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标准测试文综试验(一)

2014-5-11 0:26:48 下载本试卷

绝密 ★ 启用前

2003年3月全国统一标准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试验修订教材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历经8个黄金周的历练,2003年的第一个黄金周假日旅游正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国内出游人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5.3%和13%;旅游秩序普遍健康有序,满意率超过90%。“旅游经济”再结丰硕成果。回答1~7题。

1.旅游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就是一次长途旅行的探险活动,“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

A.苏武             B.班超             C.张骞             D.郑和

2.旅游资源一般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部分。下列旅游胜地被称为中国革命圣地、中华民族圣地和黄土风情文化的是

A.延安             B.西柏坡           C.瑞金             D.井冈山

3.下列自然景观描述及其对应区域正确的是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黄河中游河段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内蒙古高原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太行山区自然景观

D.“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

4.下列旅游胜地属于“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是

①山东泰山 ②安徽黄山 ③江西庐山 ④湖南张家界武陵源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 2003年春节,国内旅游热“两头”,去南方享受阳光沙滩,奔北方体验冰天雪地。黑龙江省政府发挥该省寒冷、冰厚、雪白的优势,把冰雪资源开发为经济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A.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结果

B.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C.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走过三个年头的黄金周假日旅游正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急行军式的旅游,休闲度假成为了首选方式;为避开假日旅游的高峰,市民选择城市周围的景点,体味城乡的不同等。黄金周假日旅游更具理性化的事实说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B.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7.“旅游经济”的本质是“综合经济”,它启动的不仅仅是旅游业,还包括商业、交通和金融等行业,甚至对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旅游经济”的作用

①表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③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④表明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图1,回答8~11题。

图1

8.假设此时是7月,则甲地储水变化量(ΔS)为

A.正值             B.负值             C.0               D.不一定

9.假设此时是7月,则甲地附近海域洋流可能为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                           D.北大西洋暖流

10.假设此时为1月,则甲地最有可能

A.盛行西风                           B.遭受寒流袭击

C.大雪纷飞                           D.晴朗少雨

11.假设此时为1月,且倘若甲地有河流,则河水和地下水的互补关系最有可能是

读图2,回答12~15题。

图2

12.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在气候上与同纬度多数国家相比,其优越性有

①光照充足 ②雨热同期 ③大陆性强 ④降水丰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这种优越性形成的原因是

①背陆面洋,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 ②国土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多样 ③地形复杂,东部平原面积广阔 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图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自然条件上,它们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气候温暖,光热充足 ②降水丰沛,河湖众多 ③水系发达,灌溉便利 ④地势起伏,土壤肥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因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①自然灾害频繁,农林牧业减产 ②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 ③毁林开荒,坡地盲目开垦 ④湖面萎缩,土壤盐渍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国人民同封建迷信思想进行斗争有着光辉的历史。回答16~19题。

16.王充否定天有意志,人死为鬼,反映出当时

A.神学化的儒学思想恶性发展,迷信思想广泛流传

B.西汉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社会,掌握政治权力

D.社会急剧动荡,思想控制削弱

17.刘禹锡在继承荀子思想基础上的重大发展体现在

A.自然界有自身发展规律

B.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C.辩证地看待天人关系

D.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

18.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反映当时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B.反映封建专制主义有所动摇

C.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19.新文化运动人士在反封建迷信方面与古代思想家的主要不同在于

A.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B.彻底否定封建制度、封建道德

C.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高举科学旗帜

古今中外,国运盛衰,令人深思。回答20~23题。

20.中国古代盛世现象多出现在汉唐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A.新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具有很强的历史进步性

B.地主阶级处于上升时期,具有很强的进步性

C.先进生产工具的推广,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D.周边民族关系紧张,促使统治者励精图治

21.纵观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往往是前期繁荣昌盛,后期国力衰败。究其根源在于

A.前期经济繁荣,后期经济遭破坏

B.前期的皇帝圣明,后期的皇帝昏庸

C.前期皇帝能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后期的皇帝则不然

D.作为封建统治者,虽能以史为鉴,励精图治,但不可能根本解决腐败问题

22.美国自建国以来,社会稳定,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究其政治原因,主要是

A.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彻底

B.美国建立了典型的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度

C.美国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便于开展外交活动

D.美国两党轮流执政,做到了权力制衡

2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派盛世景象。属于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是

A.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B.基本建设投资完成近千亿元

C.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D.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世界近现代是“人的发现”和“理性”发展的时代。回答24~27题。

24.近代天文学革命引起教会的极端仇恨,其根本原因是

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否定了教会的传统权威

C.宣传了唯物主义世界观

D.确立了“太阳中心说”

25. 16~17世纪,西欧各国民族文化、科学技术及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文艺复兴运动                       B.西欧宗教改革

C.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6.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优胜劣汰的思想影响了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④为中国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下列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体现了人类“理性”发展的有

①近代天文学的产生 ②新航路的开辟 ③殖民体系的形成 ④工业革命的兴起 ⑤法西斯主义形成⑥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③④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回答28~31题。

28.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

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中国全体公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执政为民体现出中国共产党

A.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和最高政治纲领

B.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C.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D.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30.与时俱进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

①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 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④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之所以要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是先进理论,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现成的方法②是党的理论基础的集中表现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新④是科学理论,源于党的建设实践又指导新世纪党的建设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2002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回答32~35题。

32.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部分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 ②部分地区严重的土地流失问题 ③部分地区的酸雨问

题 ④部分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3.我国对宜林宜草地区由过去的垦荒种粮放牧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转变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主宰自然界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从经济学角度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①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活跃农村经济 ②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粮食、畜产品的供过于求,有利于提高农牧民收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5.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面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这说明

①国务院以行政管理权来实现国家权力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党和政府履行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④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的组织活动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绝密 ★ 启用前

2003年3月全国统一标准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试验修订教材版)

第Ⅱ卷(综合题 共160分)

二、本卷共5小题,共160分。

36.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27分)

图3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       城市(填代号),原因是                                       

                                       

                                   。(6分)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2分)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                             。C城市位于                     

                        地貌上。(6分)

(4)D城市适于发展               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                                  

                                        

                           。(5分)

(5)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按目前图3中展示的状况,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4分)

(6)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但它们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引人注目;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格言129条

材料2 由于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465页

材料3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与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地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469页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40分)

(1)材料1所指的3大发明完成于什么时候?简述当时中国能产生这些伟大发明的原因。(13分)

(2)简述材料2所述三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扼要说明为什么清政府会接连遭受这些耻辱性的失败?(12分)

(3)19世纪后半叶后,清政府进行了怎样的自我反省与重新组织?各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影响?(15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3分)

如果说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那么,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则是中国的最亮点: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占全国2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近30%的进出口总额、近40%的引进外资总额及占总数一半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这一切使“长三角”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航船”。

“长三角”经济领跑的奥秘在于:第一,充分的市场竞争。“长三角”人早早地抓住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努力开掘其源源不绝的能量,探求其纵横捭阖的规律。第二,文化支持经济发展。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撑起了经济的“半边天”。 第三,政府的推动。通过制定法规、政策和合理规划,增强了“长三角”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调动起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1)为什么充分的市场竞争极大地促进了“长三角”经济的发展?(12分)

(2)分析“文化支持经济发展”的哲学道理。(9分)

(3)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推动经济发展的?(12分)

39.图4是兰州市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图4

(1)兰州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    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西气东输工程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西气东输的主干管线    兰州市。我国2002年12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酒泉在兰州的     方向。世界著明的敦煌石窟,在兰州的     方向。(5分)

(2)兰州市的石化工业区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3)与兰州接轨的铁路,有两条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十年建设的重要成就,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这两条铁路线是。(2分)

①兰新线 ②陇海线 ③包兰线 ④兰青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兰州市所在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以2002年为例,甘肃省的人均GDP只有上海市的1/9。试分析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西部地区快的原因。(8分)

(5)甘肃省是一个土地沙化蔓延的地区。面对土地沙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兰州市政府把防沙列入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请综合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帮助兰州市政府提出解决土地沙化问题的措施。(9分)

40. 2002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纪念日。如何在新的世纪里不断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材料1 图5是日本地图。

图5

材料2 正确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2001年4月日本政府竟然通过了日本右翼学者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2003年2月日本政府批准删除一本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的具体数字。2001年8月~2003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三次参拜了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2003年1月小泉还声称将每年参拜靖国神社。对此,我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

材料3 2002年9月 22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友好交流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江泽民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总结中日交往的历史,展望中日友好的前景,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日两国世世代代和平友好,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1)历史上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2中日本政府行为的实质目的是什么?从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和人文心理的角度简要分析形成这种行为的原因?(10分)

(3)针对日本政府的行为,我国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6分)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建立新世纪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处理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