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

2014-5-11 0:26:08 下载本试卷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           

(山县教学研究室 阚伟良 277700)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范围:选修6  试题总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回答1—2题。

1.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的意义在于

①有助于塑造完善的人格   ②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③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有助于获得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青少年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A.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近年来,我国一些公民在国内和出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为此,2006年8月,中央文明委发出通知,在全国部署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回答3—4题

3.材料中一些国人的行为

①违背我们所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 ②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③反

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④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

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

4.如果让你向他们做思想工作,劝说他们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你将阐明以下观点

①克服私心,遵守公德,既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②奉献爱心,遵守公德,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③遵守公德,人人有责 ④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利益,同时也会损害个人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②

 5.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经济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成为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下列关于经济与道德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道德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B.经济对道德具有决定作用

C.经济发展必然以牺牲道德为代价

D.经济与道德可以彼此相容,和谐互动

6.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途径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C.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努力发展经济

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它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冲突。回答7-8题。

7.生命科技面临的伦理难题有

①人类该不该利用核能发电  ②器官移植是否合理  ③人伦关系的混乱

④人为改变物种的遗传基因或创造出新的物种,会不会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有人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谣言,宣传封建迷信,进行人身攻击,欺骗玩弄他人情感,这反映的网络伦理问题是

A.网络安全问题    B.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

C.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D.科技是把双刃剑

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空前成就,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都随之加剧,成为当代人必须直面的伦理挑战。回答9—10题。

9.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某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把高风险、重污染的工厂迁往发展中国家。从环境伦理角度看,这种做法违背了

A.环境正义原则 B.尊重自然原则 C.自主原则 D.安全原则

10.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需要世界范围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用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国际性条约是

A.《内罗毕宣言》    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京都议定书》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 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美丑、善恶界限混淆,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还未消除。

请运用伦理常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8分)

(2)你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国应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6分)

12.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举办“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活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榜样,他们每天都在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是:独臂英雄丁晓兵(真的勇士;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好军医华益慰(大医有魂;“值得托付生命的人”),气象学家叶笃正(上下求索;“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排爆专家王百姓(百姓平安;排除炸弹1.5万多枚),著名学者季羡林(心在东方;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蓝领专家孔祥瑞(工人有为;150项革新带来8000万元效益),阳光少年黄舸(行程1.3万公里,当面感谢恩人),慈善家霍英东(光荣一生;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爱心大姐林秀贞(温暖世道;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青岛爱心群体微尘(大爱无声;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款者都署名“微尘”)。

(1) 近年来,我国为什么每年都要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为我们树立道德榜样?

(7分)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向这些道德榜样学习?(5分)

13.2006年4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环境会议上指出: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1)请联系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谈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4分)

(2)请你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1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1)请说明我国构建诚信机制的原因。(12分)

(2)我国应如何构建社会诚信机制?(6分)

15.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痴迷网络聊天交友,其匿名性特征带来的不负责任,正削弱着青少年诚信品质的树立;对网恋的痴迷,使青少年的情感陷入虚幻之中;网络色情与暴力游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误导等等。对此,一些家长忧心忡忡,许多家长在急于寻找指导孩子上网的良方。

针对日益泛滥的网络伦理问题,党和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调研时指出,互联网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按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要推进营业性网吧连锁经营,增强行业自律意识,提高行业监管水平。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9分)

(2)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解决网络世界的问题,规范网络秩序?(8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见闻等,谈谈青少年学生应如何正确上网?

(5分)

高二政治          

一.选择题

1—5  DDABC 6—10 DDBAD

二.非选择题

11.(1)①是由道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3分)②是由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决定的。综合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责任和庄严使命;道德对于人生事业成败、生活幸福与否都有重要作用,高尚的道德是人类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3分)③是由我国道德建设现状决定的。根据材料二,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2分)

(2) ①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道德;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3分)②确立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使之成为公民自觉的行动准则。(1分)③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1分)④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个人主义,尤其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1分)

12.(略)

13.(1)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要求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4分)

(2)①提高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人人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②提倡绿色消费等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④必须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手段,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⑤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0分)

14.(1)①诚信作为经济活动的伦理原则,对于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来说,无论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讲诚信都是其立业之基、成功之本。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失信行为时有发生,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遭受损害。(3分)②以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对于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分)③诚信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伦理要求,也是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精华。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对于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3分)④诚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3分)

(2)构建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①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单位和个人都要将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②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③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6分)

15.(1)①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网络迅速地汇集、传递各种信息资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约了社会交往的成本。(3分)②与现实社会相比较,网络具有参与的随意性、角色的可变换性、网络交往的虚幻性等显著特性。(3分)③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挑战: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等,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借助各种有效手段,规范网络世界的秩序,让网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3分)

(2)①为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民的权利,世界各国政府与组织要订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和自律守则。②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依靠行政手段,加强对网络的监管。③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如防火墙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等,为实施有效的网络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④还必须倚重伦理道德的力量,促使网民和网络服务的提供者、管理者,自觉遵守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坚持网络伦理原则,共同营造绿色、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8分)

(3)青少年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提升网络道德水准,自觉遵守网络伦理原则,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如浏览先进网站,陶冶高尚网络品德。从网络上获取先进、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生活方式、学术视野、为人处世、文化礼仪,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5分)(只要观点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