实际, 加以灵活运用, 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
[题例5]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 要使主观符合客观, 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有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是对题干的理解, 第二是对哲学原理的运用。题目以一首唐诗作引文, 诗中所描绘的是对于干旱的天气, 两种人有两种不同的反映。种田人焦急万分, 吹打着乐器到龙王庙去求雨, 而朱门富户却在门口看热闹, 还怕阴天到来乐器受潮发不出声音。这就是人们由于立场不同而带来的不同反映, 故选C项。A项本身错误, B. D项本身正确, 但与题干无关。A.B.D不应选。
[解题反思]
本题为引文式选择题, 既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又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作为知识点本身并不难, 但对考生理解能力上的要求却较高。对“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作辩证分析,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诗的含义的理解, 要求有较高的古文水平, 此题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在平时学习中, 必须要全面发展,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题例6]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 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 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C.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 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破译思路]
此题引用了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的一句话作为题干, 其意思是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情况不同, 社会的政治制度等措施也应相应地变化。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社会领域也一样, 要适应变化了的社会, 我们的思想也应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况, 既体现唯物论, 也体现辩证法发展的思想, 故选A项。题目没有强调我们应怎样认识这个社会, 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应以什么为基础, 故B.C.D项不选。
[解题反思]
此题四个选项包含了唯物论. 辩证法和认识论三部分;要对本题作出正确选择, 就要对四个选项的哲学原理准确理解, 并知道它们所归属的范畴。另外, 韩非子这句话是在教材中选取的, 学习时应有接触。但据统计正确率仅为35.5%, 错选D项的达43.5%。该题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对教材选取的辅助材料不能忽视, 既要理解它的原意, 更要理解其哲学寓意, 二是哲学中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必须弄懂它的内在联系, 三是在答题时必须进行综合分析, 不能局限于一隅而误大局。
(二) 不定项选择题
[题例1]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 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 就是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 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段话的基本哲学内涵是
A.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基础
B. 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过去, 也要注重未来
C. 想问题, 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D. 矛盾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破译思路]
作答此题不能简单从背景材料中直接选择,必须在理解分析材料,综合它们的含义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的失误或成功, 关键是能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 故选C。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但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既有普遍性, 又有特殊性, 故选D。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 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发展结果来看, 要取得成功, 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按规律办事, 故选A。B项不符会题意, 故不选。
[解题反思]
高考命题侧重以材料作背景, 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考查的知识点跨度大, 综合性强。此题不仅涉及唯物论, 而且涉及辩证法, 材料中没有直接显现哲学原理, 而是通过设置的情景来体现。因此, 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读懂材料, 捕捉材料的有效信息, 思路要开阔, 进行散发性思维, 并进行综合分析。在考前复习时, 将知识网络化。
[题例2] 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分析问题要有创新精神
B. 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 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D.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破译思路]
此题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有: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支持新生事物创新精神, 矛盾及其特点, 物质与意识。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题意, 头脑不是容器而是火把一一容器是被动装东西, 火把是燃烧的, 能发出光照亮在黑暗中的事物, 因此头脑需要启发, 比喻突出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和创新性, 可见A. C项要选。D项揭示的是意识的内客, 题目没有体现, 容器和火把不构成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 也就没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了, 故B.D项不选。
[解题反思]
此题以古希腊的一位哲人的名句作材料, 指向呈隐性, 设问的角度也较灵活, 其审题难度较大, 审题时必须要认真细密, 并要展开思维的翅膀, 进行想象。“头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而人的意识又是能动的, 变化和发展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进行创新的训练, 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
[题例3] 某地农民刊登广告, 聘请城里下岗职工到农村去就业, 得到一些下岗职工的热烈响应, 他们纷纷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果树、开鱼塘, 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表明
A. 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B. 农村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
C. 实现再就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D. 城乡差别已不复存在
[破译思路]
城市人到农村就业, 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作为城市人必须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转变过去那种重工轻农, 重城市轻视农村的思想观念, 勇敢地迈出到农村进行第二次创业的步伐。故A. C项应选。B项认为农村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 不符合题目要求, 因为题目指的是某地农民登广告招聘下岗职工就业,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如此, 所以不能以此得出农村比城市就业机会多。D项不符合现实情况, 我国城乡在政诒、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B.D两项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不能入选。
[解题反思]
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 而是迎着热点考。城市人到农村就业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 在舆论界曾展开过讨论, 也是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 因此, 我们在高考备考时要“备热点”而不能“避热点”, 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注重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学以致用。平时学习注意关心时事, 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
(三)简答题
[题例1]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这些年中央反复强调, 越是发展经济, 越是改革开放, 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从哲学上说明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2001年高考模拟题)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要以题目的要求着眼。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哲学上主要体现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经济, 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客观实际情况, 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工作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 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 党的思想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 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必须要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教育人, 鼓舞人, 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智力和精神保证。
[答案要点]
(1).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解题反思]
这是一道材料简答题, 考查唯物论中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正确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工作是由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状况决定的,同时,明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强调意识的反作用。其次,答题时注意原理的完整性,部分考生只看到加强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就只从意识的反作用方面作答,结果失分。
(四)辨析题
[题例]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注:仓廪指储藏粮食的仓库)
[破译思路]
这是道是非混杂型辨析题。题目以引文的形式出现来表达一种观点, 考查考生运用辩证方法的分析能力。正确回答此题必须认真审题, 逐层分析、细心品味, 分清题目的观点是否有的地方对, 有的地方错, 或是在什么条件下对, 在什么条件下错。
试题观点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确反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不难看出“仓廪实”和“衣食足”是“知礼节”和“知荣辱”的基础, 比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是有道理的, 但“仓廪实”和“衣食足”未必就一定“知礼节”和“知荣辱”。这就具有片面性, 因为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设的, 同时, 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是统一的,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必须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答案要点]
(1). 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仓廪实”、“衣食足”确实是“知礼节”和“知荣辱”的基础。但若认为这就正确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则是片面的。
(2). 这种看法忽视了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设的, 也忽祝了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反作用。
(3). 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物质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 而要经过长期和艰巨的建设过程才能形成。
(4).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解题反思]
高考辨析题是一种最能考查考生能力的题型之一, 它不但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而且要求有较高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在基础知识方面, 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实际是唯物论中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的运用。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但意识对物质又有反作用, 并具有相对独立性, 所以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也有反作用, 并需要进行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可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
在解题技巧上, 要学会运用综合、辩证的、全面的分析方法。不少考生在分析问题时, 只是看表面, 或只看到一方面, 而忽视另一方面;缺乏辩证思维。一部分考生没有答出“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 和精神文明也是需要建设的”, 绝大多数考生几乎没有涉及两个文明建设存在着,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这一失误既反映了平常教学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不够全面和深刻, 也反映在训练时没有注意总结和提高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问题。
(五) 论述题
[题例] 某贫困地区的领导认为, 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 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 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 但由于原料和资金缺乏, 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 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 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 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 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 几年就摆脱贫困, 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
[破译思路]
此题设置了一个事例, 并指明了回答了重点, 即“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用圆点提示考生注意。引导了考生要打破思维定式, 要从“怎样做到”四个字上做文章, 而不能仅从“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内涵上扩展答案。作答时, 首先要审明材料, 分清层次:从盲目办厂到根据自己的特点;既看到自己不利条件, 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具体分析自己的特殊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个层次把握材料。然后将自己所学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分层作答, 运用“怎样把握自己的实际”、“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知识进行演绎分析, 把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 切莫观点材料两张皮, 或只是罗列观点。
[答案要点]
该地区的做法是:
(1).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的实际盲目办厂, 转为根据山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 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真切了解。
(2). 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不利条件, 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 作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决策, 由此体现了对实际工作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 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 也体现了对变化发展了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3). 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 从简单地照搬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因地制宜的正确决策得以实施。
(4).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 脱贫不能仅依靠政府救济, 更要靠自力更生, 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
[解题反思]
此题抽样统计数据表明:平均分为6.44, 区分度为0.368, 难度为0.400是1997年难度最高的一道题。主要失误:
(一). 审题失误。1. 不能从题目的背景材料中找出答题点。(1). 题中“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 更要靠自力更生。”题意要求: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2). “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 建立起一些小机械厂… …结果收效甚微。”题意要求:正确对待别人经验。(3). “因地制宜地种起了果树… …走上致富之路。”题意要求: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 2. 没有看准题意。不少考生没有注意加了圆点的“怎样做到”四个字, 没有在这方面重点作答, 而是重点回答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 知识方面失误。主要表现在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不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知识。对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在联系认识把握不够。
(三). 方法上失误。不懂得运用综合和演绎方法审题和答题, 而只是死记硬背地将平时所学知识罗列出来, 不能紧扣题意, 展开分析, 所答不符合论述题的规定性。
该题给我们的启示:
(一). 此题考查的重点是由单纯的理论运用转变为运用理论的同时更突出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考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适应能力和分辩力才能发现试题的特点, 调整自己的思路, 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反之, 就只能照搬基本观点, 功夫没少费, 效果却适得其反。
(二). 教学时必须全面把握所学知识, 特别是各章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注重把握知识的整体性。
(三). 注意加强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培养, 包括比较方法, 综合与分析的方法, 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的培养, 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采取访问讨论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