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II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6年6月18日首届山东文博会落下帷幕。山海兼备的齐鲁文化相异于“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晋文化,不同于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又各具特色。至于在湿润东部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在干燥的西部发展起来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径庭。这说明
A.地域的差别,使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非常明显 B.生产力的不同发展水平导致文化的差异
C.民族性格的不同导致文化的差异 D.文化具有多样性,使得各地生产方式不相同
2.比利时一位官员说过:“千万条小溪汇入河流,奔腾入海,成就了海洋的丰富。由于文化的不同,人们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因为交流,了解到自身的价值和彼此的差异,也惊叹于世界的博大精深。”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世界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发达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有一次,王安石看见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于是他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上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从材料可以看出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4.2006年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557周年第二次全球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这一活动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西方明智之士也提出要汲取孔子的智慧来维护人类生存。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而不同”体现了
A.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B.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要和平不要战争 D.各国的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同
5.2006年7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②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③它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④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 “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是
A.知识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得发展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强。阅读回答7—8题。
7.“汉语热”持续升温标志着中国软力量的迅速增强,这说明了
A.文化的力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C.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D.汉语已成为世界强势语言
8.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
①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功能 ②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③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④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2006年6月8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记者采访时说,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特别注意学习世界上一些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同时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很多人不远万里到中国来,也是仰慕和学习中国的文化。这表明
A.文化的交流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B.对于外来文化,要勇于吸收,反对“封闭主义”
C.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在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0.2006年7月27日,天水市人民政府和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组委会在天水迎宾馆举行了2006年伏羲文化旅游节总结表彰大会。天水伏羲文化旅游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体现了政府对人民文化生活的引导 ④可以陶冶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所指出“遗产”是指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12.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侗族大歌、朝鲜族舞蹈等极具特色。这主要体现了
A.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中华文化是由不同区域文化组成的
13.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2006年10月由国家投资两千多万元在甘肃会宁县修建的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基础工程已竣工并对外开放。关于“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的正确判断有
A.它是具有纪念价值的自然景观 B.它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景观
C.它是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非物质遗产 D.它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仍要弘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放光芒。这是因为
A.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B.长征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C.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仍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精神火炬
D.有了长征精神,就一定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5.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16.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7.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从哲学上看
①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是主观联系 ②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③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 ④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8.某化学工业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调整原有的产业布局,使得上游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事例说明
①人是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的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③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古代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们为了使宫室的檐角伸向天空最远、头上雕有龙头的那根木头能承受住飞檐,便在另一头采用榫卯结构与横行的短木头同其相扣,巧妙地把许多木头组合成构件,斗拱相互交错相连,结合成一个上翘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飞檐三角,这就是“勾心斗角”。它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③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④各部分简单相加可以优化系统内部结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江苏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老百姓保持一致。这体现了
①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③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 ④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1.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
22.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①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②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③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下列看法中,符合辩证法的有
A.和谐就是美和善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2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5.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中国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转型时,我们各级领导能否在思想领域就科学发展观达成深度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成败。这是因为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B.科学理论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
C.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 26 | 27 | 28 | 总分 | 卷面分 |
得分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19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7分)
得分 | |
评卷人 |
26.(19分)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联系材料说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分)
得分 | |
评卷人 |
27.(14分)2006年8月17日至31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不久,国家旅游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公众反映比较普遍的国内外旅游不文明行为。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有:
①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②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④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⑤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⑥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⑦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⑧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⑨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⑩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离开宾馆饭店时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贪占小便宜。
(1)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行为。(7分)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请你简要回答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什么?(5分)
(3)假如你在公共场合遇到某公民乱扔垃圾行为,你准备怎么办(只列一种)?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得分 | |
评卷人 |
28.(17分)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的作用是什么?淄博市某中学高二、七班的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甲同学:欧美人将拥抱作为见面礼就是文化作用的一种体现,我国藏族同胞把献哈达作为对尊贵客人的见面礼也是文化作用的一种体现。
乙同学:当年法国人民高唱着《马赛曲》奔赴卫国前线是文化的作用使然,中国人民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奔赴抗日战场也是文化的作用使然。
丙同学: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英国的文化产业年产值近600亿英镑;在日本,文化娱乐业的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美国文化产业的经营额达几千亿美元,占GDP增加额的20%以上。相比之下,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额3440亿元,仅占GDP增加额的2.15%。这一切也都可以看做是文化的作用。
(1)甲同学的发言所揭示出的文化的作用是 。
(2分)
乙同学的发言所揭示出的文化的作用是 。
(2分)
丙同学的发言又表明了 ;
; 。(3分)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请你谈谈加强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意义。(4分)
(3)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你认为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6分)
高二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C 3.B 4.B 5.A 6.D 7.A 8.C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B 16.D 17.C 18. B 19.B 20.B 21.D 22.A 23.D 24.B 25.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9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国情,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2分)材料中的“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就体现了这一点。(1分)
②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3分)材料中的“既要看到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又要看到还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既要看到面临的机遇,又要看到面对的挑战;既要把握有利条件,又要把握不利条件”就体现了这一点。(1分)
③正确认识和把握变化发展的实际。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2分)材料中的“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就体现了这一点。(1分)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材料中的“既要具体分析别人的经验,又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具体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体现了这一点。(1分)
⑤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4分)材料中的“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就体现了这一点。(1分)
27.(14分)(1)①上述行为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2分)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消极的阻碍作用。错误的价值观支配人们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导致不文明行为。(2分)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利益出发点不同,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1分)不文明游客作出的是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违背了人民群众利益,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2分)
(2)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3分)
(3)举例答案一:制止其行为或劝说该公民拣起来。理由:以理服人,使其认识到行为错误。
答案二:亲自把垃圾捡起来。理由:以行动感化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评分说明:本小问具有开放性。只要符合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办法1分,理由1分。
28.(17分)(1)甲同学的发言表明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分)
乙同学的发言表明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2分)
丙同学的发言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并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3分)
(2)①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分)
②加强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1分)
③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2分)
(3)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分)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
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