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教材期中测试题

2014-5-11 0:33:43 下载本试卷
期中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
1.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
以扶持,倘有带烟发觉,立正行诛”。这说明林则徐
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 ②鼓励正常贸易,严禁鸦片走私
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 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中英《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主要反映了列强的哪一侵略要求
A.鸦片贸易 B.掠夺金银 C.商品输出 D.资本输出
3.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分解加快,这种“分解”主要指(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族手工业进一步分离日益商品化
B.小农经济为多种经济成分取代
C.资本主义经济向农村渗透
D.自然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4.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寸
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
C.广东、福建沿海地区
D.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
5.清朝同治年间,一英商来华,
①可在新界租房,永久居住
②可到九龙司地区经商
③可到汉口、九江一带游览
④可在沙市开设工厂
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6.“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侧重于学习西方的
A.政治制度 B.军事技术 C.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
7.“天朝上国”惨败于英国的根本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于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B.君主专制政体落后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治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英
8.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潮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C.掀起了学习外国技术的高潮
D.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9.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
A.两次鸦片战争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都战败
C.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都相同
D.两次战争都是英国发动的
10.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是
A.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
B.西方侵略者的挑拨
C.小生产者的狭隘性
D.地主阶级的破坏
11.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②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③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④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A.① B.③ C.②③ D.③④
12.下列关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是
A.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B.皇帝失去了控制国家的实权
C.中外关系出现暂时“和好”的局面
D.国内两个政权的局面结束 .
13.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权落人外国人手中开始于
A.关税协定权的确立
B.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
C.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D.英德借款合同的签订
14.中外反动势力“合作”的新格局形成的政治基础是
A.清政府屈从于外国侵略者的压力
B.中外反动势力的根本利益相同 ,
C.西方资本主义采取先“打”后“拉”的策略 ‘
D.慈禧太后和奕沂主张“尽心议和”
15.英国公使向其政府报告说:“现在清朝,最可和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的那些政治
家掌握政权了”,这里是指 ( )
A.同治帝继位
B.《北京条约》签订
C.慈禧太后和奕诉上台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6.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不同点在于
A.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斗争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
D.有严密的组织和较明确的纲领
17.19世纪后期和前期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多
B.索取的赔款数额增大
C.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增大
D.列强取得输出资本的特权
18.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
而诛绝,后世人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
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
B.学习西方的变法图强
C.为人臣必须取悦龙颜
D.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
19.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的破坏
20.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积极影响有
①培养了一批务实有用的人才 ,
②使教育开始摆脱科举制的束缚
③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在于
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封建势力强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C.受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D.军阀割据,中国没有形成统一市场
22.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A.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的
B.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
C.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力量薄弱
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
23.近代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赔款使清政府缺乏资金
B.外国工厂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
C.清政府不敢贷款发展重工业
D.列强取得采矿权,中国的矿藏资源遭到掠夺
24.下列有关中法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争中清政府战和不定
B.清政府被迫应战
C.清军一直处于防御状态
D.其结果暴露了清政府的无能
25.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最深刻地表明了
A.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在中国行不通
B.中华民族富有反抗精神,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C.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
D.封建统治的腐朽
26.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
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D,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
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人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此款的经济作用是
①有利于日本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②有利于日本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
③有利于日本在华掠取高额利润 ④有利于日本占领中国内地广大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7.下列《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欧美列强也都享有的是 ( )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
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
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逗
28.甲午战后,清政府决定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其主要目的是
A.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扩大税源
D.刺激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29.19世纪末康有为等进行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是
A.洋条派自强运动的影响
B.西方传教士的影响
C.早期维新思想的流传
D.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0.百日维新措施中,直接涉及到顽固振利益的措施有
A.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B.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
巳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D.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31.19世纪末20年代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基本因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帝国主义的瓜分
C.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
32.《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让给日本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引发“三国干涉还辽”
B.列强展开资本输出的剧烈竞争
C.便利了日本向中国东北扩张
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33.在下列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掠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D.②③
34.帝国主义未能瓜分中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
D.军事力量不足
35.为便于其它帝国主义.接受“门户开放”政策,美国采取的策略是
A.首先寻求英国的支持
B.推行大棒政策,金元并用的政策
C.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结成同盟
D.首先承认各国已取得的特权
36.下列关于《辛丑条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赔款数额之巨居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之首 ②使中国北方国防门户洞开
③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7.《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
条约的签订导致了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巴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
38.阅读下列材料
共36分。
材料1:出伪示,着旅帅卒长按田造花名册,以栽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
……收租度日者,……甚属难过。
                     ——引自《海虞贼乱记》
材料2:伪乡官随派捐以供贼友,各佃户认其租田当自产。故不输租。
                     ——引自《平贼纪略》

材料3:伪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三百六十,领凭后租田概作资产,农民
(即地主)窃喜,陆续完纳。(按:太平天国晚期,一般允许地主收租,·但却限制地主
的剥削,并要地主“捐助军饷”。田凭是地主占有地产向佃农收租的法定依据。
                     ——引自《庚癸纪略》
回答:①依据上列材料推断,这些史料撰述者的阶级立场如何?依据何在?(4分)


②根据材料1、2回答,为什么“收租度日者·…—甚属难过?”(2分)


③材料2和3表明太平天国的土地田租制度在实施中前后有所差异,其差异是什么?为什么后期会出现这种变化?(4分) .


④依据上列材料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实施的结果如何?(2分)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1843年、1844年、1845年北方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人兴奋若狂。
舍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刀又,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
但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一
家著名的伦敦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钢琴,但是中国人仍然热爱自己的锣鼓,不能接
受这种美意。”
                    ——引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2: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曾经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
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
其消费我们的制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
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西印度之上,只比欧洲大陆
某些小国如比利时,葡萄牙或那不勒期稍多一点点?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摘自1852年密切尔报告书
  材料3:英国对华输入鸦片表;<单位:箱)
┌───┬───┬───┬───┬───┬───┐
│ 年代 │ 1840 │ 1844 │ 1848 │ 1852 │ 1856 │
├───┼───┼───┼───┼───┼───┤
│输入量│15619 │23667 │38000 │48600 │58606 │
└───┴───┴───┴───┴───┴───┘
                  ——摘自马士《中华帝国国际关系史》
回答:①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3分)


②1843年——1845年,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北方商埠“兴奋若狂”?(3分)


③分析材料3所述现象的原因。(3分)


④根据中国当时的经济结构,分析材料2中“奇怪的结局”出现的原因为改变
这种状况,英国采取了怎样的对策?(3分)


4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不必尽用某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引自《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2:“机制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本。……中国文武制度迥异外榛狂(注:
兽名)之俗,所以致治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引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3:“今之言发者,其荤荤大端,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
在变科学,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引自梁启超《变法通仪》
材料4:“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
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回答:①材料1提出的“自强”途径是什么?材料2中“中国文武制度”指什么?李鸿
章对此有何认识?(3分)


②材料4提倡“上师”与“外采”各指什么实质内容?反映出其政治观点有何特
点?(3分)


③根据材料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与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3分)


④简要评述洋务派与维新派之间的关系。(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41.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试联系“中国危亡”的原因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分析评论赵尔巽这一论断。
(14分)

42.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思想特
点,并分别分析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12分)

43.19世纪末,冲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这种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概述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在挽救民族危机方面做出的历史贡献。(4分)比较这两次运动失败的原因。(4分)这两次运动相继失败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

一1、D 2、C 3、A 4、D 5、D 6、D 7、A 8、B 9、C 10、C 11、D 

12、A 13、A 14、B 15、C 16、D 17、D 18、A 19、C 20、A 21、C 

22、B 23、D 24、C 25、D 26、D 27、C 28、C 29、C 30、C 31、A 

32、D 33、B 34、C 35、D 36、D 37、C 

二、38、①都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因为他们把太平天国污蔑为“伪”“贼”等。②天平天国规定“业户不得挂名收租”、“各佃户认期租田自产,故不输租”等,所以使原来“收租度日者”“甚属难过”。③前期禁止地主收租,而后期却向地主出卖“田凭”,允许收租,原因在于后期太平天国转入战略防御,力量有所削弱,需要地主“捐助军饷”。④《天朝田亩制度》所要求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39、①材料1、2反映了五口通商后,英国的某些工业品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材料3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比战前更多。②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更上一层楼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资产阶级认为中国地广人多,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是英国商品侵略的理想对象。③开放五口便利了鸦片走私;鸦片走私比正当贸易更易获取暴力;清朝统治阶级生活腐朽,吸食鸦片成风。④当时中国的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市场需要十分有限,购买力低下。“亚罗号”事件,伙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40、①购买外国机器,培养近代工业技术人才,改革科举。“中国文物制度”指中国政治制度、儒家思想。认为与外国不同,可用来治国安邦,不必改变。②“上师尧舜三代”是要借托古圣王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外采用东西强国”是主张学习欧、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反映了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思想。③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富国强兵。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两方的政治制度。④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是鸦片战争 以来,“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产物。早期维新派脱胎于洋务派,他们的一些观点为后来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可以说洋务派与维新派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三、41、赵尔巽把“中国危亡”的原因,归结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是错误的。

原因:①18世纪上半期,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已经衰落。而这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闭关自守的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这是近代“中国危亡”的历史根源。②清政府的腐朽和对外妥协,是“中国危亡”的内因。③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是“中国危亡”的外因,也是使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④早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约十年,英国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危亡。实兆于此。”(按:此处不用原文,用自己的话写出同样意思也给分)

  历史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②这场运动没有达到推翻清政府的目的,但它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的统治,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③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还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理,反映了新时代的特点。④赵尔巽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攻击太平天国运动,是剥削阶级的偏见。

42、清政府:①由抵抗到妥协求和,并顽固坚持旧的传统,拒绝进行任何改革;②原因:是由满洲贵族顽固的阶级立场决定的,其当时的腐朽性也决定了其态度。

林则徐、魏源等先进分子: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