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
1.(04福建泉州)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C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2.(04福州)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B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3.(04北京朝阳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B]
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4.(04连云港)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 |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5.(04福建泉州)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A.冰棒含在嘴里化了 B.冬天早晨看到屋顶上的霜
C.樟脑丸放在衣橱里变小了 D.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6.(04北京)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 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7.(04福建漳州)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C)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8.(04长沙)夏天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这是( D )
A.冷冻室里的冰升华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冷冻室里冷空气遇热时凝华形成的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凝华形成的小水珠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9.(04南京)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8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D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0.(04哈尔滨)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A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 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
11.(04温州自然)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一段时间后,两杯听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D )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
12.( 04辽宁本溪)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13.(04重庆北碚)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C )
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
B.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
C.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
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
14.(04连云港)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 A )
水 | 水银 | 酒精 | 乙醚 | |
凝固点/℃ | 0 | -39 | -117 | -114 |
沸点/℃ | 100 | 357 | 78 | 35 |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15. (04苏州)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 D )
A. 升华形成的 B. 凝华形成的 C. 凝固形成的 D. 液化形成的
16.(04天津)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D )
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17.(04吉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18.(04锦州)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D )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19.(04深圳副卷)下列哪个是放热过程( B )
A.熔化 B.凝固
C.沸腾 D.升华
20.(04湖南郴州)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正确的读法是 (B )
A.摄氏负20度 B.零下20摄氏度
C.零下摄氏20度 D.负摄氏加度
21.(04湖南郴州)冬天,小明戴着眼镜喝热开水时,镜片会逐渐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 (B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22.(04无锡)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C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23.(04泰州)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 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司南之勺,投之于地,其抵指南”— 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花气习人知昼暖”— 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潭清疑水浅”— 光发生了折射
24.(04佛山)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3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B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
25.(04广州课程标准)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D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水中煮
C.用清水清洗 D.用医用酒精擦拭
26.(04广州课程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27.(04北京丰台区)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C )
A. 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B. 碘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
C. 海面上的大雾 D. 湿的衣服被晾干
28.(04北京丰台区)如图1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是( C )
29.(04北京丰台区)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C )
A. 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B. 碘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
C. 海面上的大雾 D. 湿的衣服被晾干
30.(04海淀区)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 A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31.(04宁夏)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 (B )
A.蒸发 B.升华 C.凝华 D.凝固
32.(04辽宁大连)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33.(04西宁)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物体放热的是( A )
A.让水蒸气液化而收集蒸馏水 B.冰箱中冷凝剂蒸发而致冷
C.在衣柜内放“卫生球”防虫蛀 D.冬天将冻梨放入凉水中梨中的冰熔化
34.(04河南)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
35.(04南宁)图8所示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 A )
A t/min B t/min C t/min D t/min
36.(04江苏淮安)“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二、多项选择题:
37.(04梅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是水的凝固形成的
C.雾是水汽化形成 D.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8.(04北京丰台区)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D )
A.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 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9.(04海淀区)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有( ACD )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B放入衣箱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
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40.(04贵阳实验区)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 AD )
A.冰不经过熔化就可以直接变为水蒸气
B.对沸腾的水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C.当外界的气温升高到37℃时,河中的水温也上升到37℃
D.不用加热也能使物体温度升高
41.(04辽宁大连)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5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C )
三、填空题:
42.(04福州)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这是由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它实际上就是由大量的浮于空气中的 小水珠 组成的。
43.(04新疆建设兵团)当前,人类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非典型肺炎(SARS)的危胁。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患者持续的高烧,那么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___37_____℃。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35℃~42____℃,分度值为__0.1_____℃。
44.(04长沙)同样湿的衣服,晾关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物体的__温度 __越高,蒸发越快,被100OC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OC的水烫伤得列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___液化__(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
45.(04临沂)一般物体都是在( 温度升高 )的时候膨胀,在( 温度降低 )的时候收缩。
46.(04梅州)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____温度___;增大液体的________表面积_____;加快液体表面的___空气流动_______________.
47.(04哈尔滨)(4分)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___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___压缩体积__________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所至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__汽化____时要_吸收____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48.( 04辽宁本溪)家中养鱼缸里水的温度一般都略低于室内的气温,这是由于水的 蒸发吸热 造成的。
49.(04黑龙江)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 液化 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 升华 现象。
50.(04北京)实验室的酒精灯使用完毕后要求盖好灯帽,这样做可以减慢液态酒精的 蒸发(或汽化) 。
51.(04烟台)用塑料薄膜把田地履盖起来,是农业生产中一项新技术――地膜履盖法。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减慢蒸发,提高土地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只要能答出“减慢蒸发”就给满分) 。
52.(04江西南昌)如图9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_________海波是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海波的熔点是4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04湖北黄冈)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外壁潮湿不断蒸发,从壶内吸收热量,使壶内水变凉 。你认为茶壶放在 通风阴凉的地方 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54.(04福建漳州)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___蒸发(汽化)_____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___降低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55.(04湖南郴州)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C;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0C;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0C,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__25___℃.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为__50___℃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
111.(04大连B)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用寒暑表测沸水的温度,不合适的原因是 沸水的温度超过寒暑表的 。
56.(04青海)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洒干冰,使之降雨,这一过程经历了 升华 、 凝华 、 熔化 种物态变化.
57.(04河南)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沸点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58.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用加压的方法将液态CO2压缩在钢瓶中制成的。灭火时,再将其喷出,具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是因为_____ 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附着在物体表面_________;起降温的作用是因为___液态CO2在汽化时吸热_________。
59.(04辽宁大连)学校组织学生打肝炎预防针时,医生用酒精棉在同学手臂要注射的部位擦拭消毒,这时被擦的部位会有 凉 的感觉,这是因为 蒸发吸热降低温度 。
60.(04长春)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___蒸发吸热________。
61.(04广西桂林)我市今年春季出现严重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火箭弹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撒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升华__成为气体,并从周圈吸收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激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_凝华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吸热而_熔化__变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62.(04佛山)小琴一边让电吹风的热风吹到自己的长发上,一边对旁边的小弟弟说:“电吹风把电能转化为___机械(或动)____能和____内(或热)_______能.”一会儿,头发干了,小琴又告诉弟弟:“湿发变干是一种_____蒸发(或汽化)_______现象(填某种物态变化).”
63.(04佛山)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顺德生产的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5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______吸热_____,流到冷凝器里就会_____放热_______.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填“吸热”或“放热”)
64.(04新疆建设兵团)“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的一种灌溉工程,从山坡上到田地里挖成一连串的井,再把井底彼此挖通,连成暗沟,将山上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引来浇灌田地,“坎儿井”利用了____连通器____原理,减小暴露在空气中水的_____表面积___,从而减小了蒸发。
65.(04新疆建设兵团)当前,人类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非典型肺炎(SARS)的危胁。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患者持续的高烧,那么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___37_____℃。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35℃~42____℃,分度值为__0.1_____℃。
66.(04新疆建设兵团)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_____熔化吸热___的缘故;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___蒸发吸热(或汽化吸热)_____的缘故;深秋早晨地上出现的霜是____凝华____现象;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户外进入室内,眼镜上有一层“白雾”,是___液化____现象。
67.(04福建宁德)人工降雨时,用火箭、飞机向云中播散干冰一固态二氧化碳为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喷洒在云中的干冰可使云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样冰粒下落过程中变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其中,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和小冰粒变成水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是 凝华 和 熔化 ·
四、实验题:
68.(04福建泉州)(4分)图10所示是陈凡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
⑴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 。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观察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说出一处就行。
⑵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11中的 乙 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
⑶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说明当时的气压 < 1标准大气压(选填“>”“<”或“=” )
69.(04福建漳州)小明同学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妈妈用体温计正确测量他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的体温是__ 39____OC,他__有___(选填“有”或“没有”)发烧。
70.(04上海)如图10所示,常用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_1___℃,此时它的示数为___25____℃。
71.(04北京朝阳区)如图表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37.5___℃.
72.(04北京)在某次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6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98 ℃;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不变 (填“升高”漕“降低”或“不变”)。
73.(04重庆北碚)某同学对碎冰加热使其熔化。下表中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10)上画出冰熔化的图象。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4 | -2 | 0 | 0 | 0 | 0 | 1 | 2 | 3 |
答案图略,全部正确得2分,折线任意一段错误扣1分,扣完为止。
74.(04山西)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错误的数据是____69℃_____(2)该物质___是___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__因为在8~12min的冷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条新的发现:___凝固前散热快,凝固后散热慢(或:温度高时散热快,温度低时散热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04山西)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吹气时感觉凉爽。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温度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觉湿热。
76.( 04辽宁本溪)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 30 OC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第一种可原因:
第二种可原因:
① 小烧杯中水的初温太低。②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过大。③酒精灯火焰太小、没有用外焰等。
77.(04南通)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t/min | 0 | 5 | 10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温度t/℃ | 100 | 71 | 55 | 45 | 35 | 28 | 24 | 22 | 22 |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答案略
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法_______①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78.(04长沙)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水温/OC | ……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99____OC.
(2)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水的质量偏多(或水太多);水的初温偏低。
解决的办法:减少水的质量(倒掉部分水);提高水的初温。其他方法正确都得分
79.(04南京)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BDAC (只填写序号)
(2)图16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min时海波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图16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36 ℃
80.(04湖北宜昌)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发现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从水底上升,逐渐 变大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升到水面破裂;水沸腾时通过温度计观察到,对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81.(04沈阳)(2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2所示,由图象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 98℃___.
(2)水沸腾时在水面的上方会有大量__水蒸气__散发到空气中。
82.(04天津)质量和初温(等于室温)都相同的水和酒精盛在相同的容器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请在图的直角坐标中粗略画出水和酒精从室温开始到沸腾前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并分别用I1、I2表示。〔已知C水=4.2×103J/(kg·℃),C酒精=2.4×103J(kg·℃),I酒精的沸点为78℃,室温约为20℃〕
答案略
83.(04锦州)如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温度计量程太小(或体温计量程小于被测热水温度) ……1分
(2)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或水)中 ……1分
(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分
注:这三个答案的顺序可以颠倒
84.(04福建宁德)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了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外,主要器材还缺 温度计 。
(2)如图8A.B.所示,图 a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如表(二)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
则该地水的沸点为 98 ℃,当地的大气压 小于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9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乙 )
85.(04湖南郴州)某同学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根据实验记录画下如图(6)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熔化过程经历了_6_________分钟,海波的熔点约为_47-49都正确____℃.
86.(04无锡)如甲图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1)__________适当减少烧杯中的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给烧杯加盖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乙图的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时间min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图略
87.(04无锡)小明为了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装入两相同的烧杯中,然后将它们放置在同一房间(相同环境)里。过了一段时间,他观察到酒精液面低于水的液面、根据这个蒸发快慢的现象,提出相关的问题。
液体蒸发的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88.(04江苏宿迁)如图所示装置用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温度 /℃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0 | 100 | 100 | … |
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100 ℃。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是: 大量气泡向上运动,体积逐渐变大,达液面后破裂
89.(04广西桂林)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验证,得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气流的快慢.小组成员张强提出进一步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法.
90.(04北京丰台区)图9所示温度计读数为_____17______℃。(1分)
91.(5分)图12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 温度 .
(2)图中所示的温度是 78 .
(3)当水温接近90~C时,每隔lml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下面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t/℃ | 85 | 87 | 89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画图略
(4)从水的沸腾图像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98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保持不变 .
六、综合题:
92.(04广东)(6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
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
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
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⑴液化;凝华;熔化。⑵熔化。 ⑶用洗完米的水浇花;用洗完脚的水冲厕所 等。
93.(04黑龙江)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继续火烧得很旺,煮得満锅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粥煮好;小红则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说出理由.
小红的想法更好(或小火,盖盖煮更好)
粥沸腾后,不论用大火还是小火给粥加热,粥的温度都不会改变(只要答出液体沸腾温度不变即可给分)。火太大粥就会因沸腾太剧烈而溢出锅外,同时粥中的水份汽化太快,使粥很快敖干。所以锅内水开后使用小火更好。(小火节能不做要求)
94.(04重庆北碚)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作者乘船在苏州枫桥停船过夜的感受。在“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里,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请写出由这句诗可以直接联想到的相关物理知识,并作简单的解释》(请至少写出四个)
解答示例:光的反射——月球反射太阳光,使人看见月亮。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12分)写出一种相关的物理知识得1分,对应的解释正确得2分。满分12分。
光的传播: 月光能在真空和空气中传播。
机械运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下落。
声音的产生: 乌鸦声带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够在空中传播,使人听到乌鸦的叫声。
霜(或雾)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夜间遇冷凝华(或凝结)成霜(或雾)。
光的折射: 人眼观察到的夜景相当于凸透镜成像。
95.(04辽宁大连)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
(1)冬季室内温度比室外高,当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珠,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纸条很容易受潮脱落。
(2)冬季室内外温差很大,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会凝华成“窗花”,当温度升高时,窗花熔化成水,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很容易受潮脱落。
96.(04北京丰台区)小明同学在水杯里倒了一杯热水,由于热水很烫,他沿水面用力吹了几口气,水就不很烫了,请解释他这样做的道理。(3分)
答:用嘴吹气,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热水蒸发,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水就不很烫了。
说明:答出“加快热水蒸发”给1分;答出“蒸发具有致冷作用”或“液体蒸发要吸收热量”给1分;答出结论给1分。
97.(04广州课程标准)盛满水的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不会被烧坏,但没有盛水的空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就会被烧坏,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这是什么原因?
答题要点:
铝壶加热时温度升高,由于装有水时,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就不再升高,铝壶的温度只比水的沸点稍高一些,未达到铝的熔点,因此铝壶不会被烧坏。若铝壶内没有装水,铝壶的温度就会一直升高到接近火焰的温度,超过了铝的熔点,铝壶就会熔化,严重的会引发火灾。
98.(04山东潍坊)(8分)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变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办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将衣服放在通风处.
(3}将衣眼放在阳光下或温度较高的地方.
(4)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99.(04浙江丽水自然)科学是美的。一位同学将生活中水的物态变化写成一首优美的小诗:“晶莹的冰/缥缈的雾/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多姿多彩”。小诗中含有许多科学知识,请填写表中空白。
文中句子 | 形成原因 | 吸放热情况 |
凝重的霜 | 水蒸气凝华 | 放热 |
晶莹的冰 | 水凝固 | 放热 |
100.(04吉林)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有些湖泊正在迅速干涸和缩小.从影响蒸发快慢的有关因素考虑,解释一下当地水的年蒸发量大的原因.
(水的表面)空气流动快或西部风大,加快蒸发;(天气炎热)温度高,加快蒸发;水域面积大,加快蒸发。
说明:三个因素中,答对两个因素即可得2分。
101.(04山东青岛)何时更粘
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晓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咦!淌得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
晓丽带着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
晓丽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
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
想到自己的假说,晓丽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晓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
晓丽象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
请你回答:
⑴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______越小___。
⑵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__ B___图像来表示。
⑶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_______粘性大小________转换成可以测量的__流淌时间__________。
⑷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经历的探究思维程序是:
发现问题、____提出问题____、____类比_____、____建立假说(或“猜想”)______、______推论(或“推断”、“演绎”)____、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⑸请你解释粘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_______粘性_________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_______大______。
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上述结论的有关实例,如:________食用花生油在夏天粘性变小(或: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拔丝苹果要趁热吃,等等)_______________。
102.(04沈阳)根据图中所展现的情景,你能判断出哪幅图中的衣服干得快吗,请说明理由。
乙图中的衣服干得快,太阳照射下衣服温度高,衣服展开表面积大,衣服周围空气流动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