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P015(历)
台州市2004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期末试题(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贯穿于整个近代史的始终。回答1-6题。
1.下列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先后顺序是
A.天津、上海、重庆 B.上海、天津、重庆
C.天津、上海、重庆 D.重庆、天津、上海
2.被迫“对外开放”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西方进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推动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3.最能反映西方列强在19世纪40~60年代侵略特点的是
A.割占中国的领土 B.强迫中国开埠通商
C.勒索巨额战争赔款 D.允许开设工厂
4.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曾制造大屠杀的地点是
A.旅顺 B.花园口 C.九连城 D.大连
5.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改订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6.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建立的殖民统治机构是:
A.联军委员会 B.总理衙门 C.都统衙门 D.联军司令部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据此回答7~11题:
7.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A.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B.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D.都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8.在甲午战争中率部抵抗、八国联军侵华时与义和团同守天津而抗敌阵亡的清军将领是
A.邓世昌 B.聂士成 C.左宝贵 D.丁汝昌
9.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后继续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君主立宪政体 B.维护临时约法
C.反对袁世凯统治 D.维护辛亥革命成果和民主共和政体
10.下列最能明确地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上海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成为主力
C.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1.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最大成果是
A.五卅运动掀起了反帝高潮 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C.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D.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其产生后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据此回答12—14题:
12.下类企业与上海发昌机器厂性质相同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D.汉阳铁厂
13.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4.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充分说明了
A.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B.民族工业开始同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竞争
C.民族工业摆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
D.帝国主义从此放弃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5.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
A.兴中会、华兴会 B.华兴会、文学社
C.文学会、共进会 D.共进会、兴中会
16.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B.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分歧 D.复辟不得人心,违背历史潮流
1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区别是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参加革命的阶级不同 D.革命的方式不同
18.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19.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于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武昌
20.下列史实与李大钊无关的是
A.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
B.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C.曾以中共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
D.1927年在北京惨遭杀害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鲜明的主线之一。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中国近代前期开始了中国早期现代化(也称近代化)的历程。回答21~25题:
2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以下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产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西方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机器工业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22、19世纪70、80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
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的政策优惠
C.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D.民族工业资金短缺
23.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运动
①首先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②其核心主张是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其施政纲领是《定国是诏》
④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下列有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批判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25.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发展至重工业 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抗 ③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④领导权始终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D.率兵收复新疆
27.下列几种经济成份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资经济 ②洋务经济 ③民族资本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2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以下哪一思想的评价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运动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29.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30.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其中31小题8分,32小题12分,共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自从关于英国人在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第一个消息传来以后,英国政府报纸和一部分美国报刊就不断地诬蔑中国人……违背条约义务,侮辱英国国旗、羞辱旅居中国的外国人,等等。可是,除了“亚罗号”划艇事件以外,……举不出一件事实来证实这一诬蔑”。
——摘自马克思的《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①英国人在华的“军事行动”是指哪次侵华战争?(1分)借口是什么?(1分)
②英国为什么要发动这次侵华战争?(3分)
③美国在此次由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充当什么角色?(1分)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
32.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这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菏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②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4分)
③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④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2分)
⑤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2分)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有3小题,其中33小题10分,34、35小题各15分,共40分)
33.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在什么时候?早期的无产阶级具有什么特点?(10分)
34.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学习西方问题上各有什么观点?概括说明他们各自重要的实践方式和结果。(15分)
35.关于从1900到1921年的中国政局,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光明”因素是主要的,“黑暗”因素是次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黑暗”因素是主要的,“光明”因素是次要的。你同意以上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论证你所同意的观点。(15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A卷)
一、选择题(1×20=2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B | A | C | C | A | B | D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C | D | A | C | D | B | D | B | A |
二、选择题(2×10=20分)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D | C | C | C | B | B | A | B | A | A |
三、材料题(31小题8分,32小题12分,共20分)
31.①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 亚罗号事件(1分)
②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2分);“修约”要求遭到拒绝。(1分)
③帮凶(1分) 《中美天津条约》(2分)
32.答案:①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要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裕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2分)
②变化:方法以前是采用温和的改革(或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4分)
③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2分)
④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答新三民主义可给满分)(2分)
⑤评价: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2分)(只要写出一项,即给满分)
四、问答题(33小题10分,34、35小题各15分,共40分)
33.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2分)
特点:①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强。(3分)
②大数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3分)
③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2分)
34.①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统治,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走自上而下建立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②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激进民主派的斗争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民主和科学。(6分)
实践方式与结果:①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运动,依靠皇帝自上而下的改良。戊戌变法失败。②革命派通过武装起义,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的果实被封建军阀所窃取,民主共和国方案夭折。③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进行思想文化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创造了条件。(9分)
35.答案:光明因素: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后孙中山相继领导了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②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重要条件。③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④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⑤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5分)
黑暗因素:①《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②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反动的北洋军阀统治。③军阀割据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④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头脑。⑤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萎缩。“实业救国”运动破产。(15分)
(对考生既有“光明因素”,又有“黑暗因素”的回答,考生所列史实,只要有理有据,均可得分。)
台州市2004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期末试题
答题卷(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三、材料分析题(31小题8分,32小题12分,共20分)
31.(1)战争: (1分)借口: (1分)
(2)原因:
(3分)
(3)角色: (1分)条约: (2分)
32.①目的: (2分)
②变化:(一) (2分)
(二) (2分)
③主要原因: (2分)
④发展: (2分)
⑤评价:
(2分)
四、问答题(33小题10分,34、35小题15分,共40分)
33.(10分)
34.(15分)
35.(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