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14-5-11 0:11:18 下载本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试卷   2008年5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第I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在草稿纸或试题纸上作答均无效。

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芜(wǔ)杂   踮(diàn)脚  以偏赅(gāi)全   一蹴(cù)而就

B.镣(liào)铐  缱绻(juǎn)  残羹(gēng)冷炙  不可估量(liáng)

C.炽(chì)热  饿殍(piǎo)   玲珑剔(tì)透   大放厥(jué)词

D.瓜蔓(wàn)  坯(pī)胎   义愤填膺(yīng)  卓(zhuó)有成效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蜇居   甘拜下风   陈力就列   云蒸霞蔚

B.压诈   美轮美奂   峨冠博带   销声匿迹

C.宣泄   迥然不同   振聋发聩   冠冕堂皇

D.匮乏   别出新裁   祸起箫墙   荒诞不经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审视中国当代文坛的日益委顿,联想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生发出今非昔比的感慨。

B.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术的瑰宝,很多参观者交口称赞,感慨相见恨晚

C.早春时节,桃李争荣,春意阑珊。在翠柳轻拂的湖堤上,游人三三两两地走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D.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克隆动物的成功率只有2%,克隆人的难度更高,“克隆”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很差。

B.我国现在对列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实行的是最高零售价和加价率(额)双重控制的方法。

C.《条例》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政策和理论上作了周密而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D.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房产销售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5、下列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予(授官)右丞相兼枢密使  (用)资政殿学士行   (接近于)例送死

B.使来者读之,(思念,同情)予志焉  王无罪岁,(这样)天下之民至焉   吾社之行为士(榜样)者

C.予(虽然)浩然无所愧怍   (比较)五人之死   (细密的)罟不入洿池        

D.(简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颜色(面色)不少变   (看)自民国肇造

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贾家庄几为巡缴所陵迫死         D.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7、下列加点字按活用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②既之,则安之      ③买五人之头而

④沛公已去,至军中    ⑤宁许以秦曲       ⑥人皆得以使之

A.①③/②⑤/④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9分) 

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阴人也。父端,周蔡州刺史。胄少聪明,每览异书,便晓其义。常叹训注者不会圣人深旨,辄以意辩之,诸儒莫不称善。性慷慨,志立功名。周明帝时,袭爵文城郡公。累迁上仪同,寻拜司金大夫,后加开府。高祖受禅,擢拜鲁州刺史,未之官,检校庐州总管事。寻除兖州刺史。及到官,系囚数百,胄剖断旬日便了,囹圄空虚。有陈州人向道力者,伪作高平郡守,将之官,胄遇诸途,察其有异,将留诘之。司马王君馥固谏,乃听诣郡。既而悔之,即遣主簿追禁道力。有部人徐俱罗者,尝任海陵郡守,先是已为道力伪代之。比至秩满,公私不悟。俱罗遂语君馥曰:“向道力以经代俱罗为郡,使君岂容疑之?”君馥以俱罗所陈,又固请胄。胄呵君馥曰:“吾已察知此人诈也。司马容奸,当连其坐!”君馥乃止。遂往收之,道力惧而引伪。其发奸擿伏,皆此类也,时人谓为神明。先是,兖州城东沂、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滥大泽中,胄遂积石堰之,使决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又通转运,利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兖渠。胄以天下太平,登封告禅帝王盛烈,遂遣博士登太山,观古迹,撰《封禅图》及仪上之。高祖谦让不许。后转郢州刺史,前后俱有惠政。征拜卫尉卿,寻转大理卿,持法宽平,名为称职。后迁刑部尚书。时左仆射高颎稍被疏忌,及王世积之诛也,颎事与相连,上因此欲成颎罪。胄明雪之,正议其狱。由是忤旨,械系之,久而得免。检校相州事,甚有能名。会汉王谅作乱并州,遣伪将綦良东略地,攻逼慈州。刺史上官政请援于胄,胄畏谅兵锋,不敢拒,良又引兵攻胄,胄欲以计却之,遣亲人鲁世范说良曰:“天下事未可知,胄为人臣,去就须得其所,何遽相攻也?”良于是释去,进图黎阳。及良为史祥所攻,弃军归胄。朝廷以胄怀贰心,锁诣大理。相州吏人素怀其恩,诣阙理胄者百馀人,胄竟坐除名,配防岭南,道病卒。 (《隋书·薛胄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兖州刺史                 除:被任命。

 B.既而悔之,即遣主簿追道力          禁:逮捕。

 C.胄遂积石堰之,使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    决:打开缺口,疏导水流。

D.胄明雪之,正议其              狱:监狱。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组是(   )

A.擢拜鲁州刺史,未官             邻厚,君之薄也

B.及良史祥所攻,弃军归胄           吾属今之虏矣

C.胄欲计却之,遣亲人鲁世范说良曰       愿十五城请易璧

D.君馥止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胄小时候就很聪明,读书时自己能够探究前人书中蕴含的深意,赢得了许多读书人的称赞。

 B.薛胄在上任途中发现代替徐俱罗假充高平郡守的向道力有些问题,准备留他下来追问。司马王君馥苦苦相劝,薛胄呵斥制止了王君馥,最终使向道力认罪伏法。

 C.皇上想借机定大臣高熲的罪,薛胄没有按照皇上的旨意办事,而是公正地讨论高熲的案件,为他洗刷了罪名,因此被皇上降罪,不过不久就得到了赦免。

D.汉王杨谅在并州叛乱,派叛将綦良攻打慈州,薛胄没有增援慈州。綦良攻打薛胄的时候,薛胄用计谋退了敌兵。最后綦良兵败,投奔薛胄。

第Ⅱ卷(130分)

三、文言文翻译(6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1)将之官,胄遇诸途,察其有异,将留诘之。

    译文:                                   

(2)朝廷以胄怀贰心,锁诣大理。

 译文:                                   

四、名言名句(每空1分,共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你在我心里!(闻一多《发现》)

②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④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季氏将伐颛臾》)

⑥谨庠序之教,                     。(《寡人之于国也》)

五、诗歌鉴赏(6分)

1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1)这首诗前两句的写景视角是      不能超过五个字)。(2分)

(2)简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8分)

鸿雁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迂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4.下列古代咏雁诗(词),“侧重言志”的是(   )(3分)

  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16.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其中“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22分)

青石小街 费振钟

   在江南,在每一座小城小镇。要是你不走走这样的小街,那就不能说你的脚在江南走过。

  这样的小街,多数由青石铺成。青石铺成的小街。有多长?有多宽?这些你都不必计算,你要看的是青石小街上,那一块块布满断纹磨圆了边角的石头。你可以想一想。算一算它经历的时间,然后再加上你自己刚刚走过的脚步。这样你就将青石小街记在心里了。

  你要留心小街两边高高的膏灰砖墙,留心青灰砖墙上那些被雨水浸湿了的墙缝,以及墙缝里的一抹苔藓和几株暗绿小草,小街的深邃不是由它的长度决定的,而是由这些由岁月长出来的斑斓痕迹决定的。走过小街时,你的手一旦伸过去抚摸这里的砖墙,你就会生出一种因为沧桑变化而生长出来的幽长浩渺的怅惘和感慨。于是,小街总是勾连住你的脚步,让你缓缓而行,在缓缓而行间,你便与小街结下了一点点缘分。

  你还要留心面朝小街的那座老门楼。老门楼也许有一两座石狮也许没有,但它上面必定有几块用青砖雕刻成的图画,它们被称为砖雕,它们不单单是为着装饰,它们常常成为小街的向导,让从这儿走过的人,保留一种刻意的惊奇和猜想。这样的门楼,黑色的木门是一直紧紧关着的,你问不到,这座门楼是谁家的门楼,谁家的门楼可以这样长时间展示那旧时的生活和风格,谁家的门楼似乎想敞开却欲言又止如此守住它的沉默与秘密。但只要你询问,你就会加深对小街的感受。

  也许,你还要留心小街中间的那口青石井栏,那口井栏下面,井水是枯竭了,还是仍然一泓如碧,这都不要紧,你要做的是反复察看井栏上每一道绳痕,它们总是按照一个固定角度深入青石当中。你能知道这些绳痕经年累月天长地久,你却不知道究竟其中哪一道痕迹出自于少女的一双纤纤素手,哪一道痕迹出自老妇苍老的十指。小街上百年来的日常生活细节,有一部分镌刻在井栏的青石上。它的深刻之处,正是它的模糊不清。因为所有的日子都被一根牵扯着吊桶的麻绳无头无绪地消磨殆尽,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哪桶水用来煮茶酿酒,哪桶水用来洗菜做饭。哪桶水用来洒扫。哪桶水用来清洗?你不知道并非你的浅薄,是你的眼睛透不过日子的平淡和琐碎。

现在你肯定要留心于那位坐在小街上的老阿婆了,你当然会走过去与她说话。可惜她听不懂你的外乡人的语言。她点了很多次头,又摇了很多次头,这样你对小街上的老阿婆,终于也一无所知了。老阿婆自然梳着她从嫁到小街时就梳着的发髻,老阿婆自然穿着她成为小街的媳妇时就穿着的蓝布衣衫,老阿婆手腕上自然还戴着那副绿玉镯,这也许是她对家族和亲人最重要的纪念,老阿婆老了,她可以安闲地坐到小街上回忆故事了,她的故事漫漫无边,她从早到晚在那儿想呀想呀,不知在哪里断了,又不知从哪里接了过来。她的故事不是讲给小街上行人听的,她是讲给小街听的,也是讲给自己听的。你看到老阿婆身边或许有一只绣架,她手上或许拿着一根绣针牵着一根绣线,这是她永远也做不完的绣活儿,于是老阿婆和她的绣活儿,也便成了小街不变的故事,你从老阿婆面前走过,你甚至是可以把这个故事带走的。

  你走完小街时,小街上空的天色晓了,高高的风火墙。连同爬在上面的藤萝,将暗影飘落在小街的青砖上。踏着小街的影子,你还想寻找什么呢?

  后来,小街转角处,一盏夜灯亮了。后来,小街在你走后,冷清入梦了。

  (选自《200l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18.文中最能体现江南小街风貌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表现出江南小街的哪些特点?(6分)

答:                                       

                                                                             

19.品味语言,回答问题。(4分)

   (1)“要是你不走走这样的小街,那就不能说你的脚在江南走过。”文章开头处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2)“你不知道并非你的浅薄,是你的眼睛透不过日子的平淡和琐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                                 

                                       

20.文章大量运用了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江南小街。试从前5节中举一个例子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21.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老阿婆”,这个人物有什么特征?写她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八、作文(70分)

22、请以“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卷纸

一、二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三、文言文翻译(6分)

11.                               (3分)

                                (3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2                                                  

                   

                                  。                               

                                

                                 

 五、诗歌鉴赏(6分)

13、(1)          (2分)

(2)                                   

                                     

                                  (4分)

六、现代文阅读(18分)

14        15、   

16                                   

                                   (6分)

17                                   

                                     

                                  (6分)

七、现代文阅读(22分)

18                                  

                                  (6分)

19.(1)                                  

                                     

(2)                                  

                                  (4分)

20                                  

                                    

                                  6分)

21                                    

                                     

                                   6分)

八、作文(70分)

写在作文纸上。

省前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基础知识(21分)

1.D(A芜(wú)杂,踮脚(diǎn) B缱绻(quǎn)C玲珑剔(tī)透)

2.C(A蛰居  B压榨  D别出心裁、祸起萧墙)

3.D(A“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B“相见恨晚”形容人与人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一般不用于人与物的关系;C“春意阑珊”是指春意已经接近尾声了,与“早春时节”语境不合。)

4.B(A“成功率”“很差”搭配不当;C对应不当;D主宾搭配不当,应在“房产销售”后加“的方式”,是“房产销售的方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5. C(A以:用……的身份;B斯:则,那么;D顾:但是。)

6.A(余皆为被动句。)

7.A

文言文阅读(9分)

8.D 本题是对实词的考查,“狱”在此句的意思是“案件”,不是“监狱”。

9.A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A项第一个“之”是代词,指代向道力;第二个“之”是取独或者“的”。B项两个“为”均为介词“被”。C项两个“以”均是介词“用”。D项两个“乃”均为副词“才”。

10.C 原文“久而得免”,不是C项中所述的“不久就得到了赦免”。

文言文翻译(6分)

11.(1)在他就要去上任的时候,薛胄在途中遇到了他,发现他有异常的情况,想把他留下来追问。(之:到。诸:相当于“之于”。诘:诘问。)

 (2) 朝廷因为(或“以为”)薛胄有二心,把他用绳索捆住押解到大理寺。(以:因为或以为。诣:到。)

12、名言名句:(8分)

①呕出一颗心来 

②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③春与秋其代序

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⑥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3、诗歌鉴赏(6分)

(1)从近到远(2分)。

(2)思想感情是思念故乡(2分),后两句是说,自己这个奔驰道途的游子本就怀有无限乡思,现在突然发现隔河相望的青山竟有些像故乡那座朝夕相伴的青山,更牵起无限乡思。(2分)

六、现代文阅读

14.B (A、 C侧重抒情。D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去衡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呜、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15.B ( 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16. ①景中情;②情中景;③情景互生。  (一个要点2分)

17. ①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②鸿雁是健飞之鸟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③秋空雁阵能让人感受到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一个要点2分)

七、现代文阅读

18.答:(1)由青石铺成的街道,青灰砖墙,老门楼,青石井栏; (2)古朴,深邃,幽静,冷清。(6分,每点3分)

19.(4分)答:(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2分,答“引出下文”或“总领下文”,并按照这个作用加以说明的,给1分) (2)这些绳子留下的痕迹所包含的日常生活细节都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知道了;这并非由于我们的浅薄,历史的意蕴是逐渐积淀而成的,我们用现实的肉眼是无法看穿的。(2分,要点:历史中的生活细节我们无法看见,由历史积淀而成的意蕴又是我们肉眼所无法一眼看见的)

20.答:好处:凸显对象特征,既逼真细腻,又言简意丰地表现出江南小街的风貌及其历史内涵。举例示例:作者写被雨水浸湿的青砖墙缝里的“一抹苔藓”“几株暗绿小草”,凸显出江南的特有景观,强调小街的“深邃”正是由这些从岁月长出来的斑斓痕迹决定的。(6分)

21.答:人物特征:完全没有现代生活的痕迹,活在一个逝去的时代里,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作用: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出小街的古旧、与现代文明的疏离状态,也显示小街的地域色彩,流露出作者对江南小街的怀旧的、温厚的感情。(只答出“深化主题”,可酌情给分)(6分)

语言运用:(8分)

22、作文 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阴人。父亲薛端,北周蔡州刺史。薛胄小时就很聪明,每读一些奇书,就通晓其中的意思。他常常感叹那些作注的人没有领会前人书中蕴含的深义,就用自己的理解来为之辨别、纠正,读书人没有不称赞的。他性情豪爽,立志于功名。在周明帝的时候,他继承了文城郡公的爵位,屡屡升迁,升到了上仪同的官职,不久拜为司金大夫,后来又加授开府。隋高祖受禅后,提拔他做了鲁州刺史,没去上任,任检校庐州总管事。不久又授为兖州刺史。到任后,关押的数百名犯人,他审讯上十天就一一结案了,监狱里空荡荡的。有一个陈州人名叫向道力的,假充高平郡守,在他就要去上任的时候,薛胄在途中遇到了他,发现他有问题,想把他留下来追问。司马王君馥苦苦规劝,薛胄才让他到高平郡去了。走后不久,薛胄又后悔了,马上派主簿去追赶拘禁道力。有个在官署里任职的人,名叫徐俱罗,他曾当过海陵郡守,在此之前已被道力代替了他,等到现在,十年过去了,官府和老百姓都不曾发觉。俱罗就对王君馥说:“向道力代我任郡守,已经多年了,刺史大人现在怎么还怀疑他呢?”王君馥把俱罗的话告诉薛胄,又一再向他请求。薛胄呵斥王君馥说:“我已经清楚地知晓这个人是冒充的,司马你包庇好人,罪当连坐!”王君馥这才停止劝说,于是前往逮捕道力,道力非常害怕,供认了假充之罪。薛胄发现坏人并使之伏法,大都类似此事,当时人们都称他为神明。在这之前,兖州城东边,沂水、泗水合往南流,在大泽之中泛滥成灾,薛胄于是命令人们积石筑坝将其堵住,并疏通水道,使它向西流去。这样,池塘沼泽之地都变成了良田。又打通河道运输,使淮海边的人们都受到了利益。老百姓们都依赖这条河得以为生,称这条河为“薛公丰兖渠”。薛胄因天下太平,建议皇上登高祭天,以宣扬功德的盛大显赫。于是派遣博士登上泰山,观览古迹,作《封禅图》和祭天的仪式礼节一并呈献给皇上。高祖谦虚推让,没有应允。后来薛胄转任郢州刺史,前前后后都有仁政。后来调他回京拜他为卫尉卿,不久转任大理卿,任职期间,执法宽厚公平,很有称职的名声。后来薛胄升任刑部尚书。当时左仆射高颖渐渐被皇上猜忌,等到王世积被杀之后,高熲也因事受到牵连。皇上借此想定高熲之罪。薛胄为他洗刷罪名,并且不偏不倚地讨论他的案件。就因这件事,薛胄违背了圣旨,被用镣铐拘禁起来,很久才得到赦免。后来派他查核相州政事,很有能干的名声。恰逢汉王杨谅在并州叛乱,派叛将綦良向东掠夺土地,攻打慈州。刺史上官政向薛胄求援,薛胄害怕叛军厉害,不敢抵抗。綦良又率兵攻打薛胄,薛胄想用计退兵,就派亲近之人鲁世范劝说綦良:“天下的事情难得说清啊,薛胄作为人的臣子,在官与不在官,总要找到他应得的位置,你又何必苦苦相攻呢?”綦良于是弃之而去,进而谋取黎阳。等到綦良被史祥击败,他弃军逃奔薛胄。朝廷以为薛胄有二心,把他押解到大理寺。相州的官吏、老百姓一向怀念他的恩德,到朝廷为他说好话的有一百多人。薛胄最后还是因牵连被除名,发配流放岭南,在途中因病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