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难点12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2014-5-11 0:34:12 下载本试卷

难点12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是冷暖气流交锋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锋面活动非常活跃。而且由于锋面在我国东部有规律的南北移动,使降水有规律的南北变动。某些年份的异常会导致东部的旱涝灾害,因此是我国季风区的重要大气系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难点磁场

图12—1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1~5题。(2002年广东)

图12—1

1.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2.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3.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5.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1998年上海)

●案例探究

[案例]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12—2),回答1~2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图12—2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2002年上海高考试题文综卷)

命题意图:此二题以我国东部地区南北降水的时间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雨带在我国南北进退的规律的掌握。

知识依托: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锋面雨带在我国东部移动规律,雨带移动规律的异常年份与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灾害的关系。

错解分析:第(2)题高考失分较多,主要是因为许多学生只是“记忆”雨带在我国的不同月份分布地区,而未真正理解。

解题方法与技巧: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是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而形成。由5月份开始,由于夏季风势力的增强,该锋面雨带在南部沿海登陆并北进,雨带也随之北移,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并把降水也带到那儿。

第(1)题就可依此规律判断雨带在长江中下游的时间即是5月份之后,7、8月份之前,一般应是6~7月份,即是该地区的梅雨时期。

第(2)题依雨带是从南向北推进的,7月后未进入华北地区,即长时期徘徊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可能产生涝灾,而北方地区受单一大陆气团控制,可能发生旱灾。

答案:(1)B (2)C

●锦囊妙计

此难点的考题解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锋面雨带的形成

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由此可见,锋面雨带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形成降雨。

图12—3

A:暖气流  B:冷气流

2.锋面雨带的移动

图12—4

C:季风区  D:非季风区  E:冬季风 F:东南季风 G:西南季风 H:锋面雨带

由于冬夏季风随着季节的变化,各自的势力也随着有规律地消失。因此冬夏季风间形成的锋面雨带就会在我国东部地区产生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4.17~4.20图和课文,填写下表:

时间

夏季风的进退

雨带停留地区

5月中旬

北进登陆

南部沿海地区

6月中旬~7月中旬

继续北进

长江中下游地区

7、8月

继续北进

华北、东北地区

9月

开始南撤

10月

南撤出大陆

图12—5

3.锋面雨带移动的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

(1)正常年份,锋面雨带的移动是北进慢、南撤快,所以造成:

①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

②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

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因锋面雨带的徘徊停留出现梅雨;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又因雨带北进出现伏旱。

(2)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北旱。

●歼灭难点训练

1.我国五月初进入汛期的河流是(  )

A.钱塘江      B.珠江     C.黄河     D.淮河

2.关于我国东部地区雨季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也早

B.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C.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冬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

D.梅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4~5月份

3.读图12—6甲、乙两幅雨带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回答下列问题。

图12—6

(1)甲图所示的是  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开始在    登陆。

(2)乙图所示的是    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雨带控制我国北方     

地区和        地区;图中东部地区空白处表示的为      地区,此时的天气现

象是       

(3)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          的进退决定的。

(4)我国降水形式以        雨为主,夏秋两季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       灾害。

4.谈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分布图(图12—7),完成下列要求。

(1)6月下旬雨带平均位置在      流域,这时当地降水被称为    

(2)7月份雨带位置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此时江淮地区的天气正是降水较少的    

(3)在图12—8上画出锋面示意图,并画出南北两侧的气流运动方向。

图12—8

图12—7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5.解析:首先分析图,据题意“四地为平原,且受东部雨带影响”判断四地降水多为锋面雨,结合雨带移动规律和四地降水集中的月份联系图示气温变化,可大致判断四地位置应是:①华北平原;②松嫩平原(东北地区);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南部沿海地区。

第1题:据“四地为平原和受东部雨带影响”可知降雨均是来自海洋湿热气团的夏季风被北方的冬季风抬升而形成的锋面雨。

第2题:据雨带移动规律可知,6月中下旬降水一般应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即D选项。

第3题:据③图所示气温(最低月大于0℃)降水多在6、7月(梅雨),判断③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第4题:①地冬季最低温介于②和③之间,且降水多在7、8月份,判断其为华北平原。

第5题:②地冬季气温在四地中最低,且降水多在7、8月份,判断其应是东北地区,是适宜种植春小麦、甜菜的地方。

答案:1.A 2.D 3.C  4.B 5.B

6.解析:由我国东部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可知,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雨带会在北方持续,造成我国北涝南旱的灾害。

答案:B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冬季我国受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到4~5月份的春末夏初,随着夏季风势力的增强,开始从南向北“赶走”冬季风,而在其交锋地带则形成锋面雨,显然,夏季风首先是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登陆的;即4~5月份降水在华南地区,当然该地区的河流——珠江会在这时出现汛期。

答案:B

2.解析: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实际上就是夏季风“北上”和“南下”的过程,由于夏季最早从南部沿海登陆,最后也是从南部沿海退出中国大陆,因此南方的雨季比北方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也就长。D项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应是6~7月份。

答案:B

3.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即不同月份雨带的分布地区及其移动方向,现具体说明:

第(1)问:读甲图可知此时雨带位于华南一带,说明此时夏季风已从南部沿海登陆,应是大约5月份。

第(2)问:乙图所示我国东部雨带已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应是6、7月份,而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出现伏旱天气。

第(3)问:由我国东部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可知,雨季的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由夏季风的进退决定,即夏季风强,开始的早,结束的晚。反之则开始的晚,结束的早。

第(4)问:受冬夏季消长影响,我国的降水多为锋面雨,且多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过多易出现涝灾,相应的春季易出现旱灾。

答案:(1)5  南部沿海 (2)七、八 华北 东北 长江中下游 伏旱 (3)夏季风

(4)锋面 8%  水旱

4.解析:由图可知我国东部雨带在4、5月份从南部沿海登陆,到8月份推进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后迅速回撤出中国大陆,由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夏季雨带在我国东部的移动规律。最后一问中的画图题注意此锋面雨,冷空气在下部,暖空气(从南方来的夏季风)沿冷暖空气定界面上升,且降雨应在冷空气一侧。

答案:(1)长江  梅雨 (2)伏旱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