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二中上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

2014-5-11 0:26:18 下载本试卷

广西南宁二中02-03年上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下面各题4个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字母序  号填在答卷空格里,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成语、俗语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牵一发而动全身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城门失火,映及池鱼

  2、下列关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运动是物质

  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主体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

  有运动的物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3、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从哲学上看,发展的实质是:

  A、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  B、发展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C、发展是 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  D、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4、下列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B. 在任何情况下,整体的功能都  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D、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没有严格的界限

  5、下列的说法中能反映联系的客观性的有:

  A、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B、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C、8代表“吉利”,4代表“不祥”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6、下列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新陈代谢;②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④水从高处流往低处:⑤万有引力定律:⑥遗传变异:⑦四季更替,昼夜循环。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⑥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可。”体现了: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静止就是绝对不运动,根本不变化

  8、“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下面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难易相比较而存在

  C、难易的转化是必然的  D、只要采取行动,矛盾双方就可以相互转化

  9、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指:

  A、矛盾的斗争性  B、矛盾的统一性  C、矛盾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0、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事物之间会有相异性,差别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由主要矛盾决定   D、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11. “—把钥匙开一把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些俗语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统一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普遍性

  12、“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         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13、下列俗语蕴含抓主要矛盾原理有:①牵牛要牵牛鼻子;②抓本质,抓主流:⑤力气要用在节骨跟上: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⑤抓中心,抓关键,抓重点:⑥抓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

  14、“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 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文配范围,增强公育制的主体地位。”这一论断包含的哲理是:

  A、看问题一定要注意两面性 B、在事物发展中,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15、“再就业,有赖于每个下岗职工个体的进取,奋斗,也宵赖于政府有力的宏观调控,

  有赖于社会的共同努力。”可见

  A.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下岗职工个体的奋斗与国家的调控,社会的努力同等重要,不容忽视  C、国家的调控与社会的努力是实观再就业的决定因素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6、事物的量变是指:①事物的数量上的变化;②事物在程度上的变化:③事物在速度上的变化:④事物在性质上的变化;⑤事物在规模上的变化:⑥事物在方向上的变化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17、指出下列哪些变化下属干质变:①新民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②通过学 习“三个代表”,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思想认识;③水结成冰:④冷水变成热水;⑤古猿转变 到人:⑥食物发霉;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A、①③⑦  D、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④⑦

  18、列中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这就要求我们:

  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C.坚持适度的原则 D.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9、苏轼在《范增论》中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A.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  而起作用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20、列宁说:“谁害怕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谁被这些困难吓倒,谁见了这些困难就悲

  观起来或者惊惶失措起来,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我们每一个革命者都应该树立坚定性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的哲学依据是:

  A、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B、外因需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C、量变能引起质变  D、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三1、“对国家的绿化事业,只有坚持不懈,一年一年地干,一辈一辈地干,才能给子孙留下山清水秀的美丽环境。”这段话告诉我们:①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渐变: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变:⑤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的发生;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下列各题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清将所选答案字母序号填在答

  卷空格内。全选对每个题给3分,漏选且正确给1分,误选多选不给分,共26分)。

  22、下列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A、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B、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D,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解放

  思想和实事求是没有区别

  23、“揠苗助长”的错误在于:

  A、没有充分发挥1的丰既能动性  B、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  D、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24、新事物区别于旧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应是:

  A、人以时间出现先后为准 B、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C、星否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D、发展的速度快慢,是否成热和完善

  25、下面关于创新精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创新精神的哲学依据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创新就是要促进事物发生运动、变化  c、要用创新精神看待事物,就必须拥护、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D、要有创新精神,就必须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

  26、“兼昕则明,偏信则暗”,“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两句名言符合:

  A、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一切事物的观点  B、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C、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原理          D、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原理

  2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

   A、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    B、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C、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矛盾物殊性原理的要求

  28、“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是:

  A、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B、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道理

  29、主要矛盾和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A、前者和后者都是两点中的重点  B、前者和后者都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前者研究的是诸多矛盾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后者研究的是一个矛盾中两个对立面间的关系问题  D、前者确定了复杂事物的中心,后者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30、“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到胜利一一这就是人民的逻辑。”这句话符合如

  下哲理的是:

  A、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前途是光明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发展、矛盾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体现这种联系的有:

  A、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B、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于是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D、矛盾是联系的内容;又是发展的动力

  32、培根有旬名言:“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自控,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这句名言

  体现的哲理是:

  A、内因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  B、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D、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

  33、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然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并要同各种腐朽思想道德作斗争。这说明:

  A、新道德和传统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有内在的联系  B、事物发展中的质变,是通过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实现的  C、量变引起质变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有通过矛盾着的对立面统一和斗争,事物才能发展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34.什么叫规律?简述你对规律客观性的理解。

3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包含什么哲理?请简要分析。

36.用课本有关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谈谈你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认识。

37.怎样理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四、辨析:(只判断不作分析不给分,本题14分。)

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可以归纳为“唇亡齿寒”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五、论述:(要求所用原理恰当,结合题目要求展开论述。本题18分。)

39.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三、简答:

  34、答:(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指的是①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②它还指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③规律客观性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35、答(1)这一说法体现孤立要矛盾的原理。(2)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它要求我们要善于抓关键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3)能否射到马,擒到王是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决定着战局的发展。

  36、(1)答: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果”。根据这一原理,在生活中我们应重视量的积累。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个就去傲,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因此,我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凡是对社会、对个人、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害的恶的思想和行为,就必须坚决抵制,防微杜渐;凡是对社会、对他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的思想和行为,就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为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7、答:(1)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1日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前进;即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因为;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发展方向,因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成长壮大。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以比拟的优越柱。③在社会领域里,正因为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舍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①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

  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四、辨析:

  28、答:(l)“唇亡齿寒”属于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而“只见树木, 下见森 林”属于形上学孤立观点。把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概括为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分歧是不全面的。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还表现在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发展观点和

  静止观点的刘,立,而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

  的根本分歧。

  五、论述

  39、答:(1)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矛盾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要求我们要学会科学的工作力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本质的特征,这对于各个  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具有普遍意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  情,下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只有坚持马克思王义普遍真理同  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它强调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要立足本国实际,从我国国情出发,使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小学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综合 初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科学
高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综合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好词好句 作文大全 读后感 电子书 百科
小荷作文网 电脑版 2002-2018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