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化学计算

2014-5-11 0:30:18 下载本试卷

中考复习指导——三大类化学计算分析和练习

化学计算是借助于用数学计算工具,从量的方面来对化学的概念或原理加深理解或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另外,通过计算还能培养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计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本知识块的计算关键是抓住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要深刻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量的关系。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的化学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 • ”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这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的依据是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微观上每个分子(即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

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则Fe∶O=56×2∶16×3=112∶48=7∶3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宏观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微观上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二)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和什么是生成物,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1. 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最基础的题型,要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微观上和质量上的关系。例如将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中,它们的关系:

质量守恒:56+32=88

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出多种量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解答有关化学方程式中的已知和未知的隐含的已知条件,这些条件都是应用于计算时的“桥梁”,是整个计算题的基础和依据。

2.不纯物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纯净物,不纯物质不能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遇到不纯物质时,需要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净物质的量,才能代入方程式,按质量比进行计算。计算关系为: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3.过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在有些计算题中,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这时就必须考虑,给出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是否都恰好参加了反应。这时思考的范围就应大一些。

例 今有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共20克,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生成水18克,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氢气10克 , 氧气10克     (B)氢气2克 , 氧气18克

(C)氢气4克 , 氧气16克     (D)氢气1克 , 氧气19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氢气在氧气里燃烧时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然后进行比较。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即若有1克氢气需要氧气8克;若有2克氢气需要氧气16克。本题中生成18克的水,则必然是氢气2克,氧气16克。故(B)、(C)选项都有可能。若按(B)选项会剩余2克氧气没有参加反应;若按(C)选项会剩余2克氢气。故本题答案为(B)和(C)。

这样会得出一个结论:若给出两个已知量,是按少的量(即不足的量)来进行计算。

4.多步反应的计算

从一个化学反应中已知的质量,再进行另一个化学反应或几个化学反应的连续计算,求最后一个化学反应的量,一般称之为多步反应的计算。

例 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本题涉及三个化学反应:

以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看出,在计算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关系式是质量比,在一个题目中,最好用统一的单位,若试题中给出了两个量的单位不一样,可以换算成比较方便有利于计算的相同单位,这样可避免发生错误。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领可以归纳为: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

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

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在有关溶液的计算中,要准确分析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它们的最基本的质量关系是: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应注意此关系中,溶质质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初中化学中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如下: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可以有:

(1)已知溶质和溶剂质量,求溶质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求溶液中所含溶质和溶剂质量。

(3)将一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或加入固体溶质,求稀释后或加入固体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比,是一个固定的值,也就是说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是恒定的。在计算中首先要明确溶解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其次是要注意条件,必须是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才能进行换算。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如下: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原则: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是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

 要求认真审题,充分挖掘题目所给的信息,根据已知条件,找到解题的突破点,再按照题目设问求解。

  例 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12.5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39.6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后滤去杂质。取10g滤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2.87g。试求:(1)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该题突破点在生成沉淀2.87g,由此可求出10g滤液中含有的氯化钡质量,从而进一步求出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滤液中各部分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由10g滤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之比,可求出39.6g水中溶解了多少氯化钡,即为12.5g样品中氯化钡质量。

  (1)设10g滤液中含氯化钡的质量为x。

中考化学基本计算基础训练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Na—23  Mg—24  P—31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若不能整除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⑴ 2.4g木炭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⑵ 13g锌粒跟足是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g/L)。

⑶ 实验室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若要得到4g的铜,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为多少克?

⑷ 煅烧含杂质的石灰石100g(杂质在此条件下不分解),可得到二氧化碳40g,求该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⑸ 某钢铁厂用580t含Fe3O480%的磁铁矿(杂质不含铁),可炼得杂质为4%的生铁多少吨?

⑹ 30g硫酸钠溶液和3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溶液55.34g。求: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⑺ 用16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20g的硫酸溶液,求:(1)此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⑻ 将16.12g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充分加热到不再放出氧气时,试管内剩余11.64g固体,其中含二氧化锰1.74g。计算:(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⑼ 硫酸钠与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2.2g(均不含结晶水),与1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同时生成2.2g气体。求:(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⑽ 现有碳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28.7g,与16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4.3g。求:(1)混合物中碳酸钾和氯化钾的质量各是多少克?(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基本计算基础训练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