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专业班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做在答题卷上
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76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2.“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一论断说明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下列成语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劲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成为一颗星星吧!”这段话告诉我们,选择人生奋斗目标应该
A. 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B. 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C. 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D. 从自己的理想出发
5.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这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 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 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的状态
6.有的人做事经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人却相反,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A.尊重和掌握规律程度不同 B.各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不同
C.各人的机遇运气不同 D.各人拥有的物质条件不同
7.蚂蚁可以吃掉对树木不利的害虫,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的杀虫药。德国制定的法律条文规定,居民和园丁如被发现破坏蚁窝,将会受到重罚。居民若在自家花园发现蚂蚁窝,也不能擅自捕杀,要向当地的林业部门申请,然后再将蚂蚁窝移到森林中去。上述做法从哲学上要求我们( )
A.要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才能保护大自然
B.必须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自然规律
C.要爱护自然界中的一切动植物
D.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8.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① 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 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06年10月2日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由于发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干扰机制,美国人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荣获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此回答9-10题
9、历经长期的研究,RNA干扰终于被发现,这表明
A.人们能够穷尽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B.世界上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C.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 D.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0、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成功发现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的前提是
A.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的意识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是否尊重客观规律
11.针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某校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查阅资料、走访社区、问卷调查……进而把问题研究引向深入。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2.“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 实践出知识,知识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影响着实践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3.克鲁普斯卡说过:“书籍虽然具有巨大的意义,但不是受教育的惟一源泉。不仅应当从书本中学习,而且还应当从生活中学习。”因此我们青年要努力做到 ( )
A.投身社会实践,处理好学习书本知识和掌握实践知识的关系
B.投身社会实践,处理好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C.投身社会实践,处理好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D.投身社会实践,通过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得知识
14.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有( )
(1)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4)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A、(1)(3) B、(1)(2)(4) C、(2)(3) D、(2)(3)(4)
15.“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说是( )
A.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B.否认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
C.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D.否认事物的变化发展
16、厄尔尼诺是太平洋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的发生频率越来越快,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从哲学看,这表明( )
①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应该辩证的看待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④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右边的漫画“如此‘消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人人参与
B.做好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程,需要以城带乡
D.既要重视局部作用,又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18、“挑战世界极限,雪域筑路,笑谈今生何为天堑:饮马长江源头,高原奋战,托起明天青藏通途。”这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青春无悔的誓言。这一誓言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B、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
C、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回答19一20题。
19、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20、“人生易老天难老”其哲学寓意是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21、 “福娃”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这说明
①抽象的艺术造型设计可以不遵循认识的规律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艺术作品是不依赖于原型的主观创造
④艺术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
22、右侧漫画反映的现象,从哲学上看
①体现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的阻碍作用
②重视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③违背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④说明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才能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中国人常见的问候语是“吃了吗”“干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对自身隐私权的重视,人们问候语正变成“忙呢”“你好”发财吗” 等。 可见( )
A、先前问候语是主观与客观背离,是错误的
B、问候语变化体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问候语变化表明社会状况随思想观念的进步而变化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4、有一个《看看母亲河》的节目,把沿黄河不同河段取来的99瓶水排列成一幅黄河走向示意图,描绘了黄河水清—灰—浅黄—酱黄—灰—蓝的变化。示意图生动的表明( )
①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
②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③事物都是同它周围的事物相联系的
④事物都是由它的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5、通过对右图的观察,对于图中人,有人认为是一少女,也有人认为是一老妪,但事实上,从图中既可以看出少女,也可以看出老妪。图形的欣赏产生的不同效果表明( )
A、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
B、艺术欣赏的内容因人而异
C、艺术欣赏的效果受思维方式的制约
D、艺术欣赏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26、沙柳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但是由于种植沙柳费钱费力,又无法带来经济效益,难以有效实施。针对这种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某地政府支持建立了以沙柳为原料的制造、造纸加工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极大的调动了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大家争相承包荒地,种植沙柳蔚然成风。从哲学上看,上述事例中,种植沙柳防风固沙从难以实施到有效实施,其成功之处在于( )
A、发现了沙柳具有防风固沙的性质 B、掌握了植树造林的规律
C、发现了事物之间更深刻的联系 D、掌握了用沙柳制板、造纸的技术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少选的,该小题不得分。
27.娃哈哈集团十分注重市场调查,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偏食问题“对症下药”,设计新的配方,推出了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这一材料所蕴含的唯物主义哲理有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搞好市场调查,解决问题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28. 为解决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国家投资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的兴建
A. 改变了水流方向,改造了客观规律
B. 是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实际出发作出的决策
C. 是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创举
D. 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29.改革开放之初,“孔雀东南飞”是劳动力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最好写照;而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民工荒”。这一现象说明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D.事物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
30.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时期,党员先进性建设既有历史的延续性,表现出一般特征,又依据不同的形势和任务,体现出新的时代要求。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1、为了确保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奥林匹克史上最出色的一届盛会,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奥运会行动规划动员会上指出:制定实施行动规划要把握好几条原则:一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B、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只要解放思想就能创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好
D、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2.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2500位天文学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决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划为“矮行星”。这意味着,太阳系将只有八个行星。材料表明 ( )
A..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C.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3、“善奕者,得势。初学者,顾子而不谋势,得小利而失全盘。”从哲学上看,“谋势”就是要
A、坚持联系的观点,着眼全面看问题
B、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34.走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蕴涵着一个普遍真理: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必须坚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中国共产党总是根据新形势提出新理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4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道题。第35题8分,36题9分,满分17分)
35.某市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了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等五大支柱行业的发展策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500多美元。
根据材料回答:该市的做法体现了辩证的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这一道理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3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满分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7.美国航天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第一次是在1986年1月28日,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进行第10次飞行时,从发射架上升空73秒后发生爆炸, 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事故原因在于运载火箭的一个密封圈失效造成燃料泄漏,引起爆炸。
第二次是在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进入大气层后解体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外部燃料箱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击中航天飞机热保护系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辨题:细节决定成败。
38.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250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天文学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决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划为“矮行星”。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太阳系九大行星论被修改了。
辨题:真理是可以被人为修改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9题18分,第40题17分,满分35分)
3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制定“十一五”规划和确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的意义。(6分)
(2)请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的必要性。(6分)
(3)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说明怎么才能“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6分)
40.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据统计,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至60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可达18000亿美元。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鉴于此,循环经济的思想在我国也逐渐由理论走向实践。“十一五”期间,我国确立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试论述我国确立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依据。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CDAD 6——10 ABDBD 11——15 BBABC
16——20 ADCAB 21——26 CBDCCC
二、多项选择题
27、ABC 28、BCD 29、AC 30、ABCD 3、1AD 32、CD 33、ABC 34、ABC
三、简答题
35.答:
(1)整个材料全面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2分)
(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市根据自身优势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了从本地区实际出发。(3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该市正确的经济发展策略,推动了该市经济快速发展。(3分)
36.答: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体现了认识的反作用。
(3)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体现了认识是无限发展着的。
四、辨析题
37.答: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具有重大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关键的细节对事情的成败起决定作用。(5分)
(2)整体与部分是又是相互区别的。一般说,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节无法代替整体的功能,细节不可能决定成败。(5分)
(3)所以,笼统地说“细节决定成败”是不科学的。(1分)
38.答: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人们不能随意修改真理。(3分)
(2)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太阳系行星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可以修改的。(4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3分)
(4)所以,笼统地说“真理是可以被人为修改的”是不科学的。(1分)
五、论述题
39、答: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制定“十一五”规划和确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是要充分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以正确的、科学的意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6分)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不用于实践,那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就是要将这些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更好地为实践服务。(6分)
(3)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保护好环境、节约资源,我们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行。(6分)
40、答: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
(2)规律是客观的,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5分)
(3)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了联系的观点。(4分)
(4)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标准;这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的观点,重视实践。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坚持了实践的观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