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期终考试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km/s,在银河系中,最邻近太阳的恒星是半人马α星(又叫做“比邻星”)从半人马α星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42年,则半人马α星到地球的距离为___________ 光年。
2、两辆汽车一前一后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相同。若以后面的车为参照物,则前面车上的乘客是___________ 的,路边的树是___________ 的。
3、给下列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火车的速度一般是120__________;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500___________ 。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5、单位换算:72km/h= ___________m/s 2.7×103kg/m3= ___________g/cm3
6、从月球上取一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拿回到地球,这个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物重是____________。(g取9.8N/kg)
7、一块石碑,长50cm,宽20cm,高3m,质量为0.75t,则它的密度是_____kg/m3;把它去掉1/4,则剩下部分密度为_____ kg/m3。
8、一个能装500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用该瓶可装密度是0.8g/cm3的酒精___________ ml,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g。
9、一束光从某透明物质射到空气,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60°,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50°,反射角为_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0、运动员举杠铃,运动员对杠铃有向上的举力,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
11、重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
12、滚珠轴承是机器上不可缺少的部件,它可以变___________ 摩擦为___________ 摩擦。
13、有两匹马一起用力水平向东拉车,一匹马用力大小为280N,另一匹马用力大小为260N,则车受到拉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 N,合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 。
14、如图所示,一个重30N的木块A被压在墙面上静止,压力F的 大小为8N,则A受到墙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 N,方向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2、汽车的速度是10m/s,读作( )
A、每秒10米 B、10米每秒 C、10每秒米 D、10米秒
3、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 )
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同时到达 D、无法比较
4、一杯水结成冰,则它的( )
A、体积变小,质量不变 B、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C、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D、体积不变,质量变小
5、用托盘天平去测量一枚大头钉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既简单又正确的方法为( )
A、把一枚大头钉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求平均值
B、把一枚大头钉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C、把一枚大头钉放在烧杯中,用天平盘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烧杯的质量
D、把一百枚大头钉放在天平盘里测其总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6、由同种物质制成的四个正方体A、B、C、D,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2cm,3cm,4cm。质量依次为3g,24g,64g,192g。则其中有一个肯定是空心的,它是( )
A、A B、B C、C D、D
7、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物体,其密度之比为3:2:1,则三个物体的体积之比是( )
A、3:2:1 B、1:2:3 C、2:3:6 D、6:3:2
8、“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9、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 )
A、A点 B、B点
C、C点 D、E点
10、g=9.8N/kg,所表示的意思是( )
A、 1kg就是9.8N B、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它的质量的9.8倍 C、质量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9.8 D、质量是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
11、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
A、我们将无法走路,脚与地面间要打滑 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滑下来
C、传送带将可以更快速地传递货物 D、沿铁轨方向的微风能吹动火车
12、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物体始终静止 B、锯条变扁 C、汽车从静止起动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13、用磁铁吸引大头针时,大头针对磁铁( )
A、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只是被磁铁吸引,而不是大头针吸引磁铁
B、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不是磁铁,不能吸引别的物体
C、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很细
D、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吸引大头针,大头针也吸引磁铁。
14、炮弹被射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 )
A、火药的推动力 B、炮弹所受到的推力大于空气的阻力
C、炮弹具有惯性 D、炮弹受到的惯性大于空气的阻力
15、起重机臂下吊一个重为5×104N的重物,下列情况中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T为( )
A、重物静止时,T= 0N B、重物匀速上升时,T>5×104 N
C、重物匀速下降时,T<5×104 N D、以上三种情况下,T都等于5×104 N
三、作图题(8分)
1、如下图甲所示,重30牛的物体A,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图示
2、如下图乙所示某物体B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受到 _______个力的作用,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这些力。
3、如图丙所示,已知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虚象,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 | |||
![]() | |||
甲 乙 丙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平均速度”实验中已有的器材是小车,斜面、金属片,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
根据下图所示,填写下列表格。
通过AB段的时间(s) | 在AB段的平均速度(m/s) | 通过BC段的时间(s) | 在BC段的平均速度(m/s) | 通过AC段的时间(s) | 在AC段的平均速度(m/s) |
2、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
(1)应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 _______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 _______,当指针对分度盘的中央红线时,横梁平衡。
(2)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超过天平的 _______ 。
(3)取砝码时要用 _______,不要用手拿。
3、实验室有下列器材:天平、砝码、铝块、盐水、量筒、刻度尺、水、烧杯、三角板
(1)若要测盐水的密度需选用的器材有:天平、砝码、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有: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使天平平衡;b.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1;c.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d.用量筒测出铝块的体积V2;e.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f.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m3;g.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3。
则要测盐水的密度,其合理必要的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根据步骤,写出盐水密度的计算式子ρ=_______________。
4、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工具,用指针未对准零刻度线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前要先 _______,测量时要使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如右图所示是研究弹簧测力计刻度的白纸条,“0”线是不加力时指针指的位置,图中指针所指的位置,所加的力是1.5牛,则纸条上每一格,代表的力的大小是____牛。
五、计算题(共8分)
1、需要测一形状不规则木块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是15g,取一只量筒,并装有50mL水,将一铁块放进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到80mL刻度线处,取出铁块跟木块拴在一起,再放进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05mL刻度线处。则此木块的密度是多大?(4分)
2、A、B两辆自行车,在一条平直公路同向匀速前进,A车在5min内行驶1800m,B车在0.5h内行驶9km。B车经途中某路标的时间比A早2min,问A车追上B车时离该路标多远?(5分)
六、应用题(5分)
1、某同学将2枚钉子放在一架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上,然后将5粒纽扣或4只螺母放入右盘内时天平平衡;他又将4粒纽扣放入左盘,右盘中放入3只螺母和一个1g的砝码,天平也平衡。每枚钉子的质量为 ___________g,每个纽扣的质量为 __________g,每个螺母的质量为 _________g。
2、如图所示A、B是相同的梯形物体,各图中它们都在同样的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 | |||||
![]() | ![]() | ||||
A、F2> F1> F4> F3 B、 F2> F1= F4> F3 C、F2> F4> F1> F3 D、F2> F3> F4> F1
初二物理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3.0×105 2、静止 运动 3、km/h mg 4、10 m/s 15m/s
5、20 2.7 6、2kg 19.6N 7、2.5×103 8、500 650
9、30° 60° 10、杠铃 运动员 1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竖直向下
12、滑动 滚动 13、540 水平向东 14、30 竖直向上
二、1、B 2、B 3、A 4、C 5、D 6、C
7、C 8、B
9、C 10、C 11、C 12、C 13、D 14、C 15、D
三、作图题
1、 2、 2个力 3、
![]() | |||
![]() | |||
四、
通过AB段的时间(s) | 在AB段的平均速度(m/s) | 通过BC段的时间(s) | 在BC段的平均速度(m/s) | 通过AC段的时间(s) | 在AC段的平均速度(m/s) |
2 | 0.5 | 1 | 1 | 3 | 0.67 |
1、刻度尺 秒表
2、(1)游码 平衡螺母 (2)测量范围 (3)镊子
3、(1)盐水 量筒 烧杯
(2)a、c、e、b (3)
4、校零 在一条直线上 0.5
五、1、已知:m=15g,V=V3-V2=105mL-80mL=25mL=25cm3
求:ρ
解:
2、已知:tA=5min=300S,SA=1800m,tB=0.5h,SB=9km △t=2min=120S
求:A追上B时距离路标S
解:
A经路标时领先A距离:△S=vB△t=5m/s×120s=600m
A追上B所用时间:t==600s
A运动的路程,S=vAt=6m/s×600S=3600m
即为A追上B时距离路标的距离
六、1、10 4 5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