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专业班)试题 命题:凡夫 满分:150分 时量: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8分)
1.意识的本质是
A.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人的心理活动
C.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 大脑的机能
2. 有人曾预言,1999年8月18日“天体大十字”将发生地球毁灭的大劫难,而事实是,人们像往常一样度过了平静的一天,“天体大十字”这一“末世论”预言宣告破产。这表明
A.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B.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 思维比感觉更深刻
D. 人们对于未来的超前反映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发生变异。据此回答3--5题:
3.“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
A. 要掌握高科技知识 B. 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
C. 有意识地改造自身属性和变化规律 D. 人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和劳动
4.“人工诱变”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还要看
A. 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 B. 是否认识到精神的力量
C. 是否认识到人类社会也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
D. 是否正确理解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5. 生物育种运用“人工诱变”的新方法,启示我们
A. 应改变规律,推陈出新 B. 应大胆想象,推翻现成结论
C. 应解放思想,不断创新 D. 应不断创新,否定历史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对于中央的方针、政策,一部分同志习惯于照搬照抄,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据此回答6--7题:
6.上述同志的错误做法违背了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道理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④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 从哲学上看,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属于
A. 意识范畴 B. 物质范畴
C. 党的领导的表现 D. 依法治国
《经济参考报》透露,目前全国范围已查实的虚报瞒报已达6万多起。之所以造假之风日盛,除了某些干部为捞政治资本和经济利益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据此回答8--9题
8. 从哲学上看,虚报瞒报行为
A. 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B. 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D. 否认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9. 数字腐败所造成的后果是
A. 主观脱离客观,导致决策失误 B. 经济发展过快,产品供过于求
C. 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降低 D. 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
10. “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继承前人的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 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2001年6月2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全国农村发生的变化生动地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旦与实践结合,就迸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成为新时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和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武器。据此回答11—12题: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旦与实践结合,就迸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表明
A. 只要有了正确的意识,就能推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 “三个代表”思想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现成的方法
C. 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 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能够有效地改造世界
12. 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和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武器,这是因为
A.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 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3. 由于美国宣布退出旨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和极力推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而引起大多数国家反感,致使其在2001年5月3日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选举中以得票极少落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
B.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C. 先行后续的关系中都存在着因果关系
D. 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因果可以倒置
14. 人们通过签署《京都议定书》来减轻温室效应的危害反映了
A.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
C. 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因而可以随心所欲
D.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性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
15. “凡是涉及全局的事,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命运前途的事,就是大局。每一个领导干部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只有胸中有大局,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与大局联系起来,认清自己的方位,才能工作得有方向、有意义、有章法、有轻重缓急。”这段话所体现的哲理是
A. 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 整体是各个局部的有序组合 D. 必须从实际出发
1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垃圾年产量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垃圾对地下水源和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这主要说明
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B. 运动是普遍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C. 绝对不变化、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原因和结果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
1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规律性 C. 运动 D. 可知性
1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
A. 客观规律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B. 客观规律是无条件起作用的
C. 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19. 据分析,会展业有40%左右的回报率,还可带动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娱乐业、媒体广告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拉动效益高达1:10;还能提高知名度,增强凝聚力,激发活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材料说明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 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对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针对各个省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建立生态保护示范区,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据此回答20--21题:
20. 从辩证法角度看,对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的做法的理论根据是
A.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 整体和部分有着严格的界限
C. 只有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立足整体,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D. 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21. 从唯物论角度看,建立生态保护示范区之所以要针对各个省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是因为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C.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
D.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22.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使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发生动摇,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也严重受挫,导致一时间全球股市动荡。这说明①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③事物总是处在因果联系之中④运动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3. 人们能够兴修水利,引水上山来灌溉农田,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这表明①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超越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人们具有创造和改变客观规律的能力④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蕴含的哲理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③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④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下列各题,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给1分)
25.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龙这种动物,人们却时常看到龙的形象,并以“龙的传人”为自豪。这一情形表明( )
A. 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B. 意识是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现象、新的概念
C、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出某种物质
26.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这个观点( )
A、属于唯物主义
B、属于唯心主义
C、说明物质决定意识
D、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7.1999年6月中旬,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并召开了全教会,提出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重点和具体措施等。这些举措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
A、当代社会,科学和教育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意识的能动作用,将通过教育的发展显示出极大的能量
C、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通过教育实现的
D、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生活理念
28.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在不同产业和地区的比重可以有所差别,“坚持有近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坚持理论与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9.某县鼠患严重,每年被老鼠吃掉2.5万斤稻谷,县里发动群众家家养猫,结果该县800多亩水稻连续两年均未受到老鼠的滋扰,这等于从老鼠口中夺回了5万多公斤粮食。这说明
A、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B、人们要搞好各项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
C、人们要正确地改造世界,就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自己的行动
D、自然界的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意志
30. 各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都认为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1.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现实的国情就必须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只有了解祖国的昨天,才能正确认识祖国的今天,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这是因为( )
A、 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B、 事物不仅存在横向联系,还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认识事物不能割断事物的历史联系
C、 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它根源于旧中国的极端贫困落后
D、 从实际出发,不仅要从现实实际出发,也要从历史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2.“宇宙间的每一个具体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一观点( )
A、符合普遍联系的观点 B、符合联系客观性的观点
C、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33.据报道,森林覆盖率高达60%的某发达国家,为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禁止企业使用本国木材生产一次性的卫生筷。而森林覆盖率不足20%的某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企业,却用本国原木制造一次性卫生筷,竟相降价向发达国家出口。这告诉我们
A、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眼前利益必须和长远利益相统一
D、事物的本质总是通过其现象表现出来的
34.人们要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下列选项属于按规律办事的有
A、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B、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简答(每题11分,共22分)
35.《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雍水暴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水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盖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结合有关哲学知识回答
(1)荆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启示?
36.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请结合唯物辨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这样做的哲学依据。
四、辨析题
37.“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句话正确地概括了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38. 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要不断创新,解放思想。
五、论述题
39. 材料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二:中共中央不久前发出通知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首位来抓,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1)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唯物论依据是什么?
(2)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40.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其外。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影响。就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来说,经济全球化有着双重影响。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它可以启动市场开放,推动资金、技术、商品和劳务跨国流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这就给我们带来机遇;与此同时,它又带来种种不平等竞争,有些跨国公司和政府会寻找借口干涉它国内政,制造麻烦,跳起事端,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哲学上应怎样认识?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主观题答案卷
三、简答(每题8分,共16分)
35. 结合有关哲学知识回答
(1)荆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启示?(5分)
36.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请结合唯物辨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这样做的哲学依据。(8分)
四、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37.“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句话正确地概括了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38. 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要不断创新,解放思想。
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39.(1)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唯物论依据是什么?(6分)
(2)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12分)
40.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哲学上应怎样认识?(18分)
附:高二政治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专业班)
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C | D | B | A | C | C | A | C | A | B | C | D | A | D | A | D | C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D | C | C | B | A | B | C | BC | ACD | B | ABC | BC | AC | AB | ABC | BCD | ABCD |
简答题:35. (1)荆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虽然他们也作了实际调查,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到河流的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4分)
(2)真正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自己的思想及时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才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4分)
36. (1)这样做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分)
(2)一方面,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任何部分离开了整体,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3分)另一方面,部分也制约着整体。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3分)
辨析题:
37. (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4分)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说物质是产生精神的物质基础,它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但其未包含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道理。(4分)
(3)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
38.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坚持发展的观点,确实要不断创新,破除旧观念,促进新事物的成长。(4分)
(2)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坚持发展的观点,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4分)
(3)题目的观点是不全面的。(2分)
论述题:
39.(1)唯物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6分)
(2)辨证唯物论认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精神的力量(4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公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4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4分)。
40.(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从实际出发。经济全球化有其双重影响,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对于不同的国家,具体的机遇和挑战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对其利弊要进行具体分析。(6分)
(2)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历史的进步,我们必须利用其有利性,加快发展。(6分)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经济全球化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其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