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政治题

2014-5-11 0:26:18 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政治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8分)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开幕。奥运圣火也将于当晚在中华大地熊熊燃起。回答1-2题

1.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举办国经济腾飞的助推器。预计2008年奥运前后,物流、商贸、旅游等行业将保持最强劲的增长势头。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经济中因奥运会受益最大的产业是:( )

A服务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绿色农业   D 制造业

2.“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宣的一大亮点,琅琅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变化:国骂少了,取而代之的是“Welcom to beijin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B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C 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高楼大厦到处耸立,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气…… ” 一首《一样的月光》唱出了都市人对巨变中的城市的困惑与疑问,也道出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现象。回答3—4题

3.“不见四合院就不能叫北京,没有石库门就无法称上海”这种看法强调:( )

A 事物的个性比共性更重要       B 事物的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C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 个性是事物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原因

4.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 )

①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③事物是发展的,不要重复别人做的事情

④事物在批判与继承,学习与创新中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回答5—6题

5.2007年4月27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决定,任命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汽车专家万钢为科技部部长,表明民主党派:( )

①可以领导国家政权       ②可以参加国家政权 

③可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④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2007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

①执政党与参政党   ②组织上领导与被领导    ③在法律地位上平等

④亲密合作的友党   ⑤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③④

07年9月16日至22日,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在国内108个城市同时举行活动。鼓励市民步行、骑自行车或坐公共汽车出行。回答7—8题

7.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汽车渐成市场新宠。这势必带来汽车产业又一次大的整合。这一现象体现了:( )

A 生产决定消费的经济学道理    B 消费决定生产,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C 价值规律的作用         D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的道理

8.为了缓解过多使用汽车造成的环境和交通压力,国家提出和组织“无车日”活动,并大力发展公交事业。体现了国家履行:( )

A 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回答9—10题

9.“嫦娥奔月”的美好神话:( )

A 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B 是一个意识的东西,与客观事物无关

C 它来源于文学家的创作灵感    D 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10.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升空,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子越走越远。“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子越走越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认识能指导人们正确的改造世界  B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C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5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并且9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的幅度均为0.5个百分点,央行渐进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回答11—14题

11.“央行渐进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央行这样的做法坚持了:( )

①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发展的观点 ③适度原则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2.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的举措,能起到下列作用:( )

①从宏观上调整经济活动      ②激发单位和个人储蓄的积极性 

③鼓励生活消费,促进商品销售  ④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年初我国商业银行的1年期的存款利率为2.52%,利息税率为20%,调整后利率为3.87%,利息税率为5%。老王有10万元存款,若不考虑调息过程,存满1年后老王将比调息和调税前多获得的收益是:( )

A 1282.5元   B 1350元    C 1323元    D 1660.5元

14.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让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除了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利息收入,下列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

①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   ②从股票升值中获得的收入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的收入     ④出租房屋获得的收入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3月16日,出席人大十届五次会议的2889名代表审议了《物权法》, 2799名代表投下赞成票。《物权法》获得通过。10月1日这部法律正式实施。回答15—16题:

15.《物权法》坚持了在平等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想。这是真正的中国特色。这表明:( )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 我国各种所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16.在物权法出台的过程中,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行使了:( )

A 立法权    B 决定权    C 监督权    D 表决权

酝酿已久的中国法定节假日调整已制定初步方案,并于11月9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个方案安排中,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假日,农历除夕也法定放假。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国务院同时将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11月5日授权新华社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回答17—19题:

17.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这些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 )

A 共同的语言  B 共同的意识  C 共同经济生活  D 共同的心理素质

18.国务院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劳动者享有休息权提供法律保障,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体现了:( )

A 国务院具有立法权

B 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

C 国家机关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D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9.劳动者依法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除了休息权下列属于劳动者基本权利的是:( )

①民主监督权     ②平等就业权     ③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④参与企业管理权   ⑤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

A ②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加拿大青年凯尔•麦克唐纳通过网络实现了用一个回形针换一套房子的梦想。他的创意行为催生了一种叫“换客”的时尚族: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回答20—21题

20.“换客”一族享受着交换的乐趣,交换双方常常以“需要决定价值”作为信条。这表明:( )

A 网络交易背离了价值规律     B 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价值的实现

C 消费需求决定商品的价值     D 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21.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目前正成为一种推崇环保精神的流行生活方式。人们之所以普遍推崇环保精神,是因为:( )

A 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C 正确的意识通过实践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 环保精神是一种价值观

2007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澳大利亚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次会议围绕经济一体化、气候变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广泛讨论,通过了《悉尼宣言》。在会议上胡主席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四项主张。回答22—24题

22.按照国际组织的分类,APEC属于:( )

①政治性国际组织    ②专业性国际组织    ③地区性国际组织

④世界性国际组织    ⑤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⑥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A ②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23.与会各国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广泛共识,通过了《悉尼宣言》。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各国有着共同的国情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 各国相关议题上具有共同的利益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24.胡锦涛主席在会议上代表我国提出“坚持合作应对”等主张,体现了:( )

A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B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 我国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原则

二.非选择(共52分)

25.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第六部分以“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题,鲜明地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材料二: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材料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人民群众在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上升为政策,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

结合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6分)

(2)“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监督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行使这些权利有何政治意义?(6分)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6)

26.材料一:《淮南子•主术训》载: “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置罩不得布于野。獭未登鱼,网置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彀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                    

材料二:古代中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商朝、西周的时候,人们就懂得了在农业种植中施用草木灰和绿肥;到战国时期,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历代都对山林实施国家管理经常封山育林。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结合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古鉴今,古代保护生态的各种做法对当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有哪些哲学启示?(6分)

(2)工业企业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主力军。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企业该做些什么?请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8分)

27.材料一:下图显示了我国2007年前8个月的CPI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注: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初设定的CPI增速警戒线为3%。

材料二针对我国猪肉和主要副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的严峻形势。财政部日前发布通知,明确国家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建立肉猪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通知”还明确指出,要妥善安排好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要根据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等措施,确保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材料三:2007年12月3日至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中央明确提出2008年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其中有两项任务: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二、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结合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因物价的上涨而下降”的?(5分)

(3)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道理分析“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分)

(4)稳定物价,发展经济是我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针对上述材料中的问题,我们应对政府提出什么要求和建议?(6分)

政治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A 5、B 6、D 7、C 8、D 9、A 10、D 11、B 12、B 13、D

14、C 15、 C 16、D 17、 D 18、C 19、 A 20  B 21、C 22、A 23、C 24、D

二.非选择题

25(1)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分)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的行为准则。(1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发展民主政治是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具体体现。(1分)

(2)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对人民代表的监督权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督的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3分)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3分)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3分)人民群众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直接参与者,起主体作用,他们能在实践的基础总结出好的经验,并能创造性地提出切合实际的好方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3分)

26(1)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的基本规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用正确价值观指导人们的行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分)

(2)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制定和落实节能减排的措施,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2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获得有效利用;(2分)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2分)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技能,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2分)

27(1)2007年前8月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上升,已大大超过央行确定的警戒线,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危险。(3分)

(2)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通过财政支出,增加对低收入居民的补贴,改善人民生活;(3分)国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保标准等措施,确保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2分)

(3)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3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经济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稳定,而且也是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3分)

(4)政府应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3分)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的原则,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行政效能。(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