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唯物论

2014-5-11 0:26:17 下载本试卷

政治试卷(哲学)

   说明:本试卷分Ⅰ卷和第Ⅱ卷,共100分,90分钟。交卷时只交第Ⅱ卷,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第Ⅰ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       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或相应涂抹答题卡上该选项的字母。(每小题1.5分,共36分)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  )

  A.人类社会的看法          B.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D.一切具体科学的总体看法

 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

  ①生产关系②万有引力规律③政治经济学④法律⑤路线、方针、政策⑥阶级利益⑦中共中央文件⑧电场、磁场

  A.①④⑦⑧   B.①②⑥⑧   C.③④⑤⑦    D.②③⑤⑥

 3.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在

  B.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具体的

  C.两者都揭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D.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

 4.英国主教贝克莱说:“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这一观点( )

  A.认为意识的产生不依赖于客观事物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D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5.1999年5月29日——30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南六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虽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这个过程远未结束.”从哲学上着这是因为(    )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认识所有事物

  B.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D.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人们的认识需要不断扩展和加深

 6.2000年4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贵州省某县有510个村,现在,每个村都建起一个图书室,让农民在这里学习科技知识。该县建图书室之举,从哲学上看 (  )

  A.符合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是重视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

  C.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D. 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7.1999年5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要应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挑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我们的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就必须高高举起邓小平理论旗帜,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要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就必须有正确意识的指导

  D.邓小平理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答案

 8.2000年第2期《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十二亿中国人民从切身的经历中深深认识到,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指引我们把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A.只有邓小平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      B.人们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9.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

  A.物质能够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    D.物质是具体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

 10.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是(   )

  A.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B.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D.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11.“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B.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实际出发的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意识依赖于物质

 12.2000年第2期《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在实施民心工程中,一定要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提徒有虚名的大口号,不定不切实际的大指标,不搞劳民伤财的大呼隆、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把功夫下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防止走过场。”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

  A.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B.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

  C.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13 1999年4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受亚洲、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等地区金融动荡的不利影响,1998年美国500家大公司的利润收入出现7年来的首次下阵。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B.任何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4.1999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论断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A.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B.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客观的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书与写作间的(   )

  A.普遍联系    B.内部联系   C.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16列宁指出:“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它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这表明(   )

  A.部分离不开整体,但整体可以离开部分

  B.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调整体

  C.整体和部分是同等重要的     D.部分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17.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何作麻院士认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本来就包括精神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两个方面,当精神生产力的比例越来越大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将必然出现。知识经济的到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从哲学角度看,知识经济()

  A.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          B.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D.将极大地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

  ①力量强大的事物必然代替力量弱小的事物②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不断产生③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④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⑤事物的运动变化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干预,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合理调节。从哲学上看,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市场经济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相互联系的

  B.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必须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C.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D.所有的规律都是客观的,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0.日月星辰总是按一定的轨道运转,电流变化必然引起磁场的变化,磁场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上述事实说明(  )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C.事物的普遍联系是无条件的 D.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1.三峡工程静态投资总额需 900亿元,国家对三峡工程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有两项,一是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二是葛洲坝电厂的利润。由于三峡工程一边施工,一边部分投产发电,到三峡工程第十一年,首批机组发电后就开始有资金收入,到第十三年,达到当年资金需求平衡,到第十四年,三峡工程出现资金盈余,开始偿还贷款本息,到第十八年工程收入可还请全部贷款本息.解决前十一年的资金缺口,将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并利用出口信贷、商业贷款和发行债券解决;上述国家筹措三峡工程巨额资金的周密方案,体现了下列哲学道理(   )

  ①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建设项目的上与必须注重多方筹集资金③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④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我们必须牢记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2000年4月7日《光明日报》报道,正当江苏省某市各大宾馆为客源不足而大伤脑筋时,该市的一些行业宾馆、接待处、培训中心却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导致宾馆亏损,社会资源浪费。这一事例说明(   )

  A.物质决定意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23.2000年4月9日《光明日报》报道,一种新型固体垃圾处理炉投入批量生产。该垃圾处理炉采用二次焚烧的方法,将垃圾高温分解,分解后的残留物无毒、无污染,可作为肥料直接施于农田。这一事例说明(   )

  A.只要积极努力,办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   B .规律具有客观性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24.2000年4月31日《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不断探索、认识和把握客观经济规律,不断开辟新的发展境界”。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

  ①办事情必须做到主观符合客观②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④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或相应涂抹答题卡上这个(些)选项的字母。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2分,共18分)

25.社会的变化发展,不是由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而是由上帝、神、无意或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们的思想、意志决定的。上述观点(  )

  A.是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唯心主义观点

  C.认为意识诀定物质      D.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26.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强调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同时也强调要注意消极的、错误的思想意识对我们的侵蚀.从哲学上说,这是因为(  )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错误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C.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

27. 2000年4月1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邯钢最基本的经验是从厂情出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造性地推进了“三改一加强”.邯钢的做法符合下列哲理()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办事情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相统一

 28.1999年第7期《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同国际国内的实际,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实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这一论断包含的哲理是(   )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C.邓小平理论对现代化建设有决定作用

  D.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9. 2000年4月26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没有调查研究的决策必然是盲目决策,而盲目决策必然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

  A.办事性能否成功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错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30.2000年第2期《求是》载文指出:“要在基本路线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人们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31.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片面强调对群众负责,无视上级要求,甚至违背党的方针、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哲学上讲,这种倾向 (  )

  A.否认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割裂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割裂了事物的因果联系       D.实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

 32.2000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作为一国基本国情的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客观的复杂联系,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却无法改变这些联系背后的规律本身.”这一事实说明(  )

  A.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说明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或消灭它

  D.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33.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  )

  A.出发于“实事”,着眼于“是”,用力于“求”

  B.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

  C.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D.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简答题:紧扣题意,简明扼要。(每小题7分,共14分)

34. 简要说明“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与“扫黄打非”的哲学根据。

35.怎样理解“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四、辨析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论证。仅作简单判断不说明理由,该题不给分(每小题9分,共18分)

36、意识能反作用于事物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37、一切发展都是变化,一切变化都是发展。

五、论述题:紧扣题意,理论联系实际,条理清楚,逻辑严密。(14分,理科作38题,文科作39题)

38.2000年4月,江泽民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没有现成的答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好国有企业,更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经济规律,不断开辟新的发展境界.”

请回答:

①  什么是实事求是?

②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什么?

③  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9.2000年1月19日至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会议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地区的大事,也是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大事。东部地区要把支持西部大开发作为责无旁贷的任务,改善和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各种形式的协作,促进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靠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会议要求,推进西部大开发,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请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

中期哲学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D

A

D

B

C

C

A

C

C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C

C

D

C

A

D

D

B

D

C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BC

ABCD

AD

BD

BCD

AC

B

AC

ABC

三、简答题(2×7=14分)

34.(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3分)(2)正确的舆论是事物的正确反映,它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黄色的错误的东西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给人以消极颓废的影响,把人引向歧途,(3分)因此,用正确舆论引导人和扫黄打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结合起来。(1分)

35.(1)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分)(2)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3分)(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3分)

四、辩析题(2×9=18分)

36. (1) 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这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不同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3分)

 (2)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4分)

 (3)把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仅仅归结为对客观事物发展进程起着推动作用是片面的、错误的。(2分)

37.(1)唯物辨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永恒变化的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它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说一切发展都是变化是对的。(5分)(2)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变化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倒退、向下的变化;(2分)另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趋势,后一种变化即发展,前一种变化则不是,说一切变化都是发展是错误的。(2分)

五、论述题(14分)

38.①“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4分)②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6分)③第一,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2分)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读蓬勃望机的法宝。(1分)第三,我们青年学生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个法宝;就应当把自己培养成为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不断进取的一代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1分) 

39.(1)上述材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4分) 

(2)①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地区的大事,也是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大事。全国和东部地区要支持西部发展,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靠西部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3分) 

  ②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3分)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