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未考试题(理科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哲学属于自然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据报道,解放军304医院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肾转移癌,使癌症患者获得了新生,这说明
A、癌细胞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
B、人的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生命运动的发展方向
C、人类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够解决任何问题
D、患者获得新生的前提在于医务工作者承认自然物的客观性
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A、规律性 B、唯一特性 C、可知性 D、根本属性
4、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基本前提是
A、提高人的认识水平 B、承认自然的客观性
C、承认社会的客观性 D、不断改进劳动工具
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
A、当前中国存在的客观事实 B、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不变真理
C、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反映 D、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6、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
A、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 B、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D、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7、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来说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
认为自然界是本原,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表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古今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D、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8、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A、人对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B、联系是永恒的、不变的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必然的联系
D、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哲学依据是
A、一种原因必然产生多种结果 B、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C、多种原因可能导致一种结果 D、一定的结果必然导致一定的原因
10、东北某市花费了420万元巨资,从深由引进了4200多株大树,因“水土不
服”已有400多株死掉。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因果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B、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D、要对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活动的科学性
11、中央一再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调整经济结构的哲学依据是
A、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C、办事情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事物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状况会影响事物整体的功能
1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主要是因为
A、运动有五种基本形式 B、运动是物质的动力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电主要的哲学寓意是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否认了运动,夸大了相对静止
C、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运动变化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状态的改变 D、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
15、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主要是看其
A、是否是新出现的事物 B、是否是力量强大的事物
C、是否是符合客观规律 D、是否是成熟、完善的事物
16、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不断推进说明
A、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 B、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在不断加深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7、下岗工人要上岗,关键在于自己闯。这句话强调
A、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C、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18、“药医不死病,死病不药医”。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C、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19、“过犹不及”这句成语告诉人们
A、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 B、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
C、做事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D、事物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20、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之一。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理是
A、重视量的变化,学会优化结构 B、事物的发展是从量的积累开始的
C、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流,才能解决矛盾和问题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1、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是
A、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是
A、是否承认整个世界是物质的 B、是否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是否承认矛盾及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23题16分,24题18分,共34分)
23、材料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我们必须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1)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哲学理论依据是什么?
(2)发展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是怎样的?
(3)运用有关哲理,说明为什么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24、一些专家指出,在未来100年里,地球表面的温度将有可能上升1.4-5.8度,全球气候暖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加缺水,耕地退化和沙漠化现象更加严重。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专家呼吁,必须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产生的原因说明了什么哲理?
(2)专家呼吁采取措施阻止气候变暖蕴含着什么哲理?
高二政治期未考试题(理科班)
答题卷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签名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二、问答题(23题16分,24题18分,共34分)
23、
24、
高二政治期未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理科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B | D | B | B | C | B | A | D | A | D | D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D | C | B | C | B | D | D | C | A | B | D |
二、问答题(23题16分,24题18分,共34分)
23、(1)理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两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精神文明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24、(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全球气候变暖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暖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使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受到了规律的惩罚。
(2)专家呼吁采取措施阻止气候变暖,说明人们能够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阻止气候变暖说明人们能够利用对干规律的认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