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点号部分)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
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下面分别叙述:
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1. 句末点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1)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
① 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② 请把门关上。
③ 今天我们必须回去。
④ 下课了。
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如例②),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③),有时独词句无主句(如例④)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2)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例如: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
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②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如:
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③ 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如:
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
你来一下好不好?
④ 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
怎么啦,你?
⑤ 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如:
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3)感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①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如:
一旦扎下根,不怕遭践踏被蹂躏,还是一回回地爬起来,开出小小花朵来的蒲公英!歌唱吧,为迎接香港回归!
② 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用感叹号。
例如:
祥林嫂,你放着罢!
③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也用感叹号。
例如: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④ 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感叹号。
例如:
长途!
飞机!
啊呀!你走错了。
⑤ 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
2. 句中点号
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1)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① 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② 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如: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他,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
你啊,真不争气。
③ 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话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例如:
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④ 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例如:
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⑤ 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
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
⑥ 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例如:
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
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状语后置)
⑦ 用在并列词组之间。
例如: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半张办公桌。(因并列的各个成分有的较长,停顿大)
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
⑧ 用在关联词之后。
例如:
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⑨ 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
例如:
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词)
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
(2)分号。
①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例如:
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害了革命。
② 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
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转折关系)
这个句子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
例如:
早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示两层意思)
使用分号应注意的几点:
①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② 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平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3)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例如:
(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狍子、獾、水赖、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①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②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③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④ 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例如: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4)冒号(:)
① 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② 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而的话。
例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③ 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例如: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④ 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
例如: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⑤ 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
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如:
……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小红上了高中。”
使用冒号应注意:
使用“××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
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张全区党员登记表上的34个人,除去老赵和黄淑英同志以外,除去叛徒黄有才以外,其余的都在这里。”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面带着歉意说。
【模拟试题】
判断下列句中的标点的正误:
1.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3.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4.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5.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6.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7.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8.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9.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10.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1. 关于《汉文学史纲要》,他曾说过:“文学是稿编制太草率”挂漏颇多的话——事实证明,他的批评很有道理。
12. 怎样提取信息——当然指有效信息——又怎样表达;确实是阅读中应当研究的问题。
13. 主持人问马主任高考改革的趋向是什么?马主任做了认真地回答。
14. 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一个东西。
15. 他内心深处怎样认识自己生活中的缺陷呢?是无可奈何地接受?还是就喜欢这种缺陷?
16. 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39页)。”这是揭示语言起源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17. 她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如声乐、视力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宽广而美丽,令人赞叹。
18. 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
19. 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 在课外活动中所进行的各种艺术或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绘画以及艺术欣赏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兴趣。
21. 作者的思路纵横驰骋:大至国际风云的变幻,人类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壮举,小至地方风俗、街谈巷议、个人的回忆、感想。
22. 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原始绘画不是。图形文字要求达意明确,而绘画要求描写逼真。
23. 《新体育杯》围棋赛第一阶段比赛经过八轮争夺,于10月5日在安庆结束。
24. 一位学者这样表述:“生命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件侥幸造成的艺术品,而理论生物学则要探索他是如何造成的?”
25. 不要以为只有葡萄苹果才能成其为佳果,还有荔枝、桃子、榴莲、芒果等……许许多多的水果。
26. 作为音乐教师的他,轻轻地哼唱着“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慢慢睡着了。
27. 省教育厅在给该村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28.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李儋元诗》。
【试题答案】
1.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3.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4.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5.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6.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7.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8.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9.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10.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1. 关于《汉文学史纲要》,他曾说过“文学史稿编制太草率”挂漏颇多的话——事实证明,他的批评很有道理。
12. 怎样提取信息——当然指有效信息——又怎样表达,确实是阅读中应当研究的问题。
13. 主持人问马主任高考改革的趋向是什么,马主任做了认真地回答。
14. 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一个东西。
15. 他内心深处怎样认识自己生活中的缺陷呢?是无可奈何地接受,还是就喜欢这种缺陷?
16. 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39页)这是揭示语言起源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17. 她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宽广而美丽,令人赞叹。
18. 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
19. 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 在课外活动中所进行的各种艺术或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绘画以及艺术欣赏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兴趣。
21. 作者的思路纵横驰骋:大至国际风云的变幻,人类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壮举;小至地方风俗,街谈巷议,个人的回忆、感想。
22. 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原始绘画不是;图形文字要求达意明确,而绘画要求描写逼真。
23. “新体育杯”围棋赛第一阶段比赛经过八轮争夺,于10月5日在安庆结束。
24. 一位学者这样表述:“生命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件侥幸造成的艺术品,而理论生物学则要探索他是如何造成的。”
25. 不要以为只有葡萄苹果才能成其为佳果,还有荔枝、桃子、榴莲、芒果……许许多多的水果。
26. 作为音乐教师的他,轻轻地哼唱着《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慢慢睡着了。
27. 省教育厅在给该村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28.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李儋元》诗。