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看法中,属于世界观的有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科教兴国
③水往低处流 ④存在即被感知 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
2.“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发生变异。“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
A.要掌握高科技知识
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
C.有意识地改造生物自身的属性和变化规律
D.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
3.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
①人们面对的都是业已形成的生产力水平,只能在原有水平上推进一步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
③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他所面对的生产力水平
④每一代人面对的前一阶段形成的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都是客观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1928年英国科学家迪拉克预言“反物质存在”以来,反物质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1996年欧洲物理实验室发现并生产了反物质。1998年中美科学家合作到宇宙中探寻反物质,并发现了反质子。这里的“反物质”
A.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B.其实就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D.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只是物理性质等方面有所不同
5.上题中,反物质的研究和发现进一步证明
A.世界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统一体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 D.人们能够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歌唱八大员》,鼓励人们从事服务业。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大”又提出“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回答6—8题。
6.编写《歌唱八大员》和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旨在
A.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B.让人们实事求是,别过高估计自己
C.发挥意识的反作用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7.起初鼓励人们从事服务业,现在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两种提法的共同之处就在于
A.都是根据当时的国情提出来的 B.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态度
C.都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都是主观的反映
8.人们的择业观,直接受人的
A.思想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影响
C.情绪支配 D.思维方法决定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指出:“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答9—10题。
9.“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讲的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一种因果关系 D.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10.从哲学上看,以上论述告诉我们,“三个代表”是
A.是发展的学说 B.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构成事物的要素 D.一个存在着内部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由于冠状病毒的变种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在中国传播,医学科学工作者加紧研制新疫苗。据此回答11—12题。
11.冠状病毒的变种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一事证明
A.人定胜天 B.人类永远不可能认识世界
C.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D.冠状病毒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2.医学科学工作者针对新病毒加紧研制新疫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必须学会
到 去认识事物、改造事物
A.事物之间的联系 B.事物的规律性
C.事物的内部 D.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13.“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它鼓励人们做事要有创新精神
B.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因为未来比现实重要
C.它指明意识不仅能反映现状,还能预测未来
D.解放思想比从实际出发更为重要
14.规律的客观性,指的是
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
B.它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C.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5.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作出预见,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能够把自然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打败仗,可是,垓下一战大胜,这一次胜利就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回答16-17题
16.哲学角度看,“垓下一战”证明了
A.整体决定部分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
C.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D.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
17.从刘邦屡吃败仗到垓下一战取得彻底胜利一事可以看出
A.胜败乃兵家常事 B.胜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没有常胜将军 D.只要坚持就能取得胜利
18.蔡桓候讳疾忌医,一误再误,以至病人膏肓,一命归西。围棋老将陈祖德身患癌症,但他勇于同疾病作斗争,结果恢复了健康。两人对待疾病的态度不同,结果也迥异。这一事例说明
A.人生无常,有时有病,有时健康 B.应该正确对待矛盾
C.只要敢于斗争,矛盾就会永不存在 D.具体矛盾要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
19.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是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C.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D.具体问题具体分祈
20.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松子,并且喊道“我要吃水果”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21.据说有一次楚王上山打猎,进入猎区后,他张弓搭箭,眼睛左右搜寻,蓦地,从左边树林里窜出一只鹿,正待放箭,忽然,又见右边树林里奔出只四不像。他急转箭头,却又见一只白天鹅从头上飞过。此刻,楚王眼花缭乱,不知射哪一个好。待定下神来,猎物早已逃得精光。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①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②看问题要把握主流,防止混淆“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③做工作要有发展眼光,防止把事情静止化;④必须树立普遍联系的观念,要看到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
22.江泽民同志指出:“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23.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是一种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主要体现以下哲学观点
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B.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24.掌握矛盾分析法这个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就是要
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②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顶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台题意的。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1.如今,“上网”“网络”“网站”“电子商务”“电子邮件”“虚拟世界”“纳米技术”等许多新词铺天盖地而来。这些新词产生的根源是
A.知识界人们的创造 B.社会实践的产物
C.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某乡农民按乡政府的要求,拔掉地里的玉米,改种特种蔬菜——日本白萝卜,虽然大获丰收,但因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生产的白萝卜质次价廉,使农民遭受了很大损失。乡政府不得不免收种子款,并且还按每亩100元赔偿农民损失,乡政府为此补贴了7万元。这件事告诉我们
A.乡政府虽然愿望是好的,但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B.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危害巨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本要求
D.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并不容易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4.“善奕者,得势。初学者,顾子而不谋势,得小利而失全盘。”从哲学上看,“谋势”就是要
A.坚持联系的观点,着眼全局看问题B.坚持发展的观点,预计事物发展的趋势
C.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这些都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离不开运动
D.运动包括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6.“过于陶醉良好的‘自我感觉’,可能是一种病态。因为大半的情形是,那样一种‘自我感觉’与众人的客观评价往往相去甚远。所以,常有‘知人难,知己更难’的感叹。这里就引出一个话题:如何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这段话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不能过于“自我感觉”良好
B.“自我感觉”与别人的评价总是不一样的
C.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都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7.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A.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
B.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中心、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妥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C.前者要分析的是不同事物之间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D.前者和后者都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捧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个事例说明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主次矛盾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下面对“重点论”的正确理解是
A.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B.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D.重点有时可以脱离两点而存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2分。共22分)
1. 看漫画,说哲学。(请简要说明漫画中的寓意)
A 始 料 不 及
B. 拉 力
C. 救命与救人方案
2.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长处也有不足,只有根据各自特点和长处,扬长避短,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开放,才能改变面貌,发展自己。因此,西部各级党政部门要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要防止两种错误:其一是照搬照抄东部地区的经验,而不联系实际;其二是一哄而上,没有轻重缓急。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1.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16分,共31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掌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于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的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38.材料一: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目前的科技总体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对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党和国家基于国内、国际的实际考虑,做出了全面实施科技兴国,推进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当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蕴含着哪些哲学道理。
(2)材料二中“创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创新”的重要意义。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4×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D | B | B | C | B | c | a | b | c | d | C | D |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答案 | A | D | A | B | B | B | D | D | D | A | C | D |
二、不定项选择题(9×3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BC | ABCD | AC | abcd | BC | cd | abc | cd | abc |
三、简答题(10+12分)
1.A.始料不及:没有看到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的(2分)
B. 拉力: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2分)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2分)
C.救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2分) 要反对主观主义,(2分)
2.(1)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根据各自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开放,才能改变面貌,发展自己。这体现了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应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哲学道理。
(2)西部各省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发展自己。体现了同一事物不同侧面各有其特点,应具体分析“长”与“短”,进而促进开发的道理。
(3)西部各级党政部门要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而不能照抄照搬东部地区的经验,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特点去决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主要矛盾是矛盾特殊性的情形之一。西部开发不能一哄而上,而要注意轻重缓急,说明在具体分析西部开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作时,要善于抓好主次矛盾,具体分析和解决好“重”与“轻”、“缓”与“急”的关系。
四、辨析题(2×11分)
1(1)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4分)
(2)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会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3分)
(3)因此,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而且,只有符合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人们的思想意识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4分)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分)
(2)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3分)
(3)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适得其反。(4分)
五.论述题(15+16分)
1.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5分)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5分)
(3)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分)
2.
(1)材料一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5分)
(2)材料二体现了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是事物前进和上升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5分)
(3)“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6分)
①是党的战略决策,对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现代化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②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会有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才能保证经济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
③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机和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