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下期文科历史中期考试题

2014-5-11 0:33:43 下载本试卷

高一级下期文科历史中期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形势的需要,不断调整政策,经历了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据此回答1—6题:

1.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建立起人民的政权

C.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A、领导工农业群众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武装割据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D、纠正对革命性质和社会性质的错误认识

3、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

D.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4、《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

 A. 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 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 

 C. 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       D. 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5.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社会性质变化          B.国内阶级关系变化

C.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D.革命动力变化

6、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到了1937年又与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这。这充分说明了:

A.国内斗争服从于国际斗争     B.当时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  

C.中国共产党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  D.国共矛盾是主要矛盾 

日本开始侵华后,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为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据此回答7—13题:

7.“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有:①幻想国际干预,和平解决;②内部派系林立,亲日派占了上风;③存在着战则必败的失败主义情绪;④视中共为心腹之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9.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是:

A.是积极抗是还是消极抗日     B.依靠哪些力量抗战

C.是主动进攻还是单纯防御     D.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抗战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矛盾有时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两党对日本侵略认识程度不同

C.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是被迫的    D、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11.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一再强调:“制裁共党活动,应尽早用民众力量,党政机关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对八路军、新四军之游击区域,由中央严格限制, 不为任其发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对中共的政策特点是:

A.破坏国共合作,推行反共政策    B.伺机彻底消灭中国共产党

C.动用一切手段来限制中共武装发展 D.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共彻底决裂

1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始终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蒋介石不敢与中共彻底决裂     B.日本没有放弃灭亡中国的方针

C.中共与妥协投降行径作坚决斗争  D.英美等反对统一战线破裂

13、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B、中共领导的人民力量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有胜利奠定了基础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战后成立的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由到合法斗争到解放战争的斗争历程,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据此回答14—19题:

14.1946年政协会议有关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争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要不要实现国家军令、政令统一    B.要不要继续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要不要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      D.要不要承认中共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

15.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 ”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            B.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C.三大战役胜利            D.渡江作战解放南京

16、右面是蒋介石在胡宗南等人的陪同下视察延安的 

照片。这张照片应摄于

A.抗日战争初期 

B.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阶段

C.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阶段   

D.解放军战略反攻阶段

17.1946年和1949年两次政协会议的相近之处有:
①都是在中共领导下召开的②会议的中心议题都是政权问题③都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④民主党派都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这主要是因为:

A.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         B.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C.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

19、被称为中国二十世纪第二次历史性转折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据此回答20—25题:

20.解放后的土改运动在政策上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A.限制和打击富家            B.限制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

C.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D.保存富农经济,团结富农

21、下列哪些运动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革命     ③镇压反革命   ④没收官僚资本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2.1949年至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D.互相组→初级社→高级社

23.195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B.引导农民和手工业个体经济实现合作化

C.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D.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4.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  D.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

2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②三大改造完成

③“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④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两幅地图:

图一:                       图二:

请回答:(14分)

(1)    出现图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前提是什么?(3分)

(2)    图一的根据地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各是什么(2分)

(3)    图二的根据地是根据什么会议决议而开辟的(1分)?这些根据地对当时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    图二的根据地分布与图一相比,表明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1分)?导致这种转移的原因是什么(2分)?

(5)    从两幅地图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1分)?表明这条道路开创和成功的两次重要会议各是什么(2分)?

27(一)、读毛泽东下列红军长征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读后请回答:(12分)

(1)今年是红军胜利结束        (填数字)周年。(1分)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分别反映了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件(2分)

(3)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2分)

 A、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B、革命根据地武装力量不够强大

C、中共“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4)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下列“万水千山”的先后次序应该是

①大渡河②金沙江③四渡赤水④夹金山 (2分)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5)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3分)并简单谈谈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有何启示?(2分)

27(二)、阅读下列皖南事变前的材料                                     

材料一: 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国内一部分人正在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兹奉电示,限期北移,德等再三考虑,认为执行命令与府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口婆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                          

材料二: 1941年1月国民党部队传达蒋介石密电: 顷奉委座电令……(一)查朱叶各部,尚未恪遵命令向黄河以北以动。(二)决强制执行之……(四)务避一大部队在前线致敌所乘,我军应以游击战要领避难就易,避实就虚……(六)关于局部及剿抚进退诸机宜,统由各该长官负责处理为要计,拟定在列清剿部署如次……各指定部队应以武力肃清境内匪军势力。                                          

回答:(12分)                                             

(1)据材料一,皖南事变前中共是否有所警惕?为何“遵令北移”?(2分)

                        

(2)材料二中蒋密电第(四)点是何意?(2分) 

                          

(3)材料二中蒋介石强调的“要计”是什么?结合其第(四)点说明蒋介石的部署和目的。(3分)

                  

(4)据上述材料指出皖南事变是有预谋的。(2分)

 

(5)中国共产党对于皖南事变的处理态度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有何不同?(2分)它说明了什么?(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的原因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内战是在美帝国主义指使下的反对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由于这个最基本的原因,尽管国民党反动派一时表面强大,人民革命力量暂时还弱小,但是蒋介石的军事力量的优势是暂时的现象,临时起作用的因素。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前年三月我到济南开会见到王耀武,王说:“……你们有三大好处,一是共产党与群众关系好,……三是军队士气高,国民党方面不如你们。”

                    ———陈毅《一年来自卫战争总结》

材料三:“共产党,没有战斗力和士气降低的任何迹象。……军官和士兵同甘共苦,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战斗,超越一切自私的野心或享受。……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弥漫的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尽人皆知无须再说了。……在这党当权的整个时期中内部分歧从来没有停止过,生活费用的日益高涨大大加剧了中国的局势。”              ———《司徒雷登政国务卿》请回答:(11分)                                               

(1)    材料一说明国民党迅速溃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3分)                        

    

(3)司徒雷登的分析是否有道理?为什么?(3分)                               

(4)从上面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什么规律?(2分)

 

29.毛泽东在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从1949年到1956年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进行城市的经济恢复、建设和所有制变革的?结果如何? (1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BDDC  BBCBD  DBBCB  CBBDC  ABACC

26、(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的方针、武装起义进攻城市的失败(3分)。

(2)分布特点及原因:主要集中于江南——大革命的奠基;各省交界——敌人力量薄弱;比较分散——中国共产党力量尚较弱小。(2分,答出两点即给分)

(3)洛川会议(1分);影响:配合了正面战场;使日本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促进了相持阶段的到来(2分)。

(4)由江南转移到黄河流域(1分);原因一是长征,二是抗日的需要(2分)。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分);两次会议一是文家市会议,二是七届二中全会(2分)。

2、(1)70周年(1分)

(2)巧渡金沙江,(1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1分)

(3)D(2分)(4)C(2分)

(5)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分)长征后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骨干;(1分)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分)

启示:发扬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1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1分)(其它言之有理都可酌情给分)

13、答: (1)中共中央对“剿共”有警剔。但是为了维护统一战线,故“遵令北移。”(2分)                                             

(2)避免与日军接触。 (2分)                                 

(3)剿灭新四军至关重要。将防御日军的主力部队,部署对付新四军,目的是要消灭新四军。(3分)                                          

(4)蒋一方面命令新四军“限令北行,一方面抽调部队部署“清剿”,这完全是有预谋的。(2分)

(5)它不同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以退让求团结,这次以斗争求团结(2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成熟。( 1分)

16、答: (1)战争的非正义性导致违背民心,失去人民的支持。(2分)                     

(2)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包括制定正确的政治军事方针、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开展土地改革;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配合。 (3分,答出三点即得分)                                      

(3)    有道理。因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导致国统区的危机四伏。(2分)                    

(4)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心向背而不是物质的多寡。(或答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相关内容均可)(2分)

29.(1)恢复和发展经济:①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使人民政 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1分)②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稳定了物价。(1分)③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 和发展。(1分)④在农村,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1分)⑤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1分)结果 到1952年底,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分)⑥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奠定了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分)

(2)所有制变革:1953~1956年期间,国家对城市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引导手工业者走合化作道路(2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改造成为社 会主义国营企业(2分)。从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城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