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练习题

2014-5-11 0:34:05 下载本试卷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痛斥所谓“中国只可立宪,不可革命”的保皇谬论,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良药的著
作是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
A.兴中会的成立
B.同盟会的成立
C.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3.保国会和兴中会相同之处是
A.曾被查禁的组织
B.主张推翻清政府
C.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D.在戊戌变法中起了’一定作用
4.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强学会 ②华兴会 ③兴中会 ④旧知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5.1905到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和《时务报》
B.《苏报》和《时务报》
C.《苏报》和《新民丛报》
D.《民报》和《新民丛报》
6.以下内容对清政府实行的“新政”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应付严重酌国内危机
B.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后提出宪政
C.新政内容有编练新军
D.新政的实施过程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 。
7.辛亥革命初期革命就潜伏着失败,主要原因是
A.各省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控制大部分政权
B.全国只有15个省区脱离清政府
C.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攻占北京
D.帝国主义武装干涉革命
8.兴中会人会誓词中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这里的“合众政府”是
A.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府
B.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联合政府
C.资产阶级联邦政府
D.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府
9.清末“新政”的实质是
A.顺应社会要求,改革政治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是戊戌变法的继续
D.引进西方政治体制,加强清封建统治
10.孙中山下列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①组织发动黄花岗起义 ②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颁布《,临时约法》 ⑤提出三民主义
③建立兴中会
A.③②⑤①④ B.①②③④⑤ C.⑤③④②①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2.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所表达的核心主张是
A.中国只可立宪,不可革命
B.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就必须反对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提倡革命,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D.④③⑤①②
D.提出革命建国纲领,主张推翻清政府之后建立“中华共和国”
13.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最大的不同点是
A.力图改变现状救亡图存
B.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C.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D.是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
14.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A.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5.参与同盟会成立活动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包括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
16.兴中会的人会誓词与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比较,其不同点是
A.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B.都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内容
C.平均地权,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D.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利益和要求。
17.下列对同盟会纲领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B.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C.没有提出反帝要求
D.没有提出土地纲领
18.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的兴民权主张,其相同点是
A.建立国民的政府
B.设议院开国会
C.国民一律平等
D.反对君主专制政体
19.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在中国
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20.帝国主义始终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出发点是
A.帝国主义严守中立
B.临时政府不承认列强在华特权
C.临时政府存在不会长久
D.反对中国成为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1.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和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B.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
D.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不充分
22.清末“预备立宪”与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的主要区别是
A.维护君主制度
B.维护君主专制
C.仿效欧美政体
D.缓和国内矛盾
23.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重申保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
A.对列强帮助中国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抱有幻想
B.希望换取列强对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承认
C.愿意与列强建立“邻谊之笃”和“提携亲爱”的关系
D.不敢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24.下面关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B.内容相似,实质不同
C.都因慈禧太后阻挠而归于失败
D.都激化了阶级矛盾
25.对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最准确的解释是
A.清政府是在洋人支持下建立的
B.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政府已经名存实亡
D.清政府的阶级性质发生变化
26.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
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
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
C.是否改变中国的政体
D.是否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7.辛亥革命中,六国领事馆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本国政府在继
续采取它迄今所采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地吁请双方代
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一项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材料表明列强的态度是
A.继续保持中立立场
B.维持中国的和平和稳定
C.压迫南方代表妥协
D.力图帮助中国革命
28.清朝“预备立宪”骗局的破产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不包括
A.宣告了立宪派政治主张的破产
B.使一部分立宪派倾向革命
C.加剧了清政府与外国的矛盾
D.造成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二、材料分析题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新政,总税务司
赫德向清政府提出:要“认真改革方是最好的办法”,⑶疑贩芽嘈男戳艘环荨陡陆诼浴罚獬隽司咛濉案隆钡姆桨负痛胧G逭硎荆骸氨止忠楹托行抡谕急ǜ鞔蠊萦诤笕铡?br>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新政”的一部分措施,是以缓和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为目的,
……如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裁冗员、设立商部、颁布提倡和保护民族工商业
的一些办法……在另一方面,“新政”的整个精神则是赋予中国政治以更多的买办
性。……当时所颁布的铁路章程和矿务章程,对于“华洋官商”都是一体“保护”。
“新政”的另一重要内容是练兵筹饷,……无论是中央、地方,每项“新政”都是
以加重捐税或另增新捐税来充经费,其中以练兵款项为最大。各省陆续招练新军的
结果就是一些新军阀的产生。……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势力最大,成为新军阀
的最有力者。……当时清政府中枢力量日就衰微,……北京新成立的外务部、练兵
处等机构实际都在袁世凯掌握之中。
                      ——摘自《中国史纲要》翦伯赞
回答:

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末实施“新政”的动机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政”的主要措施对清末民初历史变迁的影响。


③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对清末“新政”的认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万世一系,承永尊戴。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摘自《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决定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属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回答:

①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


②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
体现了什么思想?


③材料一与材料二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


④材料二哪些内容旨在限制哀世凯的权力?


⑤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三、问答题
31.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概述这一阶段清
政府在经济方面作的调整,分析导致调整的原因,评价调整的结果。

 


32.简要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面前,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
态度如何?



答案:

综合练习
一、1.A ,2.C 3.C 4.D 5.D 6.B: 7.A 8 .D 9 .B
10.A 11.B 12.D 13.B 14.A 15.D 16.C 17.D 18.D
19 .A 20.D 21.D 22.B 23.A 24.B 25.B 26.C 27.C 28.C
二、 29.①缓和阶级矛盾,取悦帝国主义,增强镇压人民力量,巩固清朝统治。
②影响:新政使清末政治的买办色彩更浓;捐税剥削加重,激起人民不断反抗;一
些措施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传播;
部分新军接受革命思想,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新军阀集团产生,袁世凯势力崛
起,使辛亥革命曲折发展;成为中华民国初年出现北洋军阀独裁和军阀割据混战局
面的重要原因。
③从客观上看,新政是清朝充当帝国主义侵华工具,阻止民主革命思潮,延续封建
统治的举措;客观上便利了中国近代经济文化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造了某
些条件。
30.①君权神授。②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思想。③材料弓本 质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材料二要确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政体,目的是要建立资产阶缉共和国。④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国务员“须
附属之”,限10个月内召集国会。⑤确认了资产阶级人权平等的法则,否定了封建
等级观念。
31.概述调整:①;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世纪60至90年代,任用洋务
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兴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企业。②接受列强
对华的资本输出,、甲午战争后,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大举外债。③
放宽对民族工业的限制。19世纪末允许民间设厂,20世纪初在“新政”中奖励实业。
分析原因:①办洋务:主要为镇压人民反清斗争,加强清政府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地位。②接受外国资本:列强以武力为后盾,攫取大量便利对华
输出资本的经济特权;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列强新的经济侵略采取屈服甚至讨好的
态度。、③对民族工业: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为 了应付严重的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缓解人民大众特别是资产阶级的不满心
评价结果:①这些措施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过程中,清政府被迫作的调整。没有改变中图经济落后的状态,是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 腐朽统治的必然结果。②清政府企图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十结果 适得其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导致清朝灭亡的 加速。
32.清政府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以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反对
变法,对帝国主义屈膝投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国家
富强,进行革新变法;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劳动群众,主张以暴力手段把帝国主义侵
略势力赶出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回的义和团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机。’
(分析:本题的时间界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空间界定是“中国务派政治势力
的态度”。那么,在这个时间范围内,题目又明确了思考的方向;即面对帝国主义掀
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各派政治势力的态度女口何?;这里应:有全面考虑了当时 的各派政治势力不仅有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革命派,还有农民;阶级,以及掌握政权 的清政府。不同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各派势力作出了不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