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半期试题

2014-5-11 0:26:17 下载本试卷

高二政治半期试题

一、选择

I. 单选,本题共14小题,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如果只看到物质的力量,轻视精神的作用,改革和建设就会走弯路,已经取得的物质文明成果就有可能毁于一旦。”据此回答1—2题。

1、哲学上的“物质”(  )

 ①是指有形的实体        ②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③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④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上述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的作用大于物质的作用

B、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C、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没有意识就没有物质

《人民日报》报道、湖南省新宁县总结的《处理农村矛盾36策》对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稳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据此回答3—4题。

3、《处理农村矛盾36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只有把思想政治贯穿于法律、经济、行政三种工作方法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说明(  )

A、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决定因素

B、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C、正确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D、正确的意识必须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4、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与农民交朋友,必须“干群隔膜,双向沟通”,“群众有难,体察解忧”。这说明,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  )

A、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B、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

C、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充分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

《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形势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也要随之变化,不变化就要落后,不创新就必然僵化。”据此回答5—6题。

5、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要求说明(  )

A、必须承认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必须看到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性

D、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上述材料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

C、事物的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在连续数年海平面不断升高的情况下,1999年,全球海平面平均高度突然出现下降,并且重新回到1996年的水平。对此,人们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为海平面高度同时受水温、降水、极地冰雪融化及海水蒸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7—8题。

7、海平面的不断升高和突然下降说明(  )

A、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C、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D、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8、海平面高度同时受水温、降水、极地冰雪融化及海水蒸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事实说明(  )

A、任何结果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B、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C、整体离不开部分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恩格斯说:“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找到它的量度。”运用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从恩格斯的上述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任何事物在绝对运动的同时,存在着相对静止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D、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10、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无论运动和静止都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

D、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省郏县多家企业缺乏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大量排放超标污水,造成北汝河严重污染,导致沿河群众不能用河水浇地,许昌市区用水停止从北汝河取水,30万市民用水告急。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蕴涵的唯物论道理是(  )

A、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B、错误的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12、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

A、整体和部分是不同的,二者不能混淆

B、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相对的

C、规律的存在和发展作用是无条件的

D、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由于美国宣布退出旨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和极力推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而引起大多数国家反感,致使其在2001年5月3日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选举中以得票极少落选。依据上述材料,回答13—14题。

13、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引起的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C、先行后续的关系中都存在着因果关系

D、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因果可以倒置

14、人们通过签署《京都议定书》来减轻温室效应的危害反映了(  )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

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因而可以随心所欲

D、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性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

II.多选,本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选项。

15、近年来,社会上有的人利用群众健身、祛病、修身养性的愿望编造一套歪理邪说,戏弄和蒙骗群众;有的人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名,看风水、招亡灵、求神问鬼、占卜算命,到处骗人取财;有的人宣扬神秘的超物质的力量,妄称能用某种功法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由此刮起一股不小的反科学和伪科学之风。对这种反科学和伪科学的迷信活动,我们必须兼帜鲜明地坚决反对,这是因为(  )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具有能动作用

B、迷信思想是一种错误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C、参与迷信活动的群众缺乏科学知识和科学意识

D、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出现错误

16、某乡农民按乡政府的要求,拔掉地里的玉米,改种特种蔬菜——日本白萝卜,虽然大获丰收,但因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生产的白萝卜质次价廉,使农民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乡政府不得不免收种子款,并且还按每亩100元赔偿农民损失,乡政府为此补贴了7万元。这件事告诉我们(  )

A、乡政府虽然愿望是好的,但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B、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危害巨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作好一切事情的基本要求

D、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并不容易

17、IBM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一事实表明(  )

A、电脑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

B、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

C、人脑的运动同电脑一样,归根到底是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

D、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胜人脑,实际上是人类自己战胜了自己

18、在过去相当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我国对第三产业重视不够,严重妨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端正了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扩大了劳动就业。上述事实说明(  )

A、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性质这一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它就要受到它的惩罚

19、江苏省河横村曾荣获“全球500佳”生态奖。其成功经验之一是:建立生态农场,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入手,以大田种植为中心,实行多层次的重复作用;蚯蚓喂鸣—鸡粪喂猪—猪粪投沼池—沼液肥水养鱼、沼渣充茹—茹渣肥田,从而促使农业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这种做法体现了这样的哲学原理(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C、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和其他任何事物联系着

20、下列成语,体现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有(  )

A、兼听则明,偏信由暗

B、一发而动全身

C、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D、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2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但是,一些地大搞地方保护,造成市场分割,商品流通不畅,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从哲学角度看,地方保护错误在于(  )

A、不能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B、不能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不能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2、每一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

A、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B、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二、非选择题(共3题,38分)

1、,闻名全国的邯钢集团全面关停拥有30年历史的二炼钢厂,淘汰落后生产设备,从而使邯钢由传统落后的地方中型钢铁企业发展为现代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邯钢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生产;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推进技术进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三是加强企业管理,努力降耗节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运用哲学知识,说明邯钢取得骄人业绩的原因是什么。(12分)

2、辩析题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创新;创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10分)

3、新千年的第一次日全食约会地球。非洲部分地区目睹了这一“白昼里的黑夜”奇观。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看到长达3分14秒的日全食景象。月亮的影子以每秒630米的速度向东移动,最后消失在印度洋。日全食发生前,天文学家对此作出了精确的预报。(16分)

①  从哲学上看,日全食的发生和消失说明了什么?

②天文学家对日全食的精确预报蕴涵着什么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